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學柳體先讀懂筆法結體

學柳體先讀懂筆法結體

有人認為柳體最難學,幾年學下來,感覺越來越不滿意。其實書法不是立竿見影的學問,進步時快時慢,感覺是好時壞,都是正常現象。只要堅持不懈,即是一時進步不明顯,也磨練了意志,修鍊了心態。相反,如果急功近利,不但打不牢書法基礎,更不利於書法進步。缺少書法傳統基礎,挖空心思求創新,則誤入書法歧途。故學書法一定要平心靜氣,不可急於求成。

還有人說,都什麼年代了,還在講字體、講結構,講顏體、柳體,書法就是要創新!

我的書法觀點也許保守,不贊成書法脫離文字,另搞創新體。主張沒有傳承,就沒有創新,書法不入帖,就談不上出帖,更談不上創新。否則,書法創新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書法學習就是從臨帖中,領悟前輩的筆墨精髓,故書法沒有玄乎的奧秘,第一步就是要學像。筆法也不是什麼高攀不上的東西,古人說「用筆千古不易」,說明筆法是有其固定形式的技巧,一通百通。現就柳體如何入帖,談一點個人觀點,供書法愛好者參考,互相學習。

首先,對柳體的風格的理解要深入,也就是古人所說,要善於讀帖。柳體是極具創造性的,它既不同與於歐體的嚴整,又不像顏體的寬博,也不像李邕那樣放任。它的結字險峻多取歐體,筆法更多源自於顏體,但柳公權汲取百家之長,自成一派,尤其在筆法和結體方面,有其獨特魅力。我把它歸納為「端莊方峻、縝密、奇趣、筆力勁健四射,中宮緊嚴內斂。」由於柳體的這些特點,一直以來,有人認為柳字最難學。其實,只要通過認真細緻觀察和分析,吃透柳體精神,再下筆不難學。

柳體碑帖存世不多,風格大同小異,在讀懂柳字的前提下,可選擇自己喜歡的其中一、二種字帖臨習。一般而言,學柳很容易學「痩」,建議先選神策軍碑,因此碑字體比玄秘塔碑略大,刻工精緻,柳體神韻完備,點畫筆法清晰可見。可以糾正點畫過細、結體不夠緊湊的問題。

柳體筆法有一個顯著特點,起筆非常特殊,一改顏體蠶頭藏鋒,而多以歐體方切入紙,但又有別於歐體,筆鋒入紙後迅疾有頓挫,故往往在點畫起筆時,呈三角或圓厚之態,而收筆多以圓勢。還有,轉折、踢勾、挑等,往往也都伴有力度加大的頓挫動作,而收筆都帶圓勢。另外,長橫體顯瘦勁,但中斷有提按,極具張力和靈動之勢,短橫粗壯;豎畫粗實,或懸針,或左豎細、右豎粗等;長撇畫輕、短捺筆重等,這些筆法特點,雖不是絕對之理,但有利於理解。

故臨帖時,一定要用心琢磨,反覆練習起筆和收筆;要注意點畫中段的提按;收筆一定要圓厚;結體需注意過於瘦弱,緊湊又不夠的問題等。針對這些問題,可對照單字版的神策軍碑,盯牢少數幾個字體,進行臨習糾正,最好選個別字體進行雙鉤摹帖練習,這一方法雖然比較麻煩,但對掌握結體相當有效。經過一段時間臨習之後,再臨玄秘塔,把握其細膩的筆法和嚴謹的柳體結體,就方便多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無道之 的精彩文章:

傅山「四寧四毋「簡析
書法運筆是「推」還是「拖」

TAG:無道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