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朱元璋一再表白,元朝可不是我滅的!

朱元璋一再表白,元朝可不是我滅的!

大家都知道,孫中山先生提出的驅逐韃虜,恢復中華這一口號,最早是來自於朱元璋,而且在辛亥革命後,還公祭朱元璋。

朱元璋為了推翻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拿出中原傳統的「內中華外夷狄」華夷思想,認為中原應由中原的土著民族來治理,外族入主中原,就是外夷,應該驅逐出去。也就是驅逐韃虜的號只是為奪取天下,號召人們的一種手段。等他真正得到天下,坐了皇帝後,就不再提驅逐韃虜的口號。

因為中原儒家思想還有很深的觀點,要是反當今皇帝,就是造反,就是叛逆。所以正統儒家思想人是不去造反的。

所以朱元璋在公開講話時候,確是大力為元朝唱讚歌,「朕本農家,樂生於有元之世」。就是說他朱元璋是以生活在蒙古人建立的元朝為榮。朱元璋還說「元世祖肇基朔漠,入統中華,生民賴以安靖七十餘年」。高度評價蒙古對中原的治理。朱元璋斥責說元朝雖是夷狄,但是為中國君主近百年,朕和諸大臣的父母都有賴於元朝生養,其覆滅乃是自身氣運使然。可見朱元璋對元朝頗為感恩,並無復仇、民族革命的想法。

朱元璋還一再表白,元朝不是他推翻的,是很多農民起義,群雄各起,他是平定群雄而得到天下,而不是篡奪了蒙古人的元朝。

《明史》卷三《太祖紀贊》在總結明初施政方針時,稱其對待前朝的政策是「加恩勝國」,也是基本符合事實的。朱元璋稱帝建國後,總是強調他的天下不是取自元朝手中,而是得自群雄之手,他曾對朝廷臣僚做過這樣一番表白:「(元末)盜賊蜂起,群雄角逐,竊據州郡。朕不得已,起兵欲圖自全,及兵力日盛,乃東征西討,削除渠魁,開拓疆域。當是時,天下已非元氏有矣……朕取天下於群雄之手,不在元氏之手。」顯然沒有把元朝視為復仇對象的意思。

歷史學家們的研究進一步證明了這一點,有人研究發現明朝初年的很多學者們都以蒙元為正統王朝,在詩文中表達對於元朝的留戀和懷念,在政治上也甘願做遺老,拒絕到明朝政府里做官。其中最著名的三位學者楊維楨、沈夢麟、滕克恭被稱為「國初三遺老」,楊維楨寫過一篇《老客婦謠》,借一個老婦人不願再嫁的話題表明自己忠於元朝,不在明朝當官的決心。有人把文章拿給朱元璋看,朱元璋也是默許知識分子繼續在心中效忠前朝。

大家都去過一線城市大上海嗎?大上海的老建築不多,是新興的城市。但該城市供奉這坐城市土地爺的城隍廟則有600多年的歷史,建立明朝初年。供奉的上海土地爺,就是一位效忠蒙古人元朝的知識分子。

秦裕伯(1296~1373),漢族,字惟鏡、景容,號蓉卿,別號葵齋。上海縣人,原籍淮揚(今江蘇揚州),人稱秦景容。

元代(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學家、書法家。出身海陵秦氏,為北宋著名文學家、詞人,婉約派一代詞宗,蘇門四學士之一的宋龍圖閣直大學士淮海公秦觀(少游)八世孫,江浙行省中書省儤使、中書省肅政廉訪使秦知柔之孫,國子監學錄、下沙鹽運使司監稅官、浙西道榷鹺使秦良顥之子,與其弟秦亨伯合稱「二秦」。

元至正四年(1344)中進士,明洪武六年追封顯佑伯,後又追贈護海公,後人稱他秦顯佑、顯佑公。

朱元璋多次稱秦裕伯為:「裕伯博辯善論說,占奏悉當帝意,帝數稱之。「代表作品:《山舟辭》、《九賢祠頌》、《上中書相國卻聘書》、《再上丞相卻聘書》、《上海知縣祝大夫碑》。

秦裕伯是一位活在明初的元朝遺老,表示內心一直效忠蒙古人建立的元朝。但因為此人才華橫溢,朱元璋很敬佩他。

秦裕伯去世後,朱元璋一直心神不安,他以「生不為我臣,死當衛我土」,親自敕封秦裕伯為「顯佑伯」,稱「上海邑城隍正堂」。後被敕封為城隍神四品顯佑伯(正四品監察司氏城隍顯佑伯),受百世香火供奉。

作者富察春兵

滿族文化網出品,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付春兵 的精彩文章:

滿族元宵節的習俗
鐵嶺發現佟氏滿文族譜,揭開「佟半朝」之謎

TAG:付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