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媽媽,不要吃掉我」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竟是中國風動畫,沒有一句台詞,卻看痛無數人...

「媽媽,不要吃掉我」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竟是中國風動畫,沒有一句台詞,卻看痛無數人...



今天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皮克斯的中國風動畫短片《包寶寶》獲得了

最佳動畫短片獎




BAO 既是「包子」的「包」,

也是「寶貝」的「寶」,所以中文官方譯名為《包寶寶》。



短片講述的是一位空巢華裔媽媽

和包子寶寶之間的溫情故事。

不到8分鐘,沒有一句台詞,卻惹人落淚。

導演說,

這是一個關於家庭的故事,關於母性的故事,還是一個關於放手的故事。





有一天,媽媽在廚房忙著包包子。丈夫快速吃完包子就去上班了,剩下她一個人在家,她吃包子的時候,突然發現包子變成了一個小男孩。

媽媽很喜歡這個包寶寶,像養孩子一樣餵養它。





給它量身高、洗澡澡。





時時刻刻都帶著它,去菜市場買菜,給它買愛吃的麵包。





包寶寶也會圍著媽媽團團轉。




在媽媽無微不至的照顧下,包寶寶一天天長高長大了。

長大後的包寶寶不再聽話,不再黏著媽媽。

它有了自己的朋友。





媽媽怕它受到傷害,不想讓包寶寶離開自己,但是包寶寶不領情,媽媽拿包寶寶最愛吃的麵包討好它,但是包寶寶依舊不願意理她。





它關上自己房間的門,不讓媽媽進自己的房間。

在媽媽推門而入的時候,表情瞬間變得冷漠。





媽媽燒了一桌子豐盛的菜,想用食物的香味引誘包寶寶出來。

但包寶寶選擇和朋友出去玩了,留下母親一個人賭氣地吃完了所有的飯菜。





晚上包寶寶回來了,還帶回來了一個金髮碧眼的洋妞兒。

洋妞兒亮出無名指上閃閃發光的鑽戒,宣示著自己的主權。




原來包寶寶回來,只是為了收拾行李,它要離開這個家。

媽媽死死守著門,也改變不了包寶寶離開的念頭。

失望和憤怒之下,她一把將包寶寶塞進了嘴裡,然後蹲在地上哇哇大哭。




這個片段令人倒吸一口涼氣。

導演Domee Shi自己形容這個動作是「激情犯罪」。

Domee是華裔女導演,來自中國四川,她說這個短片的靈感來源於她的媽媽,

「小時候在多倫多,母親總把我當做手心裡的小包子,一刻不離她的視線,不許我亂跑,所以這種轉變對他們來說很難。」

Domee媽媽曾經說過:

「好希望把你塞回肚子里,這樣就一直知道你在哪兒。」



母親激動之下,竟一口吞掉包寶寶,這個情節極富震撼力。

母親用愛養育了子女,卻有可能變成以愛為名的綁架,用愛將子女吞噬。

中國式的親子關係一直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最典型的就是《我家那小子》中引發熱議的朱雨辰母子了。

朱雨辰已經39歲了,依然在演藝事業上沒有太大的起色,這和朱媽媽對他「過分的愛」脫不了關係。

每天早上4點起床給兒子熬梨汁,堅持了10年。去看兒子還背著燉著排骨的鍋。


怕兒子受傷不准他接打戲,蹲守兒子貼吧為他投票,每天發的微博都要過問,干預兒子的每一段感情……





然而她卻從來沒有想過兒子的感受。

朱雨辰多次痛苦地向她表示「你這樣子會把我搞死的」。

但只要朱雨辰稍有異議,她就拿出苦口婆心的架勢:

「一切都是為了你好。」

「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你好」,所以小到每天的吃穿,大到工作與婚戀,都要為孩子做好安排,想給孩子最好的資源與條件,只希望他們的人生只有鮮花與掌聲,不願其跳出這精心鑄造的牢籠。

在這類父母心裡,孩子是「私有物品」,是自我期望的實現與自我價值的延續。



他們早已習慣為其包攬一切,安排所謂的「最理想的一生」

小時候要乖乖聽話,上學後要用功讀書、成績要好,考個好大學、好找工作的專業;


畢業後考上公務員,找個「鐵飯碗」的工作,然後相親、結婚生子......


更有甚者,將自己的人生目標強加在孩子身上,強迫孩子去完成他們未完成的夢想。

終於在「為你好」的影響下,孩子懂事了。





可是,每個懂事的孩子背後,都有著一對「不懂事」的父母。

還記得那個不久前跳江自殺的博士嗎?26歲的他,是別人眼中的「天子驕子」,他活成了父母眼中的「好孩子」,卻並不快樂。

「只願下輩子投胎不做您的孩子,也不想再讓您受傷」,他唯一的願望是做自己,不是別人眼中的自己。





這一切都出自「為你好」。但其實,

每一句「為你好」都是一種精神強暴,是以愛為名的綁架。

「把你拉扯大容易嗎,你這樣的成績對得起媽媽嗎?」父母往往只是發泄一下自己的情緒,卻會讓孩子有深深的負罪感。

愛太多,會成為孩子的負擔。

那怎麼樣才算是真的「為你好」?

真的「為你好」只有一個前提,就是尊重你,尊重你的意願,尊重你的選擇,為你好才是對你好。

正如紀伯倫在《孩子》中寫的那樣,兒女

的誕生源自於父母對於生命的渴望,他們藉助你來到這個世界,卻非為了父母而來。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不是你的想法;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不是他們的靈魂。」





王菲對女兒竇靖童就是這樣。

在公眾眼中,竇靖童真的不算「乖」孩子:

早戀、染髮、退學、紋身,後來直接把頭髮全剃了。

多數父母眼中「壞孩子」會做的事,她基本上做了個遍。





14歲時,竇靖童主動和王菲商量,從北京的重點高中退學。

隨後,她考入伯克利音樂學院,原以為這是個好的開始。沒想到兩年後,她再次退學。

如果換了一般的家長,大概早就氣得跳腳了。

可這兩次退學,王菲都沒有阻攔,只是告訴竇靖童,自己想好了就行。

竇靖童說,「我覺得學校里很多同學都不太清楚自己想做什麼,但我很清楚,當我說出這個決定的時候,我已經準備好了。」





她堅信自己做的每個選擇都不會浪費青春。

王菲給女兒竇靖童寫過一首歌《童》,其中有一句歌詞:

你不能去學壞,你可以不太乖。

不夠「乖」的竇靖童,活得獨立,活得明白,活出了真實的自己。





說到這種互相尊重的親子關係,杜江與霍思燕也堪稱模範。

杜江在《爸爸去哪兒》中,曾送給嗯哼一首詩:

你不是我的希望,不是的,

你是你自己的希望。


我那些沒能實現的夢想,還是我的。


與你無關,就讓它們與你無關吧。


你何妨做一個全新的夢,


那夢裡,不必有我。


然而我愛你,我的孩子,


我愛你,僅此而已。





世界上幾乎所有的愛都是為了等待相守,

只有父母對子女的愛,是為了等待分離的那一刻。

曾看到這樣一句話,

父母的愛,就是一場重複的辜負。

很多時候,父母對於孩子長大後的必然離去,是抗拒的。接受分別的過程勢必伴隨著巨大的痛感。

導演Domee也談到:「當父母對孩子的愛達到極致時,為了不讓孩子離開,甚至會作出毀了孩子的行為。所以,對子女過度保護的父母要學會放手。」

短片《包寶寶》的最後,吞掉包寶寶的媽媽陷入了深深的懊悔之中。

這時候她突然驚醒,原來這是一場夢。她現實生活中的兒子帶著女朋友回家了。





原來前面母親和小包子的故事,便是她和兒子過去的點點滴滴。

母子倆終於冰釋前嫌,媽媽接受了洋媳婦,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坐在一起。





Domee表示,她只想透過《包寶寶》表達一件事——

「愛要隨著時間而改變」。

兒女若是風箏,父母便是線;


兒女若是箭,父母就是弓。


適當的放手既是成全,也是尊重,更是真正的「為你好」。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下小IN


每天會分享Instagram的新資訊



長按添加訂閱



Share the World"s Moments



InstaChin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lnstagram優選 的精彩文章:

最後一份禮物藏在自己的葬禮:說好一輩子讓你開心,少一秒都不算
《流浪火星》:我要沒電啦,天也開始變黑了。再見啦,人類

TAG:lnstagram優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