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凈土法門的當機眾與結緣眾

凈土法門的當機眾與結緣眾

大意

凈土法門有

「當機眾」與「結緣眾」。

第十八願成就文所說的「即得往生,住不退轉」是就「當機眾」來說的。

凡是契合第十八願所說的「欲生我國,乃至十念」的念佛人,他的願生心堅決,念佛專一,這樣的念佛人就是「當機眾」,這樣的人,他現在已經得到往生的身份(即得往生),而且現生就「住不退轉」,他臨終的時候,就決定往生極樂世界。

若不是這樣的根機,則叫做「結緣眾」。

也就是他雖然也聽到「南無阿彌陀佛」這句名號,知道極樂世界,也浮出了想要往生極樂世界的心,但這個心並不堅決,念佛也不專一,所以今生並沒有往生極樂世界;不過,他已經和阿彌陀佛結了緣,阿彌陀佛也沒有放棄,必定要使他或者後世、或者後後世,讓他很快就往生極樂世界,這類的眾生叫做「結緣眾」。

所以,「當機眾」是對機的,契合第十八願的;「結緣眾」則不是對機,因為不契合第十八願,但是阿彌陀佛並不放棄,將來也要使他往生。

所以在四十八願中的第二十願說: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繫念我國,植諸德本,至心迴向,欲生我國,不果遂者,誓不取正覺。

就是說,這類的眾生已經「植諸德本」,植下了種子,只是結果要等待未來。這是阿彌陀佛大慈大悲的地方,只要有結過緣,阿彌陀佛就不放棄,會藉這個緣,不久的未來將他救度到極樂世界。因此,第二十願也叫做「三生果遂願」,或叫做「繫念定生願」。這個願,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就用一個譬喻說「吞鉤之魚,在水不久」,全文是:

吞鉤之魚,雖復遊戲池中,當知出在不久。

魚已經上鉤,不可能會再游去別的地方,在水裡也不久了,總是會很快就被人拉上岸來。若不是上鉤之魚,他在水裡還會上上下下,來來去去,到處遊走。

這是一種譬喻,譬喻和阿彌陀佛結過緣的眾生,無論如何,待在六道苦海也不會太久了,總有一世會讓阿彌陀佛救到極樂世界,這是屬於第二十願。總之,雖同是被救度者,但有「當機眾」和「結緣眾」的差別。

這樣說起來,我們今生可以成為「當機眾」都是因為過去世和阿彌陀佛結過緣,是因為過去是「結緣眾」,現在才能夠成為「當機眾」。

也就是說,阿彌陀佛的光明一直在幫我們調熟,使我們可以早一世成熟,成為「當機眾」。就好像日光照著果樹,樹上的水果本來是綠色的,因為還沒成熟,如果強將它摘下來也不能吃,經過日光的調熟,慢慢變黃、轉紅,時間到了,成熟了,自動就會掉下來,這時候也才能吃。

我們宿世以來就是受到阿彌陀佛光明的照耀,今生今世根機成熟而成為「當機眾」,由照耀的光明之境轉入攝取的光明之境,受到阿彌陀佛攝取不舍,所以今生今世決定往生極樂世界,這就是第十八願的「當機眾」。

文 / 慧凈法師

往期回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凈視界 的精彩文章:

慧凈法師:元宵節下話供燈
聰明莫被聰明誤,將錯就錯往西方

TAG:凈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