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延昭用水澆城牆一夜成堅冰的奇計保全了遂城
楊延昭用水澆城牆一夜成堅冰的奇計保全了遂城
楊業是楊家將的第一代,功名最盛,犧牲最壯烈。楊家將第二代的代表人物是楊業的兒子楊延昭,俗稱楊六郎。楊延昭原名楊延郎,為了避諱,改名為楊延昭。幼年的楊延昭沉默寡言,但是總是喜歡玩行軍作戰的遊戲,楊業看了以後說:「此兒類我。」以後出征,必然帶楊延昭同行,楊延昭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熏陶成長的。成年以後,也成為一個職業軍人。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宋太宗詔命北伐,楊延昭與父親一起出征,攻擊朔州(今山西省朔州市)的時候,楊延昭作為前鋒進攻,被流矢射穿了手臂,他卻更為勇猛的作戰。楊業陣亡以後,楊延昭由供奉官升遷為崇儀副使。後來有擔任保州(今河北省保定市)緣邊都巡檢使,在河北的邊防前線任職。
北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遼國南下進犯。楊延昭正在遂城(今河北省武強縣),遂城小,又沒有作好防守的準備,遭到了遼軍的猛烈圍攻,城中人心惶惶,而楊延昭召集城中壯丁,授予武器,配合宋軍,全力固守。當時正值隆冬,楊延昭命人擔水澆在城牆上,一夜之間就凍成了堅冰,城牆光滑難登,遼軍的猛烈攻勢也無法繼續,只好撤退了,宋軍繳獲了遼軍遺棄的軍資器械。楊延昭出奇計不僅保全了遂城,同時也顯示了他的軍事才能,他因此功被授予莫州(今河北省任丘北)刺史。
當遼國南下進犯之時,身為鎮定高陽關都部署的傅潛率領重兵駐紮在中山,屯兵不出,消極避戰,不積極打擊進犯的遼軍。而楊延昭以及楊嗣、石普等將領屢次請求傅潛增派人馬,主動出擊,傅潛都不聽從,龜縮在中山。即使部下的將領出擊取勝,傅潛也掩蓋他們的功績。後來宋真宗得到報告,將傅潛削職流放。
宋真宗召見楊延昭,向他詢問邊防策略。宋真宗對楊延昭的表現非常滿意,稱讚楊延昭行軍作戰大有乃父之風,給了他很優厚的賞賜。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遼國又南下進攻,楊延昭在羊山埋伏精兵,自己率領部隊與遼軍交鋒,將遼軍引誘在伏擊圈,與伏兵一起夾擊,遼軍大敗,陣斬遼國大將。楊延昭因功被加封為莫州團練使。他和當時另外一位邊防驍將楊嗣,並稱為二楊。楊延昭等人卓著的戰績,也引起了朝廷中某些人的嫉妒。宋真宗曾經對宰相說:「嗣及延昭,並出疏外,以忠勇自效,朝中忌嫉者眾,朕力為保庇以至於此。」咸平五年,遼國進攻保州,楊延昭和楊嗣率領部隊支援,還未列陣,就遭到遼軍突襲,部隊損失很大。
宋真宗以兩人素以忠勇聞名,赦免了他們的罪過。楊延昭仍然擔任莫州團練使。咸平六年,楊延昭又被任命為緣邊都巡檢,後又遷為寧邊軍部署。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宋真宗將楊延昭的兵馬增加到上萬人,如遼國進犯,就屯駐靜戎軍之東,並許他便宜行事,不聽都部署王超的指揮。澶州之役,楊延昭反對議和。他上書認為:契丹頓澶淵,去北境數千里,人馬俱乏,雖眾易敗。凡有剽掠,率在馬上,願飭諸軍扼其要路,眾可殲焉。即幽、易等數州。可襲而取。楊延昭的主張和當時寇準的主張不謀而合,然而北宋朝廷並未對此作出反應。楊延昭就自己率領人馬進入遼國境內,攻破古城,取得不小的戰果。澶淵定盟以後,楊延昭因為守衛邊境的功勞,屢獲升遷,景德二年,楊延昭被授予高陽關副都部署。
楊延昭英勇善戰,所得賞賜,全部分給部下,公而忘私。他本人作風簡樸,號令嚴明,與士卒同甘共苦,繼承了楊業的作風。楊延昭每戰都身先士卒,獲得功勞,與部下一起分享,所以部下也樂於為他效命。楊延昭鎮守邊關二十幾年,遼國對他非常敬畏,稱他為楊六郎。楊延昭為什麼被稱為楊六郎呢?歷代楊家將傳說中,以為楊延昭是楊業第六子,故稱楊六郎。據史所載,楊延昭應為長子,楊業的兒子除延昭外,還有延玉、延浦、延訓、延環、延貴和延彬。而楊延昭被稱六郎的原因,乃遼人迷信,相信天上北斗七星中,第六顆星是專克遼國的,由於楊延昭對於遼人很有威懾力,遼人以為他就是那第六顆星轉世,因此稱他為楊六郎。
楊延昭正好處在北宋對遼國進行防禦的時期,他為保衛宋朝的邊防而奮戰,贏得了百姓的愛戴,延續了楊家將的威名。
楊延昭在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卒於任上,終年五十七歲。
宋真宗聽到這個消息,極為悲痛,派使者護靈而歸,河朔的百姓,多望柩而泣,悲傷落淚。由是,北宋朝廷錄用楊延昭的三個兒子為官,並且從楊延昭常從門客中選取有才能的人為官。楊家將第二代代表人物的故事也就此落幕了。
(全文完)
※為何對建立宋朝作出巨大貢獻的趙普不能流芳百世?
※為何宮庭畫師毛延壽要在王昭君的畫像上做手腳使之落選?
TAG:蕭家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