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刺殺過他的仇家,卻被任命為封疆大吏,楚王究竟英明還是愚蠢
本期話題
兼并陳國之後,楚靈王宣布將在陳地設縣。陳縣充當著楚國北進中原的橋頭堡,體量之大竟與千乘之國相當。誰將出任首任陳縣縣公?
出乎滿朝文武的預料,楚靈王竟然將這個封疆大吏之職委派給了曾經刺殺過他的穿封戌。穿封戌究竟與楚靈王有何恩怨?楚靈王又為什麼這樣抬舉自己的仇人呢?
在楚國的歷史上,發動滅國戰爭、推進領土擴張的重要手段就是在新佔領區建立縣制。
因為楚國設縣多半選址於邊境的戰略要地,而縣的行政轄區幅員既廣,所轄邑兵數量又多,所以對縣公(楚國對「縣長」的稱呼)這等封疆大吏的遴選就不能不慎之又慎。
比如楚國北境的重鎮申縣,若非公室或公族成員,通常是很難獲任申縣縣公一職的。
公元前534年兼并陳國之後,楚靈王宣布將在陳地設縣。陳縣充當著楚國挺進中原腹地的橋頭堡,所轄區域竟與千乘之國體量相當。誰將榮任第一任陳縣縣公呢?朝野上下都在暗自揣摩楚靈王的心思。
然而,當任命最終公布的時候,恐怕還是驚掉了不少人的眼球。誰能想到?楚靈王居然會抬舉自己從前的仇家,把他安排到這個重要的崗位上!
《左傳》記載:
(滅陳),使穿封戌為陳公,曰:「城麇之役不諂。」侍飲酒於王,王曰:「城麇之役,女知寡人之及此,女其辟寡人乎!」對曰:「若知君之及此,臣必致死禮以息楚。」——《左傳·昭公八年》
被楚靈王欽點為首任陳縣縣公的穿封戌是頭出了名的犟驢。也就因為這副寧折不彎的驢脾氣,他和楚靈王之間曾經結下過一段很不愉快的舊怨。
說起來,那已經是13年前的事兒了。
公元前547年,楚國出兵伐鄭。英勇的穿封戌有幸在戰場上拔得頭籌,俘虜了鄭國主帥皇頡。當時還是公子圍的楚靈王想要攘奪頭功,把皇頡搶到自己手裡。沒想到位卑職輕的穿封戌居然就敢不買他的賬。感覺自己的權威遭到了挑釁,公子圍遂與穿封戌發生了激烈的爭執。僵持之際,太宰伯州犁被雙方請來做個公斷。
伯州犁說:「這也不難。皇頡是個正人君子,他是不會撒謊的。咱們就聽聽他自己怎麼說吧。」言罷,伯州犁瞅了皇頡一眼,先將掌心向上,恭敬地伸向公子圍,朗聲介紹道:「這位是王子圍,我國國君最尊貴的兄弟。」繼而翻手向下,拿一根兒食指戳著穿封戌:「哪,這個人叫穿封戌,乃方城之外的一個小縣尹。你究竟是被他倆誰抓到的?」
伯州犁「上下其手」的暗示,皇頡心領神會,於是斬釘截鐵地回答:「道遇王子,不勝被俘。」自己在戰場上浴血殺敵,九死一生,提著腦袋搏來的頭功就這樣被幾個「正人君子」偷走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羞憤難當的穿封戌順手操起一支戈,就要刺死公子圍這個無賴。還好公子圍跑得快,沒讓穿封戌給追上。
正是這個當年要刺死楚靈王的穿封戌,如今被他任命為了陳縣縣公。
望著群臣疑惑的神情,楚靈王解釋說:「不溜須拍馬,不假意逢迎,這樣的人靠得住。」或許,曾經那樣欺負這個老實人,竊取了他的頭功,掐滅了他晉陞的機會,讓楚靈王於心有愧,這一次將陳縣縣公這個眾臣眼饞的封疆大吏之職賜給穿封戌,算是對他的補償。
任命下達之後,楚靈王問穿封戌:「當初你要是知道寡人今天這樣抬舉你,你會主動把那個頭功讓給我嗎?」楚靈王的本意,可能是要試探自己所做的補償能不能籠絡住這個耿介的大臣,讓他死心塌地為自己效命。
但穿封戌的回答卻讓他深深地失望了,因為穿封戌說:「若知君之及此,臣必致死禮以息楚。」
《左傳》里的這句話讀起來很彆扭。什麼是「致死禮以息楚」呢?日本學者竹添光鴻解釋說,「致死」和「禮」說的其實是兩件事兒。「致死」的意思是當初君王發動政變,弒君篡位,我穿封戌就應該誓死捍衛先君郟敖,殺了你這個反賊。
在楚國的歷史上,弒君篡位卻終成英主的並不少見,比如楚武王、楚成王就是絕好的榜樣。既然列祖列宗都是這麼乾的,為什麼穿封戌就偏偏揪著楚靈王的黑歷史不肯撒手呢?
穿封戌解釋說,是因為楚靈王上台之後大肆擴張,連年征戰,致使楚國民困兵疲,此等胡作非為不合於「禮」。這個「禮」字,是息民——安靖民生的意思。
穿封戌的這番回答戳中了楚靈王心中兩處最深的隱痛。弒君篡位當然不是什麼光彩的事兒。沾著先君的血跡登上王位,還能不招人恨嗎?4年前莫敖屈申的通敵叛國案已經給楚靈王敲響了警鐘。因此,對潛在的反對勢力,楚靈王原本是打算以雷霆手段來削弱他們的。
一年前,也就是公元前535年章華台落成前後,楚靈王曾經頒布過一道非常重要的命令。他下令接納逃亡的私家僕豎,准許他們在章華宮中服役。
史學家劉起釪先生說:
招徠吸引外來奴隸,是古代奴隸主常用的一種壯大自己力量的手法。——《尚書校釋譯論》
這種「挖牆腳」的陰損招數,古時候的殷紂王曾經用過。為此,周武王在《牧誓》中憤怒地抨擊殷紂說:
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長!是信是使!——《尚書·牧誓》
把殷紂王當年招降納叛的手段都祭出來了,急切的楚靈王就是要在競爭當中削弱楚國貴族的經濟力量,確保王權獨大,鎮壓反對勢力。
可是在這道命令頒布後不久,另一位骨鯁忠直的大臣便站了出來,公然對它提出挑戰。芋尹無宇家裡的守門人逃進了章華宮。無宇前去捉拿,卻被衛士以擅闖宮廷的罪名押送到楚靈王跟前聽候發落。
當著楚靈王的面,無宇不但不服罪,反而理直氣壯地批評楚靈王的這道招納逃亡令違背周文王和楚文王的成法。似此明火執仗地打劫貴族的私有財產,是徹頭徹尾的強盜行徑!最終,楚靈王下令釋放無宇,並且允許他將自己的守門人領回去。
這說明招納逃亡令在實施過程中遭遇的阻力太大,為了避免將楚國的世襲貴族統統推向自己的對立面,楚靈王被迫收回成命,選擇了妥協。
作為一個有志圖霸的國君,楚靈王是有鑒人之明的。因此他才會對無宇網開一面,也因此,他才會重用了耿介的穿封戌,卻殺掉了圓滑的伯州犁,雖然後者曾經向他獻媚。
這兩次人事任命表明:楚靈王希望以正氣清風來整肅朝堂,並將遴選忠直可靠的大臣來打造成自己的核心班底。
但問題也恰恰出現在這裡:
楚靈王以忠直骨鯁的標準遴選大臣,可越是這樣的直臣,越是難以寬容楚靈王弒君篡位的原罪!為了要贏得他們的支持,楚靈王就不得不像先君楚武王和楚成王那樣,一次又一次地發動對外戰爭,開疆拓土,建立霸權,以此來證明他是一個值得擁戴的楚國國君。
早在滅陳設縣的四年之前(公元前538年),楚靈王發兵擊滅了賴國。滅賴之後,為了加強對新佔領區的控制,楚靈王下令將賴國遺民悉數遷往楚國腹地的鄢邑,轉而將早已依附於楚國的許國遷往賴地安頓。
為此,楚靈王指示斗韋龜與公子棄疾在賴地大興土木,修築城池。芋尹無宇聽到這個消息之後,感嘆道:
「楚禍之首將在此矣。召諸侯而來,伐國而克,城竟莫校,王心不違,民其居乎?民之不處,其誰堪之?不堪王命,乃禍亂也。」——《左傳·昭公四年傳》
大規模地遷徙移民、修築城池將給楚國的庶民百姓帶來沉重的賦稅和徭役。
表明上看楚國是因此拓展了勢力範圍,獲得了新的人口和土地,但由此帶來的矛盾激化、民怨沸騰,終將導致內亂的爆發,王權的瓦解。「楚國的禍亂將從此開啟」,無宇的話證明了楚靈王兼并賴國並未提升群臣對他的好感。
但從楚靈王的角度觀察,他可能誤以為這只是因為他取得的成績還不夠大。於是滅陳設縣之後,楚靈王加緊策划了更大規模的移民遷徙。
《左傳》記載:
楚公子棄疾遷許於夷,實城父。取州來淮北之田以益之。伍舉授許男田。然丹遷城父人於陳,以夷濮西田益之。遷方城外人於許。——《左傳·昭公九年》
這是一個宏大而縝密的三方遷徙計劃。城父,是楚國自公元前637年奪取自陳國的領土。這裡的居民雖然曾經是陳人,但已經被楚國馴化百年。
滅陳之後,楚國將這部分居民遷徙到陳國故址與陳人雜居,以此沖淡陳國遺民的故國意識,培養對楚國的親附力。這樣一來,城父之地便空出來了,於是楚靈王又將楚國的附屬國許國從方城之外遷徙到那裡。至於許國故地,則由方城之外的楚人來加以填充。
以軍事佔領為先鋒,以移民拓殖為後繼。這個類似於二戰時期日本「滿洲殖民開拓團」的計劃宣示了楚莊王對陳國長期佔領的決心。
但這個大遷徙計劃一旦實施,勢必將為楚國的百姓帶來更為沉重的負擔。所以剛坐上陳縣縣公的位置,穿封戌就公然批評楚靈王的對外擴張是攪擾民生。於是,楚靈王以對外戰爭提升對內威信的努力再一次碰了壁。
如果說當年赦免無宇、放棄招納亡叛象徵著楚靈王以雷霆手段削弱世襲貴族、整肅異己勢力的失敗,那麼這一次任命穿封戌為陳縣縣公,企圖以對外戰爭的勝利和高官顯爵的封賞來籠絡住這些人,顯然也並未成功。
因為《左傳》中的數據顯示,最遲到公元前529年,「養不熟」的穿封戌便遭到了楚靈王的撤換。
撤換穿封戌之後,楚靈王將陳縣(包括此後新征服的蔡縣)的治權交給了自己的弟弟公子棄疾。可是他怎麼也沒有想到,正是這個外表恭順的手足兄弟利用了楚國貴族們對楚靈王的仇視,在他毫無覺察的情況下突然發難,給了他致命的一擊!
本文系小書房1538(XSF1538)的晉公子原創。已簽約維權騎士,對原創版權進行保護,侵權必究!如需轉載,請聯繫vx:NYXDDqy授權。
歡迎分享轉發,您的分享轉發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
--End--
歡迎走進小書房1538
和我一起在錦江邊沖一盞蓋碗茶
擺一點關於文學與人生的閑龍門陣!
文字|晉公子
排版|奶油小肚肚
圖片|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