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看兩位歷史達人的論戰:古代戰爭中確實是政治決定軍事嗎?

看兩位歷史達人的論戰:古代戰爭中確實是政治決定軍事嗎?

看兩位歷史達人的論戰:雙雄頡頏,古代戰爭中確實是政治決定軍事嗎?

克念

經公號「近代史論語」授權轉載

摘要:優秀的史學類微信公眾號「文史宴」刊發了題為《歷次南北戰爭,明朝從南方逆推北方很牛逼嗎?》的長文。隨即一片熱議,討論回復劍拔弩張,其內容精彩紛呈。現臚陳於下。

2月25日,優秀的史學類微信公眾號「文史宴」刊發了題為《歷次南北戰爭,明朝從南方逆推北方很牛逼嗎?》的長文。其刊載目的,公號主編「桓大司馬」是這樣說的:

「本文是為答讀者提問,邀請班兄撰寫。朱元璋實現了歷史上唯一的一次從南方逆推北方,雖然確實是很少見的孤例,但含金量並不是很高,因為在朱元璋北伐之前元朝基本上已經自殺了,明軍北伐直到攻破大都,元順帝出逃,中原法統崩潰,也沒有什麼像樣的戰鬥。」

本文作者「班兄」,筆名「班布爾汗」,是當下最著名的蒙元史專家之一,知識淵博且見解深刻,對古代政治史、軍事史、民族史都有著精湛獨到的研究。他對於本文的設問,答案非常明快。他認為:

「朱元璋及其麾下的文臣武將,若說才能在當時確實是一時之傑,但他們能夠做到南方逆推北方,所依靠的,並不是軍事,而是政治。」「古代的南北戰爭的勝負,往往在於南北雙方政治穩定程度和內部管理效率的高低,而並不僅取決于軍事。」

然而,有的讀者並不同意作者觀點。如湖南某位教師(以下簡稱「老師」)就提出了不同意見。於是,二人往複激變,其過程劍拔弩張,其內容精彩紛呈。現臚陳於下。

老師:我向來反對政治決定軍事這種觀點。戰爭在進入現代社會打成整體戰前,軍事偶正結果受多重因素甚至偶然因素影響,把勝利歸結於政治因素看起來思維模式更上檔次,實際卻不符合事實。所謂勝者政治優勢更大,那是知道戰爭結果再去找論據的。以赤壁之戰為例,你要反過來分析,孫劉的政局也是極不穩定的,內部問題大於曹操。至於南宋與蒙元,蒙古人還在打內戰奪位呢。

諸如此類的例子還很多。比如分析明清更替,往往會說明朝財政崩潰,黨爭內耗,北地饑荒,南明諸王爭鬥,好像明朝亡於政治。但跳出這個框架看後金,努爾哈赤末期豈止財政崩潰,都饑荒到有計劃屠殺民眾減丁,快餓死了。努爾哈赤到多爾袞,愛新覺羅家族無休止內鬥互殺,王族死於鬥爭的數十人,黨爭一點不比明朝弱。

班兄:其實文中說政治因素,可能用詞不當,但也找不出更合適的詞了。其實所謂政治因素,就是內部統一和管理效率,能否動員最大的力量來應付戰爭。赤壁時孫劉也有問題,但至少主戰者中君臣沒有離心,孫劉兩家也還同心,相對於曹軍這邊驅趕著剛歸附的荊州水軍作戰,後方又不穩固,是有優勢的。

蒙古滅宋,忽必烈是先幹掉阿里不哥,然後才全力南下,南宋這邊,說實話連找個願意負責的人都沒有,豈不是內部的失敗?明朝滅於清確實有不少運氣問題,但最主要的問題還在於明朝的體制僵化,於外不能發揮軍隊戰鬥力,於內不能調動充足的國力。清在關外時是困難,但只要打仗,那是幾乎能夠動員全力的。

就好比說一位智商七十的人,雖然智商低,但就能用七十,而一位智商一百二的,卻只能調動三四十,兩者相比,可不就是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了。

老師:以孫劉的問題而論,北軍不習水戰,後來感染瘟疫,都不是政治引發的,而後來中了火攻,也是純軍事問題,並不是荊州軍叛亂或者怠工。至於北方未平,只是諸葛亮說服孫權一方的說辭。因為曹操的敗退不是因為北地叛亂被迫分兵或者撤軍。而孫劉方面,劉備全軍潰於當陽時,並沒看出的他的政治優勢。

赤壁大戰時劉備的兩萬大軍,實際上是收羅潰卒加虛報兵員,如果赤壁曹操勝,就可以反過來分析劉備失去基地,兵心已亂。而孫權一方,戰前大多數贊成投降,並無抵抗之心,而孫權手下軍隊多為部曲,大臣無戰意部曲也無戰意。如果曹操勝利,也可以分析孫權內部如何動蕩混亂。歸根結底這是知道了結果再反推理由的。

班兄:赤壁之戰,劉備一方確實不太重要。以孫權方來看,原意投降的,是以張昭為代表流亡北士和江東士族,而主戰者則是周瑜為首的孫策留下的淮泗精兵,孫權是獲得了軍事將領的支持,因此有一戰之力。

戰場上瞬息萬變,確實不是上下一心就能勝利,但如若做不到上下一心,那是連一戰之力都沒有的。

我也說了,所謂政治因素這個詞的用法,可能並不準確,其實就是內部穩定和力量發揮的效率,交戰雙方都能做到,那麼戰場分勝負,不可控的因素會增多。而若一方做到一方做不到,基本上勝負已定。至少在古代中國的南北戰爭中,都是勝方能夠做到而敗方做不到。

老師:誠然,政治運轉得好,政局穩定確實可以讓某軍事集團能夠集中更強大的物力和軍力戰鬥,決策上也能減少干擾。但亂世的死亡競賽中,很可能敵對雙方都是內鬥激烈,政局動蕩,沒有哪一方政治因素有壓倒性優勢。軍隊的訓練,將領的才華,甚至君主的身體狀況都能決定戰爭的勝負。

以明清為例,明的國力最少也數十倍於清,政治上的低能讓明朝只發揮出了十分之一的國力,這十分之一仍然是大於清的。所以明敗於清,不是國力不如,而是前線將領不擅長把國力轉化為戰鬥力,這就不是政治因素。事後單方面分析勝者的政治優勢是沒有意義的,這種思路再進一步甚至會得出勝利的一方必然政治正確這種結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度軍事 的精彩文章:

在德國豹2坦克的三大性能中,為什麼都說防護性能最差?
號稱天下第一的德國豹2主戰坦克性能究竟如何?

TAG:深度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