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600教師留住「遠去的村校」

600教師留住「遠去的村校」

本報訊(記者 蔣亦豐 通訊員 張艦)「那時候,有天,有地,有高大的水杉,有向暖而生的你們,真好!」近日,浙江磐安鄉村教師馬秀蘭寫的《向暖而生》被收錄進《遠去的村校》一書,該書由600多名教師聯合原創,記載了當地378所村校的歷史。

磐安縣位於浙江中部,由於地處深山、村落分散,農村孩子上學極為不易,遍布在各個村寨的村校解決了磐安人的就學難題。幾十年過去了,經過多輪搬遷和撤併,村校已全部歸入所在鎮的鄉鎮學校。

為了留下這段抹不去的回憶,磐安縣政協牽頭、教育局組織、600多名在職教師與退休教師共同編寫了《遠去的村校》一書。該書按鄉鎮劃分,用編年體的形式記錄村校的興衰變遷。「很多學校由於撤併多年,文字資料早已不存。我們邀請了從村校走出來的師生撰寫村校故事,希望將讀者拉回到那個時代。」該書執行主編、退休教師盧國興說。

參與采編《遠去的村校》的馬秀蘭走訪了很多村落,其中的變遷讓她感慨萬千。「過去村校里學生少,教師的工作更加純粹,對待學生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我覺得村校留給我們的是教師的父母心,是教育的溫度。」

記者了解到,參與采編的教師走訪了不少老教師、老幹部以及當地群眾,從他們口中拾起那段遺失的歲月。深澤鄉中心小學教師馬寧,為尋找森屋小學的史料東奔西走,光是打電話找資料就花了幾十個小時。雙坑小學教師張金蓮克服視力衰退的困難,反覆核對史料……

採訪里林山小學,讓從沒有在村校工作過的徐美偉感受頗深:「我們年輕教師更應該珍惜當下,不忘初心,全身心投入到教學工作中。」她把很多感人的教育故事寫進了採訪札記中。其中,有徐祖鵬老師每天在一間破舊的木屋裡生活、教學,整天陪在孩子們身邊,卻樂此不疲;教學工具匱乏,他就自製教具教孩子們拼音和數學,周末還帶領孩子們干農活等故事。

據悉,《遠去的村校》出版後,磐安縣教育局還將建立村校校史館,並舉辦鄉村教育故事、詩歌朗誦會,開展鄉村教育研學游等活動,讓村校精神傳承下去。

《中國教育報》2019年02月28日第3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我負責謀平等,你負責爭自由
北京電影學院最新回應「翟天臨涉嫌學術不端」等問題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