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傳習錄》:究竟什麼是格物致知?如何格物才能達到「止至善」!

《傳習錄》:究竟什麼是格物致知?如何格物才能達到「止至善」!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出自《大學》

譯: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於親愛普通百姓,在於使人的道德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傳習錄》:究竟什麼是格物致知?如何格物才能達到「止至善」!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那麼如何才能達到「止至善」的最高道德境界呢?朱熹為此在《大學章句》之中做了解釋——格物致知。只有通過格物致知,才能讓我們達到「止至善」的最高境界。

但是在「格物致知」的問題上,以朱熹為代表的「理學」和以王陽明為代表的「心學」意見相左。


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出自《大學》

朱熹認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道理應該從外在的事物上求得,這才是格物致知。我們格盡天下萬物,道理也就自然而然會浮出水面。

《傳習錄》:究竟什麼是格物致知?如何格物才能達到「止至善」!

王陽明認為,從外在的事物上求至善,是把「義」當做外在的東西了。(《孟子·告子》中記載,告子認為,仁是內在的品德,義是外在的品德。孟子反對告子,認為仁義都在人的內心之中。)至善是「心」的本體,只需要去除私慾,那麼「心」本來就是符合「天理」的。所謂「格物致知」是拔除私慾,讓自己的內心歸於「天理」

《傳習錄》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弟子徐愛聽聞陽明先生的「格物」理論之後十分不解,於是問道:「如果至善只在心中求,恐怕天下這麼多事的道理,不能窮盡吧,比如孝順父母,忠君愛國,誠信交友,仁愛自己的子民,這些道理難道不需要仔細觀察研究嗎?

《傳習錄》:究竟什麼是格物致知?如何格物才能達到「止至善」!

王陽明解釋道:「侍奉父母,難道要根據父母的情況來改變自己孝順的道理嗎?比如忠君愛國,難道要從君主身上再去分析出一個忠誠的道理嗎?你只要修鍊自己的內心,讓自己的內心更加純是天理,不外加一分。有了這樣一個天理之『心』,用來侍奉父母,就是孝道。用來侍奉君主,就是忠心。用來交朋友,就是誠信。用來管理百姓,就是仁愛。這就是『心即理』的道理。」?

這天下間的道理便都在我們心中,可是比如侍奉父母,如何才能侍奉的好呢?噓寒問暖,早晚問候,這些禮節我們不能從心上學到吧?

《傳習錄》:究竟什麼是格物致知?如何格物才能達到「止至善」!

「心學」認為,倘若你的內心純是天理,沒有一絲一毫的人慾間雜,冬天自然會思量父母的寒冷,夏天也會關心父母如何避暑。至於如何做,你自然會想辦法。而這一切都是那一顆誠孝的心發出來的。而這顆心就好比是大樹的根,而這許多禮節、道理,就好比是大樹的枝葉。要先有了根,然後才有枝葉。不是有了枝葉才去反過來約束根。


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出自《禮記》

《禮記》中的這句話,恰恰印證了王陽明的「心即理」的大智慧,也是講求先有個「深愛」作為根,然後自然而然的符合禮節。

那麼從外在的事物上就不能求得真理,然後達到「止至善」的境界嗎?比如,孝順父母講究『冬溫夏清(qing四聲)』(冬天取暖,夏天避暑),總要講究個恰到好處,這不也是外在的事物上尋求至善嗎?

《傳習錄》:究竟什麼是格物致知?如何格物才能達到「止至善」!

「心學」認為,外在的所謂講究恰到好處,只需一兩天就能說完,至善難道是這麼容易的事嗎?唯獨是你在實行這些至善的時候「心」要純乎天理之極,不能有一絲人慾間雜,這才是至善。如果只是講究這些禮節適當,就好比扮成戲子一般,裝出這許多冬溫夏清的禮節,那也能叫做至善了。

在《論語》之中也有同樣的一段話。


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出自《論語·為政篇》

譯:現在所謂的孝,就是能夠贍養父母。按照這種說法,連狗和馬也有人餵養著。如果沒有心存孝心,供養父母和餵養犬馬有什麼分別呢?

《傳習錄》:究竟什麼是格物致知?如何格物才能達到「止至善」!

陽明先生晚年時候,總結自己的一生理論為「心學四決」:「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至此心學所理解的格物概念已然明朗起來。

人的心,最初是無善無惡的,只是一顆純樸的心;後來有了意念,接觸了社會之後,有的走向善,有的走向惡,全憑自身的環境改變;等到知道了所謂善於惡之後,這是良知。有了良知則終其一生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便是為善去惡的格物(存天理,滅人慾)。如此方得止至善之功。

歡迎留言討論!新人求個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