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戰國大墓挖出破黑箱,暗藏「滴血認主」的神劍,研究後被禁止出境

戰國大墓挖出破黑箱,暗藏「滴血認主」的神劍,研究後被禁止出境

戰國,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時期,這個時期可以說是中華文化、科技發展的最好時期,當然了,戰國時期也留下了不少的古墓。戰國時期的古墓兩極化非常的明顯,有的古墓考古後幾乎沒有文物的出土,而有的古墓卻能夠出土非常多的稀世珍寶,如曾侯乙墓就出土了文物數萬件,國寶級文物也有8件。要知道,曾侯乙墓位於湖北省,對於湖北來說,戰國時期的大墓並非只有曾侯乙墓,還有望山楚墓以及江陵楚墓群等。可以說,江陵楚墓群是如今發現最為大型的戰國古墓群,也是保存得最完好的古墓群。

上個世紀60年代,我國考古工作者在江陵楚墓中發現了一座大墓,這座大墓中有著不少的盜洞,其中最深的一個足足有6米,對於古墓來說,這6米的盜洞簡直是最為致命的威脅,幸運的是盜墓者並沒有挖掘到主墓室,因此古墓中的文物保存得還算完好。出土的文物種類也比較的齊全,有青銅也有玉器,有木漆也有竹簡;但在當時最吸引考古家的還是主墓室中的主棺,因為珍貴的文物一般都會被藏於棺內。

在開棺時天色已經接近傍晚,但為了文物的安全,考古家決定立即開棺清理文物。根據此前清理的文物證實,這是一座交戰國時期的將軍墓,但究竟是哪一位楚國的將軍,沒有人知道。因此當時的考古家都想通過開棺來證實此人到底是誰。因為這是一具雙層棺,考古家在取出第一層棺板後意外的發現有一件黑乎乎的「破黑箱」。出於好奇,其中一名考古隊員主動請纓上前清理文物。打開這破黑箱後,發現裡面居然暗藏2把青銅寶劍。

獲得考古隊長的允許後,這名考古隊員拔出了其中看起來較為珍貴的一把,沒有想到這拔出寶劍的一瞬間,寒光閃閃,考古家的眼睛都被閃到了。隨後見到這名拔出寶劍的考古隊員的手一直流血不止,難道說這戰國古墓中出土的這把寶劍真的和小說中的一樣能「滴血認主」嗎?其實不然,寶劍之所以發出寒光是因為當時是黃昏,太陽剛好照射到主棺中,而這把寶劍千年不銹,保持著戰國時期的光輝,從而反光,造成了發出寒光的「假象」。

至於這名考古學者的手為何會流血,為何會「滴血認主」,其實是因為寶劍的鋒芒。要知道,戰國時期的寶劍都是非常短的,而在此前的考古中,出土寶劍幾乎都是長銹的,而這把寶劍不僅千年不銹,而且鋒芒畢露,導致考古家不小心劃傷了自己的手;因此後來世人都調侃這名考古家想「滴血認主」。而這把寶劍就是被譽為國寶的「越王勾踐劍」。

勾踐劍在出土後一直被高度的保護,絕不輕易的外出展覽研究。1994年,我國允許將越王勾踐劍前往參加新加坡的一個展覽,事實上,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展覽,文物到場後還會被當時的科學家研究,因為這是一把充滿謎團之劍,諸如千年不銹、金屬記憶、合金成因一個個未解之謎吸引著當時的科學家。不過,在展覽上,越王勾踐劍發生了意外,劍身被嚴重的破壞,前往新加坡展覽研究導致寶劍被破壞後;於2002年,我國規定此劍永久禁止出境展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懂很多歷史 的精彩文章:

村民江邊撿到「金老虎」,賣出770萬元,一夜暴富後被抓了
全世界罕見!古墓出土2件「逆天」文物,現代科學至今無法複製

TAG:懂很多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