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一個知名作家的十條寫作建議

一個知名作家的十條寫作建議

今天看到薩拉·沃特斯的十條寫作建議,感覺很有道理。做了點功課。最初是由美國的

犯罪及驚悚小說家爾莫·倫納德在2007年出版了一本《

10 Rules of Writing

》,2010年在英國重新出版時,

《衛報》邀集了20多位當代知名作家,撰寫他們各自的寫作規條。薩拉·沃特斯的十條建議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寫出來的。



其它人的建議也很有趣,比如很多作家對

互聯網的危害性很重視。扎迪·史密斯建議:「在一個不連接互聯網的電腦上工作。」而喬納森·弗蘭岑指出:「當資訊變得免費而唾手可得時,為小說所做的大量研究便隨之貶值。」唯有以《傑夫在威尼斯,死在瓦拉納西》一舉成名的新晉小說家傑奧夫·代爾看到了電腦時代的好處,他建立了一套輸入法的自動修正設置,「僅僅按幾下鍵盤,拼好的詞就冒出來了。『尼』變成了『尼采』,『攝』變成了『攝影』,諸如此類。」

不知道以後是否有機會能看到這本書的中文版,最好能包括這二十多個知名作家的寫作建議。



談到

薩拉·沃特斯,

正好推薦一下她的代表作。最有名的就是維多利亞三部曲:《輕舔絲絨》、《半身》、《荊棘之城》。這三部小說,BBC都拍過迷你劇,分別是《指匠情挑》、

《靈契》、

南茜的情史

》。除了《靈契》拍的水平不及格,其它兩部都很精彩,特別是《指匠情挑》,拍的最好。





順便說一句,這三部屬於古典 Les 故事,不喜歡這個類型的可以忽略,但故事情節寫的特別好看,很精彩。




正文


薩拉·沃特斯 Sarah Waters




作者簡介  · · · · · ·



  英國現代備受矚目的女作家,以創作維多利亞時代為背景的小說而出名。於1966年生於英國威爾士的彭布魯克郡。曾被Granta雜誌選為 「20位當代最好的英語作家」 之一,並獲得數項文學獎項。



十條寫作建議:



1.發瘋般閱讀。


但盡量帶著分析的眼光來讀——這可能會很難,因為一本小說越好越引人注目,你就越少意識到它的謀略。值得去領會那些謀略,無論如何:它們早晚在你自己的作品裡用得上。我覺得看電影也有好處。幾乎每部現代好萊塢大片都令人絕望的冗長而鬆散。試著想像經大膽剪輯後變得好得多的電影,對於講故事的藝術,這是種絕佳的練習。這帶領了我……

2.發狂般刪節。


少就是多。我——經常閱讀手稿——包括我自己的——我會來到,比如說,第二章的開頭,想著:「這才是小說應該開始的地方。」關於人物和背景故事的大量信息可以通過小細節來傳達。你對於場景或章節的情感依戀會隨著你進展到其它故事而消退。要實事求是。實際上……

3.把寫作當成一件工作。


有紀律。很多作家都有點強迫症。格雷厄姆·格林一天寫500個詞。讓·布雷迪午餐前寫5000詞,然後下午用來回復粉絲郵件。我最少一天寫1000個詞——有時侯容易做到,而有時,老實說,就像便秘,但我會讓自己坐在書桌前,直到我寫到那兒,因為我知道這樣一來,我把這本書推進了一點兒。那1000個詞很可能是垃圾——它們經常是。但是,晚些時候回到這些垃圾詞並把它們變得更好,總是更容易一些。

4.寫小說並不是「自我表達」或「療愈」。



小說是給讀者看的,寫小說意味著技巧、耐心、無私地製造效果。我將我的小說視為某種類似露天市場兜風的東西:我的工作是

在第一章開頭把讀者捆在他們的車上,隨後讓他們颼颼地經過各種場景和驚詫之事,循著精心設計的線路,以一種小心控制好的節奏。

5.尊敬你的人物,即使是小人物。


在藝術領域,一如在生活中,人人都是自身特定故事的主人公;值得思考一下你的次要人物的故事是怎樣的,即使他們的故事僅僅與你的主角的故事略有交叉。同時……

6.別容納過多的敘事。



人物應該是個體化的,但要有功能性——就像畫作中的形象。想想Hieronymus Bosch的《被嘲弄的基督》,畫中堅毅忍受苦難的耶酥被四個惡狠狠的男人緊緊包圍。每個人物都是獨一無二的,然而每個又代表了一種類型;而加在一起他們構成了一種敘事,這種敘事因如此緊湊簡約的建構而變得更有力量。對於類似的主題……

7.別寫過頭。



避免重複的句子,分散注意力的形容詞和無用的副詞。尤其是初學者,似乎認為寫小說需要一種特別的華麗詞藻,與人們在日常生活碰到的任何一種語言都迥然不同。這是對於小說效果如何產生的一種誤解,可按遵守第一條規則來消除。比如,讀一些科姆·托賓或考麥克·麥卡錫的作品,看看如何故意用有限的辭彙來製造令人驚異的情感衝擊。

8.節奏很關鍵。



優美的寫作是不夠的。寫作班學生可能善於創造一頁技巧高超的行文;有時侯他們缺少的是在漫長旅程中隨地域、速度和心情的變化,將讀者帶入一段旅程的能力。再一次,我發現看電影有幫助。許多小說會希望以一種電影的方式靠近,逗留,挪開,推進。

9.別慌張。



小說寫到中途時,我常常會經歷膽戰心驚的時刻,我思忖著眼前屏幕上的胡言亂語,和接連而來的,嘲諷的評論,朋友的尷尬,失敗的職業,縮水的收入,變賣的屋子,離婚……然而,在諸如此類的緊要關頭頑強工作下去,總令我到達終點。離開書桌一會兒會有幫助。徹底談論問題可以幫助我回想起在遭遇困境前我曾試圖達成的東西。去散一個長步幾乎總能令我以一種略微新鮮的方式思考我的手稿。如果所有這些都沒用,還有祈禱。作家的守護神,經常幫助我脫離困境。如果你想廣撒網,你也可以試試懇求Calliope,史詩的繆思。

10.才能勝過一切。


如果你是一個真正偉大的作家,這些規則都不用遵守。如果詹姆斯·鮑德溫覺得應該加快一點節奏,他就永遠不可能達到《喬萬尼的房間》那樣綿長、強烈的詩性。沒有「過度的」行文,我們就不會有狄更斯或安吉拉·卡特般豐盛的語言。如果人人都節省人物,那麼就不會有《狼廳》……然而,對於我們其他人而言,規則還是很重要的。而且,關鍵在於,只有理解了這些規則目的何在以及如何運作,你才可能試著去打破它們。


100天行動讀者反饋


@Catherine ??



@寧


新出的對抗拖延課程:

我是如何戰勝拖延症的?

想了解更多關於100天行動內容---->

不需要意志力的習慣養成法:100天行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warfalcon 的精彩文章:

過完年,分享我的2019年學習清單
這七個建議能讓你的好奇心永不停息

TAG:warfalc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