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氫彈之父」于敏的養生小故事

「氫彈之父」于敏的養生小故事

兩彈一星」功勛獎章、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改革先鋒獎章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學家于敏,由於為我國首枚氫彈的成功研製和核武事業的發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貢獻,因此被譽為「氫彈之父」,由他領銜創立的「于敏構型」,至今仍是世界上保密程度最高的機密之一。2019年1月16日,93歲的于敏,走完了人生最後一段旅程。回顧於老一生,我們也不難發現,這位大科學家,在日常生活和養生健體方面,也不乏很多值得一提的小故事。

隱姓埋名鑄淡泊

從上個世紀60年代初,正式加入核武器研製以來,此後近三十年間,于敏的名字和他所從事的工作,一直都被列為最高國家機密,絕無人知。直到1988年解禁,尤其是1999年,余敏代表23位獲「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的科學家在人民大會堂發言,以及2010年電視劇《五星紅旗迎風飄揚》之後,這位神秘人物的面紗,才得以層層揭開,逐漸被人們所了解和熟知。在長達數十載隱姓埋名的日子裡,余敏不僅形成了潛心科研、無私奉獻的工作作風,而且更鑄就了甘於淡泊,不計名利的人格品質。從工作崗位退下來後,余敏之所以能在知足常樂、胸懷坦蕩的同時,健康長壽、安度晚年,與當年特殊的經歷密不可分。

三遇死神懷感恩

研製氫彈的幾年間,正值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最為困難的階段。由於生活條件異常艱苦,加之工作強度和精神壓力又非常之大。導致在此期間,于敏曾三次遭遇死神。1969年,在首次大型空爆熱試驗現場,心力交瘁、極度虛弱的于敏,幾度面臨休克,多虧同事悉心照顧,才挺了過去;1971年一天深夜,于敏突覺身體不適,不及妻子扶起,就暈了過去。後經及時搶救,才得以脫離危險。1973年,在從西北試驗基地返回北京的列車上,于敏突發便血,回去後立即送往醫院急診治療。數次與死神擦肩而過,讓于敏深感命運的垂青與照顧,更加常懷感恩珍愛生命、善待自己不負光陰,用有限的生命創造無限的價值呢。

幽默詼諧好心性

六七十年代,無論國際形勢還是國內氣氛,都很不容樂觀。可就算在這種情況下,于敏依然能夠置身物外,心無旁騖地投入工作。在和同事之間相互交流溝通時,甚至也不失風趣和幽默。一次,當發現熱核材料自持燃燒現象,為攻克氫彈原理實現重大突破之後。興奮不已的于敏,立刻給鄧稼先打電話彙報。可從頭到尾,卻沒有一個字提及專業數語:「我們幾個人去打了一次獵……打上了一隻松鼠。」鄧稼先聽出是好消息:「你們美美地吃了一餐野味?」「不,現在還不能把它煮熟……要留做標本。」幽默詼諧的對話,不僅實現了保密,也彰顯了他們樂觀向上,健康積極的良好心態和以苦為樂、質樸單純的開朗性格。

生活多彩有規律

告別工作崗位,進入退休養老狀態的于敏,在身體保養方面也有自己的主張和做法。尤其是在生活習慣方面,不但很有規律,而且豐富多彩。每天,早晨起床,洗漱完畢後,他都要堅持打幾套太極拳,做幾節健身操。儘管在動作上不甚規範,但如他自己所說,他做這些,都是順手而來,隨意而成的野路子,只想藉此達到鍛煉筋骨的目的而已。活動完了,就開始吃早餐。然後,再翻閱當天的報紙,收看當天的新聞。接下來,又打開電腦,上網隨意點擊瀏覽各種評論和消息。如此,一上午時間便很容易就被打發掉了。午飯後先是休息一會兒,從下午開始,一直到晚上睡覺,大多時間都在閱讀專業書籍和歷史著作中度過。

讀書聽戲怡情志

作為功勛卓著的科學家,除了「氫彈之父」外,于敏還有一個稱呼——「土專家一號」。因為在同時代眾多參與氫彈研製的科學家當中,唯獨于敏一人未曾出國留學過。無獨有偶,從小學習物理專業的于敏,偏偏又對中國傳統文化情有獨鍾、喜好有加。長期受其熏陶,既奠定了于敏強烈堅定的愛國思想,也讓他逐步形成了坦蕩從容、報效國家的生活情趣和人生志向。在同事和家人眼中,余敏愛讀書是出了名的。退休之後,有了空閑的他,更是每天抽出大量的時間用於讀書。另外,他還有欣賞京劇的嗜好,並說自己一生最愛看「三國」和 「紅樓」。 不能不說,正是上述的興趣愛好,才有力促進于敏晚年的健康長壽。

吟詩誦詞保睡眠

良好的睡眠質量和充足的睡眠時間,對人體的重要作用,不僅僅只體現在緩解疲勞、恢復元氣之上。更能平衡內分泌,促進血液循環,有效保障各個器官的正常運行。可是早年由於學習緊張、工作繁忙,于敏多年來,養成了每天只睡6個小時左右的習慣,若遇非常時期,甚至還要縮減。為了有效提高自己這僅有而寶貴的6小時睡眠質量,余敏總結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每當上床頭靠枕頭之時,就立刻閉目凝神,開始默默吟誦自己喜歡的詩詞。這樣,背著背著,不知不覺也就睡著了,而且非常踏實,一直睡到天亮,甚至連夢都很少做。據余敏自己介紹,這一方法,他至少用了30多年,效果真非常不錯。

溫馨提示:所以,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養生很重要,養生的目的是延年益壽,康健無疾。人自胎元初孕直至嬰幼、丁壯、老邁,只要一息尚存,均要養生,且養生的要求亦因其情況不同而異。

專家推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痿症知識 的精彩文章:

TAG:痿症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