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青山白骨:抗戰中國遠征軍敗走野人山,到底損失了多少人?

青山白骨:抗戰中國遠征軍敗走野人山,到底損失了多少人?

作者:MissBear

滇緬戰場是中國軍隊抗擊日本侵略者的重要戰場之一,國民政府為協助英軍抗擊日軍,派遣了十萬中國遠征軍到緬甸地區作戰。

遠征軍的表現可圈可點,比如孫立人勇奪仁安羌大捷、戴安瀾血灑疆場等。但還有一個令人心痛的噩夢,那就是杜聿明和中國遠征軍第五軍撤退野人山。

野人山的地理位置

滇緬戰場的失勢和杜聿明的抉擇

自曼德勒會戰潰敗以來,如何安全撤退成了9萬多遠征軍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撤退路線大致有4條,美國派遣的參謀長史迪威建議遠征軍撤退至英帕爾,然後進入印度;繞過密支那,再經過葡萄、福貢回到雲南境內;滇緬公路沿線和景棟路線。

在撤退問題的聯席會議上,杜聿明明確地拒絕了英軍司令亞歷山大向西撤退至印度的建議,他表示:「中國的軍隊從中國來就要回中國去,中國軍隊有自己的國家,所以不需要去別的國家避難。」。

滇緬公路

杜聿明原計劃撤退至密支那,可日本卻預料到了遠征軍的計劃,並且日軍還利用電台進行宣傳,迫使杜聿明改變了自己的原計劃。

為此,他和他的第五軍主力選擇了第五條撤退路線——經過緬北的胡康河谷再繞道回國。胡康河谷在緬甸語中的意思是魔鬼居住的地方,相傳只有野人才能在那裡居住,因此這一帶的原始森林也被人們稱之為「野人山」。

杜聿明

即使密支那被日軍佔領,杜聿明和他的大軍是完全有機會衝出重圍的。彼時密支那的日軍僅有幾千人,武器裝備並不充足,杜聿明卻選擇了保守和撤退。

縱使新編第38師師長孫立人多次強調向印度撤退還來得及,但杜聿明有廖耀湘戴安瀾支持,完全聽不進孫立人的意見,執意向野人山進軍。為何杜聿明偏偏要選擇魔鬼之地來作為撤軍路線呢?

孫立人

杜聿為何明執著於野人山

關於杜聿明為何要通過野人山撤退,一直以來都存在著爭議。很多人都猜測杜聿明是在向蔣委員長表忠心,蔣介石和史迪威之間,杜聿明當然會選擇蔣介石。

史迪威作為美國派遣至中國戰區的參謀長,本應協助蔣介石進行抗日行動,可每當二人產生爭執之時,史迪威總是用羅斯福總統來壓制蔣介石。指揮權上的重疊令雙方產生裂隙,甚至到了明爭暗鬥的地步。中國遠征軍中,大部分將軍都選擇尊從蔣介石回國的指示。

再者,杜聿明本就是蔣介石的心腹,肯定會向蔣介石靠攏。可僅僅為了表忠心就置千萬將士的性命於不顧而選擇走絕路?想必杜聿明也應該明白「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他就沒有一點自己的考量嗎?

史迪威和蔣介石夫婦

杜聿明在回憶錄中提及了野人山,明確地表示自己和史迪威有矛盾。杜聿明對於史迪威的指揮頗有微詞,他認為正是因為後者的失誤才讓戰場形勢急轉直下,他不想再受到史迪威的掣肘。

另外,中國軍隊來到滇緬戰場後的表現雖值得肯定,但避免不了給英軍當炮灰的命運,這種地位上的差別自然另杜聿明等眾將士心懷不滿。

再者,印度是英國人的殖民地,杜聿明早就因英軍多次丟盔卸甲置遠征軍於不顧而心寒,他們那軍人的自尊心強烈反對繼續去依附於英國人,哪怕是安全抵達印度,遠征軍也免不了英國人充滿歧視的眼光。當然,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孫立人的軍隊在突圍後曾遇到過英國人的刁難。

杜聿明之所以沒有選擇向密支那突圍,很可能是受到了日軍宣傳攻勢的影響,多次與日軍交手討不到便宜的他選擇了更為「穩妥」的行動方案。

更為棘手的是,部分日軍對杜聿明的部隊窮追不捨。200師師長戴安瀾為了掩護主力而將日軍東引;孫立人的新編38師則是殺出一條血路,轉向了印度方向。

戴安瀾

至1942年5月,杜聿明率領1.5萬人(第5軍軍部直屬部隊和新編第22師)行至一個叫莫地的村莊,從此處開始便沒了公路,重型輜重一概銷毀,士兵們帶著輕型裝備和5天的乾糧踏上了無法回頭的「死亡之路」。

暗無天日的野人山之行

茂密的原始森林內,大樹遮蔽了陽光,這裡是螞蟥、蛇等野生動物的天下。至6月初,可怕的雨季來臨,肆虐的洪水使得士兵們遭受更多的煎熬。唯一走出野人山的女兵劉桂英在回憶中表示:「這裡山吃人,水也吃人!」

唯一存活的女兵劉桂英

野人山的泥沼可不會跟人講客氣,即使是體力充沛的小夥子竭盡全力,一天下來也就可以走個四五千米,而且泥沼里的螞蟥讓人不寒而慄,它們會在不經意之間附著於人的身上,吸食人身上的血。螞蟥可以使人的精神麻痹,有時候還會鑽進人的身體內,拽都拽不掉。

困難不僅僅如此,像蛇、螞蟥、豺狼等野獸德侵擾只是野人山可怕的一面所在,部隊的電台在這裡無法使用,只有指北針能給他們指明方向,可這並不能告知他們還有多久才能離開這樣一個人間地獄。這裡只有人和死人的區別,自殺成了一種常態,上吊的、跳崖的、開槍自殺的…

野人山

疾病也在折磨著每一個人,心力交瘁的杜聿明也不例外。斷水斷糧斷葯,痢疾、瘧疾等不斷地摧毀著戰士們的身體和神經,憂心忡忡的杜聿明、廖耀湘二人也束手無策。

杜聿明頂不住壓力倒在了擔架上,他每天醒來都用刀在擔架上刻下刀痕,生存和復仇的慾望成了支撐每一位將士走下去的信念。與其說將士們是憑著信念走下去的,不如說他們是靠本能在向前走,沒有誰知道哪一天才算走到了頭…

走出野人山

杜聿明和他的部隊里不知在野人山內走了有多久,也不知死了多少人,絕望的情緒寫在了每個人的臉上。可最艱難的時刻亦可能是迎來轉機的時刻,當杜聿明的將士們用篝火熏馬蜂時,一架美軍的偵察機恰好路過發現了他們,碰巧的是,此時的野人山也迎來了晴天。

很快,一隊美軍的運輸機在天黑之前空頭下了大批的補給品,食物、藥品均在其列,還有更為重要的電台。杜聿明終於可以和蔣介石取得聯繫,蔣介石得知實情後唏噓不已,他最終同意軍隊開赴印度。

遠征軍損失慘重

在美軍通訊兵的幫助下,杜聿明、廖耀湘的部隊抵達了印度,孫立人的部隊也馬不停蹄地展開了援救行動,他們不禁為眼前的一幕瞠目結舌。幾個月前,大家同為一個軍,可此時眼前這支經歷野人山摧殘的軍隊個個骨瘦如柴,甚至有些神志不清…

114天的野人山撤退是中國遠征軍所經歷的最大的災難,杜聿明1.5萬多人的部隊所存活下來的僅有2000多人,可謂九死一生。其實杜聿明進入野人山第一天就發現這裡不對勁,可他的自尊心不允許自己向將士們認錯,想必他自己也很後悔做出這樣的決定。

廖耀湘

進入印度的中國遠征軍重新整編,他們刻苦訓練決心向日軍復仇,以告慰野人山中將士的英靈。可杜聿明卻沒有這個機會了,蔣介石將其調回國內任職,臨行前他將配槍交給了廖耀湘:「一再囑託要好好練兵,報仇雪恨就交給你們了,野人山裡弟兄們的遺骨,也交給你們了!」

經歷了野人山之痛的著名詩人穆旦寫下這樣的詩句來祭奠死去的將士們:你們的身體還掙扎著想要回返,而無名的野花已在頭上開滿。歷時半年的中國遠征軍赴緬作戰以撤退而告終,十萬將士中有一萬人戰死,非戰鬥死亡人數有五萬,野人山之行佔據了不小的比例。

重組的中國遠征軍

誰曾想到人間還會有向野人山這般的絕境?無論是在野人山、在滇緬戰場,還是在中國戰場,當時的中國軍人們都在浴血奮戰,中國軍隊能夠走出野人山這樣的絕地,想必也是他們最終能夠戰勝日寇的最好的佐證,因為這裡比日軍更可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月中花 的精彩文章:

特朗普錯愕,又一國家反美,高喊;美國去死,普京萬歲!
普京送上大禮包給阿薩德,美歐最擔心的事情發生!

TAG:月中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