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果敢王」彭家聲:1968年帶兵打敗緬甸政府軍

「果敢王」彭家聲:1968年帶兵打敗緬甸政府軍

「果敢王」彭家聲:1968年帶兵打敗緬甸政府軍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祖籍四川18歲入伍

彭家聲是何許人也?他身逢亂世,半生戎馬,幾度沉浮很具傳奇色彩,有人說他是毒梟,也有人說他是豪傑。有目共睹的事實是,他是第一個與緬中央政府達成和解的地方武裝力量首領,也是第一個向世界宣布將在自己的轄區內實行全面禁毒的金三角地方武裝領導人!

現任緬甸撣邦第一特區政府主席的彭家聲祖籍中國四川。1931年,他出生於果敢紅石頭河。父親彭積昌共生七子,彭家聲是長子。除了夭折的次子,彭家兄弟六人全部在果敢身居要職。

1949年,在當時的果敢土司楊振材開辦的進修班裡惡補了不到一年的軍事知識後,年僅18歲的彭家聲開始在土司公署自衛隊但任分隊長,數年後升為副大隊長,直至1965年緬甸政府軍進駐果敢、土司政權結束才解甲回家。

「果敢王」彭家聲:1968年帶兵打敗緬甸政府軍

好鬥善勇亂世突圍

這種日子沒有持續多久。果敢在緬政府軍進駐後陷入混亂,同年6月底,44歲的彭家聲帶著幾十名青年成立了「果敢人民革命軍」,與緬政府軍打起了游擊。

在邊境,常聽人們講彭家聲一生坎坷,多災多難,幾次差點送命。與緬政府軍作戰的那幾年,讓彭家兄弟驍勇善戰之名馳譽緬甸。1967年,緬甸共產黨邀請彭家聲加入。次年元月,經過嚴格訓練和重新準備後,彭家聲的部隊以「緬甸人民解放軍」的名義進入果敢。

據說,當時在與緬政府軍作戰時,人民軍處於下風,在前線指揮所準備下撤退命令之際,不怕死的彭家聲卻坐著一輛吉普車直往前線沖。他一腳蹬在踏板上,身子伸出車門外,一個勁喊司機:「往前開!往前開!」如此狠勁居然在最後扭轉了戰局。

「果敢王」彭家聲:1968年帶兵打敗緬甸政府軍

率先停戰禁毒「洗底」

1969年4月,果敢立縣,彭家聲任縣長。佔領果敢初期,他實施休養生息的政策,減少稅收,對部下和平民百姓都比較愛護。所以這段時間果敢社會較為安寧。

後來由於種種原因,緬共內部分化嚴重,彭家聲也隨之沉浮,從1977年開始,一直隱居賀島。直到後來舊部逐漸控制了果敢的局勢,他才復出主持局面。

1989年,彭家聲成立民族民主同盟軍,與緬政府達成停戰協定,成立了高度自治的緬甸撣邦第一特區。緬甸境內其他17支武裝紛紛效仿。

根據協議,他們可保持現有武裝力量和管轄地盤,緬政府向他們提供部分經費及其他物資援助,並給予了開發礦產、森林資源,開放邊境口岸和減免進出口稅收等特權。

1990年,任特區政府主席的彭家聲同意在果敢進行改種禁毒。2002年底,果敢根除了罌粟種植。從進入和平年代至今,果敢的經濟、文化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發展。

「果敢王」彭家聲:1968年帶兵打敗緬甸政府軍

毒王?梟雄?眾說紛紜

據說,雖然作為特區政府主席,彭家聲從來不去特區政府辦公地點辦公,緬政府的常駐官員與聯絡員有事都得上他家彙報。

彭家聲也很少參加政府召開的會議,都是派代表去參加。他不到緬甸縱深地區和其他國家,一是怕被緬政府「翻舊賬」,因為他曾是政府通緝的戰犯;二是為鞏固地盤,擴充軍隊,他曾暗中採取了「以軍護毒,以毒養軍」的政策,結果被國際禁毒署列為了世界通緝的十大毒梟之一。

按當地人說法,他是「不受國際歡迎的人」。彭家聲的一生,評價歷來爭議多多。有人說他是毒梟,是繼坤沙之後新崛起的一代毒王,但他卻是果敢提出禁毒主張的第一人。因此對彭家聲不能一言以蔽之。但無論怎麼說,有一點是不容置疑的,那就是他一直堅持維護果敢的民族利益,抗擊政府軍達數十年之久,也因此得到了果敢人的尊敬。

「果敢王」彭家聲:1968年帶兵打敗緬甸政府軍

新聞背景 果敢原屬中國 對峙打擊邊貿

南傘,位於雲南西部臨滄市鎮康縣境內的邊境小鎮,是臨滄地區與緬甸的重要邊境貿易口岸之一。

距南傘百米之遙就是果敢。果敢原本在清朝以前屬於中國,被英國入侵後劃入緬甸,後成為緬甸共產黨的控制區。通過與緬甸中央進行停火談判後,果敢成為緬甸撣邦的第一特區,實行高度自治,擁有軍隊並自行管理內部事務。

「果敢王」彭家聲:1968年帶兵打敗緬甸政府軍

果敢與中國內地沒什麼兩樣:用的是人民幣,說的是雲南漢話,手機是中國移動號碼,連座機也是雲南區號,當地「果敢族」亦是緬甸的漢族。果敢近15萬人的生活必需品全靠從中國進口,可謂與中國唇齒相依、血脈相連。

在果敢做生意、打工的中國人多達數萬,老街店鋪90%以上由中國人投資。對峙事件嚇走了大多數中國商人,果敢從未如此凋敝冷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官婉婉 的精彩文章:

綠茶的花樣年華
閱讀到底有什麼意義?

TAG:上官婉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