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補藥之後上火,可能是藥物起效,病情向好!"暝眩反應"了解一下
吃補藥會上火,這是很多人的經驗,於是會自我診斷為「虛不受補」。這其中,確實有不適合吃補藥的體質或者病狀,但還有一些人的上火,其實是藥物起效,病情向好的標誌,對此,中國古典醫籍早有解釋,稱之為「
暝眩
」。
什麼是「暝眩反應」?
《尚書?說命篇上》中詳解說:「若葯不瞑眩,厥疾弗瘳。」意思是:
重病或久病之人,如果服完中藥之後,沒有出現不舒服的現象,那表示這個病不會好
。由此可見,吃補藥之後的上火,並不全是壞事。很多人減肥的時候會發現一個現象:節食運動初期,體重可以規律下降,但一段時間之後,就算還堅持原來樣子的節食運動,減肥的效果卻不明顯了,被稱作「
平台期
」。何以至此?這是
身體通過自我調節和適應,與節食和運動達到了平衡
,如果想繼續保持減肥效果,要麼繼續減少食量,要麼增加運動量或者改變運動節奏,總之要打破這個平衡
。
氣血虛弱是個慢性過程,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身體早已經適應了之前的虛弱狀態,虛弱的氣血也達到了一個平衡,只不過這個平衡是低水平的,因為平衡點很低,氣血虛弱的人生活質量也很低,只不過他們已經適應了有氣無力,頭暈面黃,
阿膠、黃芪
這類補藥的介入,就是打破這個平衡並將平衡點調高的開始,由此肯定會帶來身體不適,這就是「暝眩反應」。
為什麼「暝眩反應」代表病情向好?
關於「暝眩」,張仲景的《傷寒論》里有很多條文做了明確記載,比如:「
服藥已,微除,其人發煩目暝,劇者必衄,衄乃解。
」又如「
三服都盡,其人如冒狀,勿怪,即是術、附並走皮中,逐水氣未得除故耳
」。每當遇到這種現象,張仲景都囑病人繼續服用,待身體達成新的平衡後,「暝眩」消失,病情痊癒。
近代著名中醫經方臨床家胡希恕先生,更是有因「暝眩反應」而半夜被病人砸門的經歷:
病人是個孩子,胡老給他開了治下利的葯,但服藥後反而下利更厲害,家長半夜砸門,非要胡老去家裡看看,胡老趕到後,孩子狀態已經好轉,胡老囑咐說把二煎藥也吃了。孩子媽媽開始還不敢,在胡老的要求下才勉強喂葯,結果,孩子的下利在第二天全好了。
《傷寒論》關於「瞑眩反應」的記載有十餘條,分兩種情況,一種是藥物治療是給邪以出路,比如這個腹瀉的孩子,腹瀉加重就是必有的「暝眩反應」,是藥物在幫助身體儘快排除體內的髒東西。另一種是藥物使身體正氣得復,疾病向好,比如吃了阿膠之後的上火,就是氣血在增強,在建立更高水平的平衡,無論哪種,
如果因為「暝眩反應」的出現而擅自停葯,肯定會影響疾病的治療和身體的養護。
有什麼辦法可以減輕「暝眩反應」?比如吃阿膠,其實,阿膠是性平的,《傷寒論》中張仲景用黃連和阿膠配合,治療心火盛的失眠心煩,如果阿膠會上火,醫聖就不會選它來去心火了。
那麼,阿膠吃了之後的所謂上火,就是典型的暝眩反應,怎麼才能避免呢?
辦法很簡單:從小劑量開始,
如果治療量是每天10克東阿阿膠的話 ,可以從每天2克開始,吃三四天沒覺得上火,加到4、5克, 再服用幾天,適應之後再加量,這樣循序漸進
,就給了身體一個和緩地建立新平衡的機會,既不至於上火,不出現「暝眩反應」,又可以逐漸達到高水平的氣血平衡。
END
飴糖:中醫唯一用來入葯的糖。
【
佟道·和潤飴糖
】甄選優質小麥,黑龍江五常大米,健脾養虛,幫助調理消化不良、脾胃功能差、體質虛寒等問題,無副作用,老少皆宜。
||本平台所使用的圖片屬相關權利人所有,
因客觀原因部分作品若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
請相關權利人隨時與我們聯繫,以協商授權事宜
。
||
如有健康疑問,可點擊這裡
向我諮詢
||
點擊閱讀原文
獲取更多養生好物!
給我【好看】
你也越好看!
※豆腐吃多了,會容易患上腎結石嗎?
※「元宵節」健康過,對付難消化的元宵,你可以這樣做!
TAG:健康新佟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