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奧地利帝國為什麼沒能稱霸歐陸 反而消失在歷史之中?

奧地利帝國為什麼沒能稱霸歐陸 反而消失在歷史之中?

奧地利在歷史上一直是歐洲一股強大的力量,其王室哈布斯堡王朝曾控制著德意志、奧地利、匈牙利、義大利、西班牙等地區。但儘管奧地利一直努力成為歐洲乃至世界的霸主,但是常常事與願違成為他國崛起的背景板,最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徹底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那麼是什麼原因讓奧地利沒能成功?

近親繁殖導致「樣貌奇特」


近親聯姻導致後代先天能力低下

聯姻同盟是哈布斯堡王朝常用的手段,奧地利就是這樣獲得西班牙帝國的統治權的,匈牙利國王曾諷刺道:「讓別人發動戰爭去吧!而你,幸福的奧地利還是去安排聯姻吧。戰神馬爾斯賜予別人的東西,你從愛神維納斯那裡得來。」但是聯姻最終出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各國王室逐漸通過聯姻變成了近親,近親之間通婚又讓王室成員得了不少遺傳病,很多人沒能成年就夭折了,而僥倖活下來的人不是智力低下就是身體殘缺、百病纏身。一個國家的領導階層總是病懨懨的連精神頭都沒有,那麼這個國家也就沒有啥奔頭了。

瑪利亞女王


沉迷於內政穩定而喪失進取心

對哈布斯堡王朝來說,能把幅員遼闊的領土穩定住已經是一件費盡心力的事情了,再開疆擴土有著極大的風險,儘管奧地利人有野心,但他們往往不願意通過戰爭手段來取得利益。著名的女王瑪利亞·特蕾西亞就曾經說過:「寧要中庸的和平,不要光榮的戰爭。」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奧地利的軍隊始終發展遲緩落後一步,每當大戰的時候就被新興的強者打的一敗塗地。

哈布斯堡王朝控制區域


地理位置不佳成四戰之地

奧地利經常要承受著東西兩個方向的壓力。在東方奧斯曼帝國土耳其人不斷猛攻歐洲,首都維也納當年如果沒有波蘭鐵騎捨生忘死的支援就要被奧斯曼攻陷,重蹈當年拜占庭帝國的悲劇。在抵擋住了奧斯曼的入侵之後,沙俄在此時崛起,尤其是沙俄擊敗北方雄獅瑞典之後對奧地利產生了極大的壓力。在西方法國一直是奧地利的強敵,本以為借著法蘭西大革命的機會可以消滅這個宿敵,卻萬萬沒想到拿破崙橫空出世,被其打的連神聖羅馬帝國都滅亡了,奧皇還得靠著嫁女兒才穩住奧地利的命脈。在那之後德意志小老弟普魯士突然崛起,取代了自己大哥的地位,甚至被趕出德意志圈和匈牙利繼續抱團取暖。


矛盾尖銳的民族問題

奧地利從來就沒有嘗試過民族的融合,各民族之間有著明確的階級、地位、文化的劃分,所以奧地利不像別的國家,公民沒有「奧地利人」的概念,他們一般按照民族自認是奧地利的德意志人、奧地利的波蘭人、奧地利的斯拉夫人等等。他們彼此仇視和矛盾,匈牙利人仇恨波希米亞人,波希米亞人仇視德意志人,而義大利人則仇視所有人,這個國家就是如此的混亂。混亂的結果就是奧地利根本沒辦法凝聚成一股強大的戰鬥力,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奧匈帝國得發布16種語言的動員令才能保證部隊不出現混亂,就這樣的國家打仗不輸那真就是奇蹟了。


社會固化 生產能力低下 貧富差距大

奧地利雖然以哈布斯堡王朝為尊,但是帝國的實際掌控者是大貴族、大地主。貴族們堅持保障自己的地位,也讓自己的子女成為貴族,而農民則永遠是農奴,社會階層的固化讓貧富差距越拉越大。而貴族的比例在人口也越來越高,在匈牙利地區總人口不到1000萬人,卻有50萬遊手好閒、不事生產的貴族,這種畸形的社會讓奧地利難以在經濟上得到發展。

奧匈帝國一觸即潰 士兵紛紛向對方投降


忽視教育 徹底斷送帝國未來

奧地利以浪漫的藝術氣息而聞名歐洲,但是這不代表奧地利對教育有多麼重視,與鄰居普魯士推行全民素質教育相比,奧地利貴族沉迷於花天酒地,而農民則根本沒資格也沒錢讀書。這種糟糕的狀態一直持續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奧匈帝國軍隊中的文盲率超過了1/5,僅好於俄國的1/3,而普魯士每1000人里只有一個人是文盲。對教育的忽視讓奧地利的人口素質始終上不來,無論是經濟發展、科技的研究還是軍事先進理念和裝備的普及都無法實現,讓奧地利與普魯士、英國、法國這樣的國家差距越拉越大,直至帝國崩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該隱的歷史書 的精彩文章:

俾斯麥統一德國 新的帝國是個極為複雜的政體

TAG:該隱的歷史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