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生得聰明只是優勢,活得明白才是本事!

生得聰明只是優勢,活得明白才是本事!

老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了解一個人算聰明人,而了解自己則可以算是個明白人。

這顯然是說,自知者比知人者更智慧,更透徹。為什麼?

實際上,自古以來都是知人容易知己難。

中國有句古話,「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這就是說要了解一個人並不是一件老大難的事情,哪怕是一個文盲,用最笨,最低效的辦法——和他相處久了也能知道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但要做到「自知」就難多了。為什麼?

斯文森(Svenson)曾做過一項研究發現,如果要評價自己的駕駛水平在一群人中的位置,90%的人都會說自己的駕駛技術在平均水平以上,而很少有人說自己比平均水平要差。

但是事實上,根據平均水平的定義,有50%的人駕駛技術高於平均水平,就一定有50%的人駕駛技術低於平均水平」。

這就是「自知」比「知人」更難的原因——人們習慣性高估自己。

高估自己,是人的本性。

善於自知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

三國時候的楊修,其聰明家喻戶曉,多次能夠明了曹操心之所指。但也因此遭來殺身之禍。按小說《三國演義》的描寫,曹操殺楊修是因為這樣幾條原因:

一、曹操命人建造了一座花園,建成後他去參觀,然後在門上寫一個「活」字,人們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後來,楊修告訴那些工匠,門裡加一「活」字,是「闊」,曹操嫌花園的門太寬了。工匠們按楊修說的進行了修改,曹操果然高興,但對楊修「心甚忌之。」

二、曹操總擔心有人會暗中謀害自己,就對人說自己會夢中殺人。後來果然在睡夢中殺死一名內侍。在安葬這名內侍時,楊修說:「丞相非在夢中,君在夢中耳。」曹操聽說後「愈惡之」。

三、在曹植和曹丕兄弟的問題上,曹操懷疑楊修譖害曹丕,「愈惡之」。

四、曹植回答曹操的問題時,常對答如流。曹操後來知道了是楊修教的,大怒,這時已有殺楊修之意。

最後,曹操借傳口令「雞肋」事件,楊修揣測曹操有退兵之意而將楊修殺了。

通常,高估自己的人,最喜歡做的事就是向別人展示自己的聰明。他最難過的關則是,忍不住不向別人展示其聰明。

就像楊修這樣,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情,都唯恐天下不知自己的聰明。結果往往是聰明人做糊塗事,斷送了自己的天賦和前程。

因此,即便你有善於知人的「智」,也沒什麼好神氣!善於自知才是「明」,才是有大智慧的明白人。

怎樣才是善於自知?

劉邦說,論籌集糧草,安撫百姓,他不如蕭何;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他不如張良;克敵制勝,攻堅克敵,不如韓信。但他很清楚,這些人都需要一個平台,而自己擅長的就是幫助他們搭建一個施展才華的平台。

結果,這些能人將才都歸附在劉邦手下,各盡其能,成就了劉邦一番偉業。

清楚自己的所知、所能,同時也清楚自己所不知、所不能,就是自知。

清乾隆時,有人上書皇帝說,順天府鄉試貢院大殿匾額上的三個大字「至公堂」是嚴嵩所書。

順天府鄉試為「北闈」,乃天下鄉試第一,在這樣一個為國家選拔俊才的堂皇之所,竟然懸掛的是大明奸臣的手筆,一是顯得我大清無人,另外也不利於樹立以德治國的導向。

乾隆一聽有理,便下令滿朝能書者寫這三個大字,選出最好的以代替之。

除了讓別人書寫,乾隆自己也禁不住提起筆來。他素來好舞文弄墨,每到一地、每經一事都要吟詩作賦,揮筆題字正是手到擒來,至今乾隆留存下來的詩有一萬多首,雖說精品不多,但身為皇帝,才氣已然相當不錯。

他的書法師法顏真卿、柳公權、趙子昂、董其昌等的正統書法風格,雄渾、厚重,充滿陽剛大氣的帝王之氣象,在今天看來,也是難得的上品之作。

但,等他收集了滿朝文臣所書的作品,又加之自己的御筆,經認真比對之後,竟發現沒有一件可與嚴嵩所書三個字相比。

於是,乾隆嘆口氣,下令將所有作品盡毀,仍然讓奸臣的字高高懸掛。

乾隆為什麼能夠開創一個盛世帝國?

其實從面對前明奸臣嚴嵩的題字這件事情上就看出來了,他是一個非常有自知之明的人。

有自知之明的人,一大優點就是樂意接受自己的短板和缺陷,而不會輕易高估自己。因此,他們做起事來,往往是基於事實,自然就更接地氣。如此,想不成事都難。

而不自知的人呢?喜歡找感覺,做起事來也往往基於感覺,所以,事情多飄在空中,而多敗事。

簡言之,任你才華一身,聰明一世,都不及自知一世。

只有自知之人,才能做明白人;只有明白人才能做明白事;只有做明白事,才能成大事。

所以,請記住:生得聰明只是優勢,活得明白才是本事!

賞玉之美 品玉之韻

殊勝和善古典藝術館出品

回復

「幫助」了解殊勝和善古典藝術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殊勝和善和田玉 的精彩文章:

和田玉盤玩過程中的微妙變化
玩玉的態度和境界

TAG:殊勝和善和田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