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的歷史文化邏輯
■理論特稿/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觀點提示
以改革開放的姿態繼續走向未來,有著深遠的歷史淵源和深厚的文化根基,中華民族有足夠的信心和決心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總結了改革開放40年來的輝煌成就和寶貴經驗,為繼續推進改革開放作出了戰略部署,是新時代改革開放再出發的宣言書和動員令。講話指出:「以數千年大歷史觀之,變革和開放總體上是中國的歷史常態。中華民族以改革開放的姿態繼續走向未來,有著深遠的歷史淵源、深厚的文化根基。」從中華民族發展的歷史和文化維度,強調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的歷史必然性。
改革開放深遠的歷史淵源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指出:「自古以來,中國大地上發生了無數變法變革圖強運動,留下了『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等豪邁宣言。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以『天下大同』『協和萬邦』的寬廣胸懷,自信而又大度地開展同域外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曾經譜寫了萬里駝鈴萬里波的浩浩絲路長歌,也曾經創造了萬國衣冠會長安的盛唐氣象。」這一論斷以深邃的歷史眼光,高度概括了中華民族變革和開放的歷史淵源。
中華民族的發展史就是一部生動的變革史。春秋戰國時期,群雄爭霸,以變革求生存、謀發展成為社會發展的大勢。魏國李悝、楚國吳起、齊國鄒忌等爭相實施變法,趙武靈王推進胡服騎射,商鞅更是以「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的豪邁和決心推進秦國改革,這些都是中華民族自我改革的生動實踐。
進入到封建社會,改革依然是有為君主的強國之道。漢武帝採納董仲舒建議,經過「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實現從「道家」到「儒家」的思想大變革,完成封建統治的思想大一統。宋明時期,變革仍然是時代變遷中的不變節奏。王安石變法是中國古代史上繼商鞅變法之後又一次規模巨大的社會變革運動;張居正的變革則是對封建體制進行的一次全面改革。直到近代,中華民族仍處在探索和變革之中,「戊戌變法」不惜以流血犧牲捍衛改革。從師夷長技以制夷到制度改良,從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到革命推翻帝制,從多次論戰到新文化運動,近代中國充滿了變革圖強的精神。
中華民族自古就注重同域外民族開展交往和文化交流。漢武之際,張騫出使西域,創造了中華民族主動向外交往的傳奇,開通了古絲綢之路,也打通了一條古代文明交流互鑒之路。盛唐之時,中華文明高度發達,在高度的文化自信中,主動開放的意識愈加強烈。當時的長安城雲集了大量國外友人,成為了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和國際大都會,鑒真東渡、玄奘西行是唐代對外交流交往的標誌性人物和事件。唐代的對外交流交往使中華文化對世界各國特別是周邊國家產生了強烈的吸引力,大大擴大了中華民族的海外影響力,以「唐」為標誌形成了影響至今的民族標籤。明代鄭和七次下西洋,開創了中華民族海上對外交往的光輝篇章,進一步深化了中華文明對外交往的廣度和深度,是古代中國主動對外交流交往的充分體現。近代中國,國門被打開,西方文化湧入中華大地,開啟了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時代。
改革開放深厚的文化根基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指出:「幾千年前,中華民族的先民們就秉持『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的精神,開啟了締造中華文明的偉大實踐。」「正是這種『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的變革和開放精神,使中華文明成為人類歷史上唯一一個綿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斷的燦爛文明。」這一論述充分說明中華民族充滿變革和開放精神,彰顯了改革開放深厚的文化根基。
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自我革新、應時而變向來都是重要內容。《易經》之「易」就是變化之義,在這本古老典籍中指出了一個恆常的道理:「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強調只有進行變革和創新,才能順暢長久地發展下去。變通思維在現實中發展為革故鼎新的革新精神,即去除舊的,樹立新的,自覺進行革新發展。當然,革新要因時而變,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終日乾乾,與時偕行」反映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善於依據時事變化,順應時代發展潮流,主動作為、永不休止變革的意識。「變通」「革故鼎新」「自強不息」「與時偕行」等民族精神,折射出中華文明的源頭根脈,種下了革新的文化基因和種子。「生生得所,事事唯新,巍巍乎猶造物之曲成也」「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周雖舊邦,其命惟新」,表明華夏先民已具有的革新精神,依然貫穿在中華文明的發展當中。
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積澱了對外交流交往的文化根基。「和合、共生、有容」是中華文化獨特的精神特質,也是對外交流交往的底色。「和」的內在規定性為「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以差異性和共生性的矛盾對立統一闡釋出了宇宙間的法則。儘管萬事萬物有其不同的存在之「道」,卻是和諧共生的,所謂「和實生物、同則不繼」,只有在差異中才能共生髮展。「和」對外延伸為「協和萬邦」「親仁善鄰」的交往之道。中華民族以厚德載物的悲憫情懷,追求「天下大同」的理想社會目標,倡導仁愛、友善的邦林交往原則,自古就與世界各國協同發展。這也是今天我國對外所主張「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方案的文化根基所在。
中華文化的另一特質是「容」,《尚書》中的「有容,德乃大」,正是蘊含著這一文化基因。中華文化兼收並蓄,開合有度,生髮出「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開放包容的民族文化心態和文化自信。中華文化不是封閉的而是開放的,不是僵化的而是流動的,不是單一的而是多元的。在長期的交流交融中,演繹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化盛宴,合奏出了儒釋道合流的文化樂章,譜寫出了萬里駝鈴萬里波的浩浩絲路長歌,創造出了萬國衣冠會長安的盛唐氣象。
以改革開放的姿態走向未來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指出:「改革開放40年積累的寶貴經驗是黨和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對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著極為重要的指導意義,必須倍加珍惜、長期堅持,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充分體現了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的決心。以改革開放的姿態繼續走向未來,有著深遠的歷史淵源和深厚的文化根基,中華民族有足夠的信心和決心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
40年的輝煌成就註定了改革開放的不平凡地位,以中外歷史發展觀之,改革開放是一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當代史,是一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史,是一段中華民族的民族史,是一頁人類文明的進步史。毫無疑問,改革開放已經融入到了中華民族變革和開放的歷史常態之中,繼續推進改革開放既是歷史邏輯也是現實必然。
我們黨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是基於對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深刻把握,是基於對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實踐的深刻總結,是基於對時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於對人民群眾期盼和需要的深刻體悟。中華民族實現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既是發展邏輯,也是對人民期盼的應然回應。40多年的實踐充分證明,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作為重要法寶,改革開放已經成為我們國家發展的寶貴經驗;作為「關鍵一招」,正是改革開放成就了中華民族發展的壯麗篇章,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充滿活力,動力十足。我們繼續推進改革開放,會以更加動人的姿態走向未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作者系中共黑龍江省委黨校哲學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中國教育報》2019年02月28日第5版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