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張震:春來更有好花枝
王雪濤 歲朝清供
清供最初指祭祀佛像的供品,最早始於漢代。清供常常和歲朝一起搭配,歲朝就是指正月初一,歲朝一詞來源於朝會,大年初一大臣們要給皇帝拜年,共同祝福一元初始,國泰民安。清供進入宋朝之後,已逐漸演變成普通人家事情,從明朝開始清供的物品已十分豐富,其主要物品都是清雅的物什,比如松竹梅,比如鮮花香火瓜果,比如梅瓶銅觶花樽。
清供一般都在進入臘月之後開始操辦,中國人是講究生活品質的民族,也最注重年味,臘月里家家戶戶會清掃洗刷,會頂著風雪揚溢著笑臉去花市和集市購買這些物品。
在盤子里放上柿子石榴仙桃,喻意事事如意,多子長壽;在案頭供上梅瓶鮮花,意思是平平安安,生命燦爛。從中國古代開始每逢年關,畫家們、文人們會把這些物品畫在紙上,於是在中國的繪畫史上又衍生出一個新的繪畫形式——清供圖。
王雪濤 清供圖
清供圖始於何時何人?已無法准論,但自有清供圖後,就從來沒有斷過,清供圖也是所有畫者最樂於創作的題材。在圍爐夜話之餘,在溫酒賦詩之餘,在一爐炭火暖暖的夜晚,把這些可愛的物品畫在紙上,不僅代表著喜氣,更喻意吉意。年關也是老百姓最有餘錢的時候,這些既應景又吉祥的畫作會深受青睞。有了市場,就會更加激勵畫者,於是清供圖一直是中國古代最好銷售的藝術商品,僅次於春聯和窗花。
明朝後期至民國是清供圖鼎盛時期,在這段時間裡無論是繪畫形式,還是筆墨功夫都達到了較高的水平,加上又有大量的文人參與,使清供圖變的更加生動幽默,更加情趣盎然,更加飽含文學意味。中國畫離不開情、趣、境,若不飽學,若無獨特且準確的審美判斷,若不能深刻懂得中國畫的表現精髓,僅有技,哪怕是高超的技也不管用,所以吳冠中說筆墨等於零是有道理的,這話雖然有偏激,但總體上是對的。
清 金農《歲朝圖》
從文學境界的角度說,清朝的清供圖最有意味和詩意,像清人沈俊、金農、鄭板橋都是這方面的高手。
清人沈俊就畫過一幅《歲朝清供圖》,畫的是柏結子(柏樹結的子)、梅破蕊、茶瓶清供、曉窗迎新,並有題詩:
柏子香中霽日妍,一瓶清供曉窗前。
玉梅破蕊先含笑,春色今年勝舊年。
這副畫就很有祈福納新,呈吉迎瑞之意。
清人金農同樣也有精彩的清供圖和意味深長,趣味十足的題詩,他畫一個瓦盆,幾株蘭草,並題:
此身不愛結新婚,亂髮蓬頭老瓦盆。
莫道無人充供養,眼前香草是兒孫。
這首好,好在言志,好在硬氣。滿人建清,薦他舉博學鴻詞,他不就,不怕沒有固定工資和績效考核,不怕老來無人供養。
鄭板橋不僅喜歡畫清供,而且也愛收集,一次他閑逛古玩市場,看到一幅幾乎破爛的元人李萌的《歲朝圖》,他眼毒,果斷買下,重新裝裱,天天棒著茶壺掛壁雅玩。他在畫上題句:
一瓶一瓶又一瓶,歲朝圖畫筆如生。
莫將片紙嫌殘缺,三百年來愛古情。
他喜歡啊,他撿了一個大漏!他當時肯定發了朋友圈得瑟,他老婆肯定秒贊。
任伯年 歲朝清供
吳昌碩 歲朝清供
從中國畫的角度看,民國海派的清供圖質量最高,尤其以任伯年、趙之謙、吳昌碩為代表,北方當然是齊白石為翹楚。
任伯年的清供圖富貴華麗,趙之謙的清供圖厚重吉祥,吳昌碩的清供圖早年呵凍作畫,清苦勵志,晚年下筆洒脫,妙趣橫生,而齊白石的清供圖則是「神一樣的鄉下人」,既是現實主義的大實話,又是浪漫主義的拉家常。
斗室春生氣自溫,唐花瓶配水仙盤。
莫將看作尋常物,元日都從吉日論。
老百姓要的就是這份朝氣,這份活力,這份暖意,要的就是對美好日子的憧憬和嚮往。
齊白石 新喜
清供圖在中國一直深受熱愛傳統文化和迷戀書畫人士的喜歡,清供圖也比較能夠代表中國人的審美情趣,中國人是一個尊重生命、熱愛自然、崇尚和諧,不忘初心、與人為善的民族,中國人的審美傾向於清雅,傾向於恬淡,傾向于吉祥,傾向於溫暖。中國人一般不畫死的東西,不畫不陽光的東西,既使畫一隻脫水便死的蝦米,也會畫它充滿活力的瞬間。
孔小瑜 歲朝清供圖
清供圖大多都是輕鬆快樂之物,都是反映內心愉悅幸福之物,荔枝開口,金雞獨立,既秀色可餐,又大吉大利,蘿蔔白菜,秀竹瓷瓶,既清清白白,又竹(祝)報平安。清供圖無所謂畫多畫少,只要是喜氣之物,吉端之物都可以入畫,臘梅、迎春、蘋果、小蔥、蘭草、菖蒲、鞭炮、玩偶,想畫什麼就畫什麼,如果還不盡興,再添上老梅新干,松柏靈芝——萬物又逢新歲月,春來更有好花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