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掉翟天臨吧!剛剛這位「中國天才」震驚全世界
來源:德國優才計劃 轉載請聯繫授權
少年強,則中國強!
就在大家都關注翟天臨事件的時候,
一件
改變世界的
大事悄然發生,困擾全世界107年的難題被解決了。
而解決這一難題的人,
是一位來自中國的「天才少年」,
他因此榮登世界頂級科學期刊《自然》,
2018年度十大科學家之首!
如今,數百位世界級科學家,
正試圖拓展他的科研成果。
一旦成果落地,
將為世界能源行業,
節省數千億美元資金。
這個中國人的科研成果震驚全世界,
更震撼的是,
他還是登上《Nature》最年輕的中國人!
只有23歲!
他,叫做
曹原。
1996年,他出生於四川成都,
3歲時一家人遷往深圳,
他自幼就十分聰明,
讀小學時,往往老師剛說出題目,
他就能喊出答案。
他還特別喜歡搗鼓電子產品,
經常跑去深圳的電子市場,
然後買上一大堆電子原件回家,
拆了裝,裝了拆的去研究電子線路。
他特別熱衷的就是科技類課外書,
一本《科學探索者》,
他就前後後翻了好幾遍。
2007年9月,他順利考上,
以「超常教育」聞名的深圳耀華實驗學校。
在這裡,他更加「放飛自我」:
課桌、椅子、黑板,
都沒能逃過他的「毒手」,
甚至連老師的講台都給他拆了;
而在課堂上經常踴躍發言的他,
提出的一些問題,
竟然有時讓
老師都難以回答
;他在學校搞個實驗室,
還在家裡弄個實驗室,
當時做實驗所需的硝酸銀很貴,
也很難買到,他就買來了硝酸,
偷偷把媽媽的銀鐲子放了進去,
人工「合成」了硝酸銀。
這些事驚動了校長,可校長卻連連稱讚:
這孩子是個好苗子,是個天才!
併當即決定送他進少年班,
接受「超常教育」。
而他從此更是一發不可收拾:
一個月讀完初一,
三個月讀完初二,
不到半年讀完初三,
2009年9月,
才13歲的他就考上了高中!
高中學業繁忙,他仍舊鼓搗個不停,
放學回家都10點了,
他還要再花1個多小時的時間,
搗鼓各種化學試劑,
這些實驗都很折騰人,又有一定的風險,
但家人的支持和學校的開明,
讓他盡情翱翔在科學的天空。
別人都是中學三年,高中三年,
而他只用了兩年時間,
就把初中、高中的課都讀完了!
2010年,14歲的他參加高考,
成績公布,考出了理科
669
的高
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將他搶到手,
並送他進了馳名中外的、
培養未來科研領域領軍人物的
「嚴濟慈物理英才班」!
能在這個少年班裡面的哪個不是天才?
都是經過激烈競爭才能奪得一席之位。
群雄環繞,
更有一群「可怕」的老師督促著他們,
可他,卻能「力壓群雄,獨佔鰲頭」!
他求知若渴,
經常穿梭於各大教授的辦公室,
一臉認真地去逐一請教,
還時時提出一些刁鑽古怪的問題,
和教授一起去探討。
那麼多的天才中,
唯獨他讓教授們念念不忘:
物理學院丁澤軍教授,
因教學嚴謹苛刻,
讓許多學生「聞風喪膽」,人稱「丁老怪」,
而偏偏,就他入了「丁老怪」的法眼,
一提起他,「丁老怪」就讚賞有加:
「很聰明的傢伙!
計算機物理課程中相關研究成果的文章,
他沒花多少時間,
也就一個寒假就做完了!」
(丁澤軍教授)
曾長淦教授也自豪地說:
「這是在我實驗室混過的娃,
他還發了一篇PRB理論文章,
當時就覺得這孩子太厲害了。
我實驗室出了很多位郭沫若獎,
但他在其中還是非常特別。」
「他是如此的令人放心,
只要把題目交給他,他一定能做出來! 」
甚至在某些方面,曾院長還說,
自己指導不了曹原。
(曾長淦教授)
才氣過人者往往恃才傲物,
但他卻非常低調沉穩,不驕不躁,
勤學之餘他還喜歡天文攝影,
他說:
「仰望星空總是能讓我安靜下來。」
(這話好像霍金也說過,
敢情天才都是如出一轍?!)
浩瀚宇宙,璀璨星空,
讓他始終保持一種平和謹慎的心態。
(曹原攝影作品)
少年班那些學霸們誰都不服誰,
只有提起他才會表現得十分欽佩:
「真的是怪物啊!」
「我們都覺得他可能成為下一個庄小威,
這一點都不言過其實,
因為他實在是太強了,
就是傳說級的人物。」
(庄小威,從中科大少年班畢業後,成為第一位獲得「麥克阿瑟天才獎」的華人科學家。)
而他非但有當下的榮耀,
還有更遼闊的遠方。
除了他個人的才華與努力,
中國科大確實也為他創造了一切條件:
2012年,他作為首批交流生,
被中科大派去美國密歇根大學。
2013年6月,
他獲得中科大「頂尖海外交流獎學金」,
同時被牛津大學選中,
受邀做兩個月的科研實踐。
2014年,
他獲得中科大本科生最高榮譽獎:
郭沫若獎學金。
不久,
導師推薦他前往麻省理工學院深造,
他隨即奔赴美國麻省理工,
攻讀博士學位。
實驗期間,
他總能想起中學時的一件小事,
當時物理實驗課上,
老師黃佳堂告訴他,
如果誰能在常溫狀態下,
發現一種超導材料,
就可能顛覆世界。
年少的他對此充滿了好奇,
繼續追問,
但老師卻不知怎麼回答才好,
便摸著他的頭說:
「這是你們這一代人需要研究的問題,
研究出來了,就能改變世界。」
沒想到老師的一句話,
成了他念念不忘的「夢想」。
讀博四年,
他一直潛心研究石墨烯的超導電性,
可這項研究,在國際上還沒有先例,
而他之後的研究成果,
成為了能改變全世界的「神操作」!
我們都知道,
從發電站到用戶的傳送過程中,
能量傳輸是肯定會有損耗的,
而且損耗量是非常巨大的。
1911年,荷蘭物理學家,
海克·卡末林·昂內斯發現,
當汞被冷卻至接近0K(-273℃)時,
電子可以通行無「阻」,
從而將能源損耗降到最低,
這個「零電阻狀態」被稱為「超導電性」,
這也是人類第一次發現超導體的存在,
昂內斯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獎。
但悲劇的是,超導體要在,
接近絕對零度(-273℃)的環境下,
才能顯現其近乎0損耗輸電的能力,
而這其中的材料,
冷卻成本卻高得讓人絕望!
之後,全世界的科學家們,
都開始了各種試驗,
去尋找這種「低成本超導材料」。
1980年時,有人發現了銅氧化物,
這種材料達到超導狀態的最高溫度,
約為133K(-140oC),
但是銅氧化物結構難以調整,
無法實現超導機制,
在超導體的研究上這只是進步了一小步。
諾貝爾獎獲得者Robert B. Laughlin說:
物理學家們已經在黑暗(超導研究)中,
徘徊了30年,
試圖解開銅氧化物超導的秘密 ......
而今天,我們的這位中國天才少年,
就成為了照亮黑暗的那盞明燈!
2017年攻讀博士期間,
他發現了石墨烯中的非規超導電性,
他推測,
當疊在一起的兩層石墨烯,
彼此之間發生輕微偏移的時候,
材料會發生劇變,
有可能實現超導體性能。
可當他說出自己的想法時,
卻遭到諸多物理學家質疑,
他們認為,
這不過是一個20歲的中國小孩,
關於世界的美好幻想。
但曹原,
沒有被權威質疑的聲音擊退,
他依然堅持自己的判斷,
捍衛自己的夢想!
為此他日夜待在實驗室,
克服了
樣品無法承受高熱等,
各種極端困難,
在經歷了一次又一次失敗後,
他依舊信心滿滿的說:
「實驗失敗是家常便飯,
心態平和地對待失敗就沒什麼壓力。」
「吃一塹長一智,做的多了,
慢慢有經驗了,自然就攻克了。」
皇天不負苦心人,
終於在一次實驗中,
奇蹟發生了!
當他將兩層石墨烯,
旋轉到特定的「魔法角度」(1.1°)疊加時,
它們可以在零阻力的情況下傳導電子,
成為超導體
!他頓時欣喜若狂,他深知,
這絕對是一個改變世界的研究成果。
但他仍小心謹慎,
又是半年多的的反覆實驗後,
震驚世界的石墨烯傳導試驗終於成功了!
2018年3月5日,
他將論文整理後,
投給了世界頂級科刊《自然》。
緊接著,
一個重磅消息瞬間引爆全球,
讓全世界學者都望塵莫及的《Nature》,
竟然一天之內連續刊登了兩篇,
關於石墨烯超導的論文!
此時距離發現超導體,
已過去足足
10
7年
了,世界終於迎來了這個領域的重大突破!
而兩篇論文的第一作者,
就是中國人,曹原!
兩篇論文的第一作者均為Yuan Cao(曹原)
我國「量子之父」潘建偉院士,
第一次在《Nature》上發表論文,
是1997年,那時他27歲;
我國結構生物學領軍人物的施一公,
第一次在《Nature》上發表論文,
那是在1999年,當時他32歲;
而他登上《Nature》才僅僅22歲!
還一次性當天就發表了兩篇!
而剛拿到這篇研究成果的論文時,
《Nature》等不及排版,
就先行在網站上刊出,
並配以第三篇文章做評述,
有網友評價:
《Nature》,
應該為能刊發曹原團隊的文章,
而感到榮幸不已,甚至都已迫不及待了!
中國網友們都炸鍋了
激動地不僅是中國人,
一位哥倫比亞大學教授驚呼:
「曹原為我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我們能做的太多了!」
就在曹原發表論文之後,
短短9個月,
石墨烯的初步商業化已經開啟。
以手機為例,一旦安裝石墨烯電池,
手機的充電時間,
將被縮短為16分鐘。
可以說,他的發現,
將帶動電子消費品飛速發展,
未來在能源行業,
能為全球省下數千億資金!
與此同時,無數大學和科研機構,
紛紛向他伸出橄欖枝,
甚至願意聘請年僅22歲的他為教授。
然而曹原做了什麼呢?
他在論文轟動世界後,
第一時間回到母校中國科技大學!
這份來之不易的殊榮,
他選擇和導師同學一起慶祝!
因為此時距離1978年3月8日,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成立,
剛好40周年,
這個轟動全球的研究成果,
恰巧成了他回饋給少年班40周年,
最重磅的厚禮!
而面對全世界的讚譽和邀請,
他只說了一句簡單的話:
「我是一個中國人,
我學成以後要回到中國的。」
英雄出少年,
作為一個中國人,他延續了華夏英才的優秀,
也扛起了中華民族的榮耀,
他已是傳奇!
曾經很多人說中國沒有核心技術,
沒有科研實力,
今天曹原就用實力,
狠狠打了這些人一巴掌!
並且過去幾十年間,
越來越多的中國科學家湧現出來,
向世界證明了中國的科研實力。
單說中國科大少年班40年間,
輸出的卓越人才不勝枚舉:
81級駱利群,38歲就出任,
美國斯坦福大學正教授,
併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82級盧征天,旅美時,
獲美國青年科學家總統獎,
現任中國科大千人計劃教授;
85級杜江峰,中科院院士,
現任中國科大物理學院執行院長、教授;
87級庄小威,34歲便成為,
哈佛大學化學與化學生物系、
物理系雙聘正教授,
是美國科學院最年輕的華人院士;
98級陳宇翱,80後的中國科大教授,
獲歐洲物理學會「菲涅爾獎」......
正是一批批科研人前赴後繼的努力,
成就今天強大的祖國!
而曹原,
毫無疑問是年輕一代中,
最為出色的代表。
今天站在世界科技的巔峰的他,
並不滿足於眼下,
他說:「更好的消息還在後面,
希望將更多的時間,
用來為中國科技創造更多的奇蹟。」
少年強,則中國強,
中國培養出的這些好少年,
也預示了中國未來的強盛之路!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
為曹原,點贊!
為祖國,祝福!
作者:德國優才計劃:歐洲最大自媒體,歐洲最美微刊,帶您重拾歷史,為中歐文化代言。更多精彩閱讀請添加微信號:德國優才計劃(togermany)讀文摘精選經授權發布。
別忘記在右底角點個好看哦~
每天陪你品讀美文...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已有35萬+好友已關注
關注
TAG:文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