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法義文摘:念佛人還認為不能獲得安樂往生,那一定有問題

法義文摘:念佛人還認為不能獲得安樂往生,那一定有問題

(四) 安易

這是「安而不危」。不危則安樂,簡單、容易、輕鬆、不勞苦的同時,令人平安喜樂。

龍樹菩薩在《易行品》中將這個法門譬喻為坐船,而說「乘船則樂」,坐船輕鬆,坐船安樂;除了這個法門以外的,都叫作難行道,喻如步行,而說「步行則苦」。走路就很辛苦,要去千里之遙的地方,需跋山過嶺、涉水越溪,非常辛苦,還有種種的厄難橫阻在前,甚至會因體力難以負荷無法繼續走下去,半途就倒了下 來。

所以,要了解我們在修的是凈土法門,如果已經在修凈土法門了,卻還認為不能獲得安樂往生,那一定有問題。問題在哪裡呢?追根究底,簡而言之,就是對凈土宗的道理還不明白。道理若明白,念佛的心一定是安穩的,滿足的,如同龍樹菩薩所譬喻的「坐船而樂」。

稱念佛名叫「易行道」。「易」即容易,容易到什麼程度呢?容易到我們坐在船上什麼事都不用做,只要安分守己地留在船上就好了。搭這艘船既不用我們耗 費巨資買船,也不用我們排隊買船票,也不用我們出錢加油,也不用我們掌舵駕駛——全都不用。因為這些都是阿彌陀佛的事情,我們只要安分守己地念佛就好。

什麼叫「安分守己」地念佛呢?就是「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同時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凈土,這樣就是安分守己的念佛人。所以龍樹菩薩說這個法門叫作易行道,用譬喻來講就是坐船,只有樂,沒有苦。

依據教理來講,從初住開始,經過一大阿僧祇劫,才能進入初地;再經過第二大阿僧祇劫,才到達七地;再經過第三大阿僧祇劫,到等覺菩薩,才能成佛。而我們連見惑、思惑都無法斷除或降伏,這樣離初住還有多遠呢?根本沒有辦法形容,可說天差地別。

由此可知,我們若要以自己的力量脫離六道生死輪迴、成就佛道、廣度眾生,是有心無力的。可是只要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就能夠「橫超」。雖然還沒有降伏煩惱,更沒有斷除煩惱,沒有證到某種果位,但是一入彌陀凈土,就直接橫超到等覺菩薩的果位:就是如此簡單、容易、安樂、殊勝。

總而言之,只要念佛,我們就能脫離三界六道輪迴,往生極樂世界,以後不會再去造業造罪,受苦受難;往生極樂世界就證入涅槃的境界成佛,然後再以等覺菩薩的身份倒駕慈航救度眾生。

故知:凈土宗稱名念佛的法門,「明而不昧,淺而不深,簡而不繁,易而不難,安而不危」,最為淺易、簡易、容易、安易。

淺易:凈土教理,淺顯易懂。

簡易:只要專稱彌陀佛名,不繁雜。

容易:人人都能做得來,不困難。

安易:輕鬆,平安,喜樂,如同坐船。

凈土法門是廣度眾生的法門,根器銳利的人固然做得來,根器低劣的人也同樣做得來,如善導大師所言:

但能上盡一形,下至十念,以佛願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

又說:

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念佛是彌陀本願,不論何人,只要念佛,便能蒙佛願力救度,蒙佛願力攝取往生。可知:易之所以為易,全在於靠佛力,而念佛便是靠佛力,如跛腳乘船,依靠船力,便能安穩到達彼岸——乘船便是靠船力,這是易行道的本質、易行道之所以為易的根本原因。故,不論何人,只要念佛,通通容易往生,因為靠佛力之故。

因此,凈土宗才能被贊為「三根普被,利鈍全收,萬人修萬人去」的法門,而這也是凈土宗的特色。

念佛既如此簡易,又如此殊勝,皆由彌陀願力弘深之故,所以一切法門都無過於念佛法門。善導大師於《法事贊》如是說:

種種法門皆解脫,無過念佛往西方;

上盡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來迎;

直為彌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

「種種法門」總指四諦、十二因緣、三學、六度等大小權實之一代教法,這些教法都是自力難行、歷劫苦修方證無生的教法,故遠不及他力易行、今生往生證無生的「念佛生西」一法之簡易圓頓。前者謂之「聖道門」,非上根利智之聖者無分;後者名為「凈土門」,不論上根下智,乃至極重罪人,只要盡形壽念佛,都必 定往生極樂,因為彌陀弘誓重願之故。

然而由於此法簡易圓頓之故,一般人很難信受,故世尊於《小經》之結論言:

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

因為容易之故,反而令人難以相信。若能相信,則必定往生,因為容易之故。

總之,凈土法門即是淺易、簡易、容易、安易,若不符合這四點,就不是純正的凈土法門。

——摘自 慧凈法師 《無條件的救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中芬陀利花 的精彩文章:

學佛分享:亡靈來聽念佛機求超度

TAG:人中芬陀利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