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見死不救是一種怎樣的心理?心理學家的答案很可怕

見死不救是一種怎樣的心理?心理學家的答案很可怕

大家還記得當年的小悅悅事件嗎?一個三歲多的小女孩被撞倒在馬路中央,前後十餘個路人經過,卻視而不見,最終悲劇發生,小悅悅受到了二次碾壓。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人性如此冷漠?為什麼人們選擇見死不救,這是一種怎樣的心理?心理學家給出的答案很可怕。

旁觀者效應

心理學家認為,人們之所以出現「見死不救」這類行為,其實是受到「旁觀者效應」的影響。旁觀者效應,指的是,某個事件的目擊者越多,人們就越不可能伸出援助之手,而會選擇冷眼旁觀。

有的人認為,旁觀者效應有悖常識,照理說「眾人拾柴火焰高」,人越多,相互之間能夠提供的幫助也就越多。其實不然,上世紀80年代,一項經典的社會心理學實驗,已經很好的印證了旁觀者效應的存在。

心理學實驗

心理學家約翰和他的同事蘭特邀請了一批志願者參與實驗,並且沒有事先告訴志願者實驗的目的,只是告訴他們參與關於大學生活的問卷調查。在志願者填寫問卷的過程中,實驗室被設定會出現一些煙霧,研究人員計時觀察這個過程中人們做出反應的時間。

結果發現,當實驗室只進去一個人時,有80%的人很快就發現了煙霧,並及時將情況報告給實研究人員,而如果有三個人結伴進入實驗室時,這個比率會下降至了45%。

更令人震驚的是,當20個人都處於實驗室時,雖然很多人發現了異常情況,也並未報告給研究人員。因此,約翰得出了結論,隨著在場人數的增多,參與者會認為報告情況不是自己一個人的責任,進而選擇沉默、置之不理。

親社會行為

又有人指出,「旁觀者效應」的背後,存在著「責任分散」現象。當在場的人數很少時,他們會受到道德與良心的驅使,意識到如果自己置之不理,當事人就會受到傷害。因此,他們會立即做出反應,做出親社會行為(Prosocial behavior)。

而當在場的人數增多時,人們會覺得即使自己不站出來,也會有其他人來管這件事。就算悲劇真的發生了,也不是自己一個人的責任,更不用受到良心的譴責。因此,當很多人同時目睹當事人需要幫助的情境時,反而會選擇保全自己,不作為。

所謂見死不救,即人在應對他人危機情境下做出的消極反應,不僅與自身的低良知、低道德感掛鉤,還會受到在場其他人的影響。本文講述的「旁觀者效應」,揭示了人在社會環境中的普遍表現,即儘可能的保全自我,儘可能少的承擔社會責任。

由此可見,人性是自私的,當人們感到責任分散時,便會把更多期望寄托在別人身上,而選擇冷漠行事。然而,當絕大多數人都選擇冷漠的時候,「見死不救」這種心理也就出現了,真正需要幫助的人也就得不到任何幫助了,從這個角度看,冷漠的不是個人,而是群體。

作者

第一心理主筆團 | 神奇小小

參考資料:

《社會心理學導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如何從精神上徹底摧毀一個人?心理學家的答案很統一
心理學家:心累和身累是兩種不同的感受

TAG:第一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