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懶做」原來真的是種病!醫生:多發於青壯年,男女比例2:1
「好吃懶做」居然還頗感委屈,原來是醫生在為其「撐腰」。
近日,面色紅潤的趙先生(化名)來到浙江省人民醫院複查時,握住該院院長助理、胃腸胰外科主任牟一平教授的手,很是感激:「太感謝了,是您為我洗盡『冤屈』,
以前我說自己有病,誰信哪!
」
牟一平教授笑著稱,這是一種「小眾」疾病,
不少基層醫生也可能不知這種病
,確實容易引起誤解。
要強男子突然「好吃懶做」
「來院時血糖只有2.2mmol/L,遠低於平均水平5-6 mmol/L,結合其他癥狀與檢查,比如吃得多卻沒力氣等,我們基本可以確定是什麼病了。」醫院胃腸胰外科主治醫師周育成,介紹趙先生當時的病況。
來自浙東某鎮的的趙先生,33歲,身體健壯,工作積極,頗受單位及親朋好友的好評。不知怎的,要強的他漸漸變了個人似的,工作或干點事情懶懶的,沒什麼精神。而趙先生說因為「時常全身乏力,容易出汗,應該是身體出了問題。」
「有病就去醫院嘛!」在妻子陪同下,到了當地醫院,但幾次常規檢查都顯示良好。還讓單位同事及家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趙先生一邊說沒有力氣,卻飯量漸長,一反常態大量進食,沒多少日子胖了好多斤。
吃得多,又懶得做事,這不是「
好吃懶做
」嗎?時間一長,趙先生在眾人眼裡形象陡降。連鄰居教育小孩也拿他做反面例子,「好好學習,勤快些,別像隔壁趙叔叔那樣遭人嫌!」
「真的是吃得多但人沒力氣,醫院檢查卻沒問題,又無法自證『清白』,憋屈得很啊!」 趙先生說起「血淚」史,一臉無奈。
洗去」冤屈」機會終於來了。
不久前,趙先生一天晚上加班時突然昏迷,大家都嚇壞了。被送往醫院檢查,血糖只有2.2mmol/L……但他吃得不少啊,肯定不是單純的血糖低!趙先生輾轉被轉到浙江省人民醫院。
「儘管這樣的病人並不多,但我們還是憑多年診治經驗,很快確診為胰島素瘤。」
牟一平教授介紹說,隨後帶領團隊為趙先生施行微創手術,即在腹部開幾個小洞,然後用腹腔鏡進入胰腺,順利地將胰島素瘤切除。住院不到一周即痊癒出院。
牟一平(左1)在門診中。
此次來複查,趙先生精神煥發,開心地告訴牟一平教授等醫生,體力、飲食等完全恢復正常。同事及家人得知詳情後也恍然大悟,是以前誤解了趙先生。
這種病在不同年齡段表現不同
牟一平教授介紹, 別說患者及家人不知,一些基層的醫務人員可能也不知這種病。因此希望通過媒體,讓更多患者和醫務人員關注這個病。
胰島素瘤好發於青壯年,男女比例為2:1,90%以上為良性。
胰島素瘤是長在胰腺上的腫瘤,
有一定遺傳傾向
,而一旦發病,不同年齡段的人表現不盡相同,需要經驗豐富的醫生才能準確診斷。
牟教授具體總結出該病的臨床特點:
年輕人常表現為頭暈乏力不願動,被人誤解為好吃懶做;
中年人會表現為記憶力減退,有時連回家的路都會忘,被人誤以為精神病;
老年人會表現為突然昏厥,則被誤以為是心血管病。
其實,這些異常的表現,都是胰島素瘤造成血糖過低所導致,
醫學上叫「低血糖症」
。在許多人看起來,胃腸是管消化的,其實胰腺也是人體中很重要的消化器官,胰腺會產生各種腺液,幫助人體消化,而胰島素也是由胰腺分泌的,調節人體血糖水平。
當胰腺上長了胰島素瘤後,胰島素分泌就出現異常,患者就會飢餓、頭暈、乏力、心慌,嚴重的會出現昏迷。這時,吃一顆糖會得到暫時的緩解,
但長期發生這樣的情況,最直接受損害的就是大腦
。因大腦細胞單純靠葡萄糖供應能量,而其他細胞血糖不足,改由脂肪供應能量。
「胰島素瘤會使血糖偏低,大腦細胞能量不足,會出現頭暈乏力的情況,嚴重的話就會昏迷。」牟一平教授說,如果是生長發育期的青少年,這種腫瘤會影響到智力發育。
胰島素瘤關鍵是要及時確診,及時治療,常規體檢加上針對性檢查可以及時發現。「 在血常規和血生化中,都會做到血糖以及胰島素水平。
如果血糖低而胰島素高,那麼就要懷疑患上這個病了
。」
懷疑有問題後,請到綜合性醫院內分泌科或胰腺外科就診。醫生會根據情況,建議患者做一些針對性的影像檢查。 較常規的是做腹部B超,這個檢查簡便快捷,缺點是因胰腺位置較深,B超存在一定漏診率。
如果有條件,建議做薄層的CT或磁共振(MRI),大多數胰島素瘤都能被及時發現。
極少數的要通過內鏡超聲等方式才能確診。
牟一平教授介紹, 如確診為胰島素瘤,治癒的辦法就是手術切除。
首席記者 俞茜茜
通訊員 宋黎勝
※龍蝦走了什麼狗屎運?從「豬飼料」變成餐廳「高級食材」
※飛機上最髒的就是這三個地方,盡量不要過多接觸
TAG:好奇實驗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