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除之方能後快:蔣介石為何非殺了楊虎城不可?

除之方能後快:蔣介石為何非殺了楊虎城不可?

作者:金滿樓

1936年「西安事變」後,陪同蔣介石回到南京的張學良很快被判而軟禁終生,另一位與事者楊虎城則隨後被解除兵權,放逐海外。

當然,可不要以為楊虎城的待遇被張學良更好,事實上,在蔣介石是心中,其對楊虎城的痛恨要遠遠高於張學良。

事實上,在蔣介石的眼裡,張學良是個一意蠻幹、沒什麼心計的人,而且親自送他回南京,當時為他說情的人很多。

至於楊虎城,那就沒這麼多人脈資源了,其事變後未必真心「悔禍」,而且還嘴硬,隨時要揭蔣的瘡疤。

由此,張學良可以不死,楊虎城恐怕真要做斷頭將軍了。

為挽回領袖聲譽,蔣介石的第一步是逼迫楊虎城去職並出洋考察。

除之方能後快:蔣介石為何非殺了楊虎城不可?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1937年6月29日,楊與夫人謝葆真、秘書等6人搭乘美輪「胡佛總統號」由滬出國考察,其第一站是美國。

在此期間,「七.七事變」爆發後,楊虎城請求終止考察、返國抗敵,但被蔣介石否決。

隨後,楊虎城一行人先後到達英、法,一度還打算去蘇聯訪問。這一消息泄露後,引起了南京方面的高度重視。

為此,蔣介石改變原先不讓楊虎城回國的決定而設計了一個誘捕楊虎城的計劃。

1937年11月,楊虎城抵達香港後由戴笠陪同乘機去南昌,之後即被軟禁,失去與外界的聯繫和行動自由。

1938年後,楊虎城先後被轉移至長沙、益陽,後與夫人會齊後,一家被解往貴州的「玄天洞」囚禁,一關就是8年。

除之方能後快:蔣介石為何非殺了楊虎城不可?

抗戰勝利後,儘管各方人士均呼籲恢復楊虎城的自由,但蔣介石對此置若罔聞。

1949年1月,在蔣已下野、李宗仁代行總統時,後者指示顧祝同釋放拘押的楊虎城,命令卻不能得到執行。

1949年8月24日,蔣介石從廣州飛抵重慶召開會議,當時即決定秘密殺害楊虎城。

當年9月1日,毛人鳳手下特務周養浩以「晉見蔣介石並轉押台灣」為借口將楊虎城騙到重慶。

9月6日深夜,軍統特務在重慶戴公祠將楊虎城及其幼子楊拯中、幼女楊拯貴、秘書宋綺雲夫婦及幼子「小蘿蔔頭」、 副官閻繼明、警衛員張醒民等8人用匕首捅死,並用硝鏹水毀滅屍體。

是年,楊虎城56歲。

事實上,本以刺殺陶成章作為投名狀的蔣介石手腳並不幹凈,而且有些行事也仍舊是昔日的齷齪伎倆,蔣之心胸一向狹窄、睚眥必報,也是公認的事實。

在其政治生涯中,蔣介石每次失意之時,總會使出不合常規的下流招數。如其一生中曾下野三次,每次下野都會有殺人泄憤。

其第一次下野時,殺原國民革命軍第十軍軍長王天培;

第二次下野時,殺原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主任鄧演達;

第三次則是殺楊虎城及其子女、秘書夫婦和副官們。

除之方能後快:蔣介石為何非殺了楊虎城不可?

從這個意義上說,蔣介石的行徑多少有些復仇的意思,用楊虎城之孫楊瀚的話來說就是,「蔣介石終於報了他13年前被扣在西安的大仇,他多年倍感恥辱的心靈得到一點安慰」。

在余世存的《非常道》中有這樣一個記載,不知真假,姑錄如下:

楊虎城全家與其秘書宋綺雲全家被特務殺害時,其小女兒各僅八九歲,在兇手們用刀殺宋氏夫婦時,她們哭了起來。

「不準哭!」特務們殺死宋氏夫婦,就走向孩子,兩個小女孩不約而同地跪了下去,合著小手,連連向兇手作揖,而終不免慘死。

如是,無需多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坑爹史冊 的精彩文章:

雍正派專人給田文鏡送葯,說:此葯甚靈,七十亦可得子
無比忙碌的一天:大年初一,清朝的皇帝都要做啥?

TAG:坑爹史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