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堪比U盤!電腦竟然還有這麼多形態!
作為PC,它存在多種產品形態,比如筆記本(包括PC平板二合一、輕薄本、遊戲本)、一體電腦、桌面電腦(包括迷你PC和台式機)。那麼,這些PC分類各自擅長的領域有哪些?對不同預算和不同需求的用戶而言,哪一類PC又是最值得優先考慮的呢?
智能手機之所以可以撐起大半計算天空,就是因為它足夠小巧便攜,掏出即用。對於不同品類的PC而言,首先需要考量的,也是它們是否具備符合預期的移動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PC的便攜性是個很難對比的項目,因為不同品類的PC,其移動能力往往和售價成正比,比如筆記本越貴就越有機會接近極致的輕薄。
因此,咱們需要將不同品類PC劃分為「多數派」與「少數派」,重新認識一下這些設備。
筆記本:戶內戶外兩相宜
筆記本誕生的初衷,就是解決商務用戶移動辦公的需求,所以它在所有PC品類中的移動能力堪稱一流。不過正如前文所述,筆記本領域也是由很多家族構成,而不同家族設備的移動能力也可能存在雲泥之別。
向iPad Pro看齊的二合一
在筆記本中,「PC平板二合一」屬於少數派代表,它們大致可以劃分為「分體式」和「翻轉式」兩大類別。其中,「分體式」的代表以微軟Surface Pro系列為主,屏幕和鍵盤可以分離,分開就是平板電腦,結合就是標準的筆記本。
而「翻轉式」的代表則以聯想Yoga系列為主,此類產品的屏幕可以進行270度到360度的翻轉,可以實現筆記本、平板、帳篷和站立四種使用模式,在不同的場合下提供最佳的操作體驗。由於自帶鍵盤、觸控屏表面也覆蓋保護玻璃,所以翻轉式二合一設備的重量普遍要在同尺寸的輕薄本之上。
「PC平板二合一」設備的便攜能力與屏幕尺寸和定位有關,比如微軟最新的Surface Go(10英寸)只有520g;12.3英寸的Surface Pro 6則為720g,它們的便攜能力和品質堪稱分體式二合一中的標杆。反觀定位更低的二線品牌產品,10.1英寸的型號單屏幕部分普遍就超過了800g的重量,與鍵盤結合後的整體重量甚至還要在同尺寸輕薄本之上。
常見尺寸:10英寸12英寸
常見重量:500g2kg
便攜等級:★★★★☆
漸成主流的輕薄本
在窄邊框元素的加持下,如今的輕薄本們變得越來越「性感」,13英寸新品(機身寬度)堪比往日的12英寸老將、新14英寸和舊13英寸看齊,從而進一步提升了便攜屬性。但是,便攜性包含三圍和重量2個指標,對窄邊框輕薄本而言,三圍減下來比較容易,但重量降下來就困難多多了。
我們不妨以15.6英寸的輕薄本為例,聯想小新Air-15、惠普星15和小米筆記本Pro應該算是目前最具代表性和熱度的新品,雖然窄邊框元素讓它們獲得了可媲美往昔14英寸筆記本的寬度,但它們的重量卻依舊保持在1.9kg上下,並沒有與非窄邊框的15.6英寸輕薄本(2.0kg左右)拉開差距。
那麼,就沒有例外嗎?
當然有,但與二合一設備相同,達到便攜極致的輕薄本們價格也更加昂貴。三星星曜900X5T同樣是15英寸輕薄本,而且還同時配備NVIDIA GeForce MX150獨顯和超大的75Wh電池,但它的重量卻僅有1.29kg。
還有更厲害的,宏碁前不久剛剛發布的蜂鳥Swift 5打破了15英寸輕薄本的輕盈記錄,它通過鎂鋰鋁合金材質將15.6英寸機身厚度壓縮到了15.9mm,而重量更是輕至990g。
實際上,如今重量低於1kg的14英寸和13英寸輕薄本並不鮮見,只是此類產品和星曜900X5T、Swift 5等設備一樣,售價也大都萬元起步,並不適合普通用戶選購。
相對來說,在搭配獨立顯卡時,13英寸輕薄本1.4kg、14英寸1.6kg、15.6英寸1.9kg屬於最為常見的指標,大家不妨以此為標準加以篩選。
常見尺寸:13英寸15.6英寸
常見重量:900g2kg
便攜等級:★★★★
漸入佳境的遊戲本
顧名思義,遊戲本就是專門為了玩遊戲而生的筆記本,所以此類設備大都採用了15.6英寸起的屏幕,以及45W TDP處理器和GTX級別獨立顯卡的組合。好消息是,隨著窄邊框風潮席捲遊戲本領域,這些設備也普遍實現了瘦身,機身寬度開始朝往昔14英寸筆記本看齊。但是,絕大多數窄邊框遊戲本依舊談不上輕盈,2.2kg到2.4kg的重量依舊是主流水準。
沒錯,遊戲本中也有特例。以機械師F117B、機械革命Z2和雷神Air為代表的遊戲本已經將重量控制到了2.0kg左右,6000元起步的售價也符合更多消費者的預期。可以預見,2.0kg將成為未來中端15.6英寸遊戲本的兵家必爭之地,不僅能在性能上完勝,便攜性上也要與輕薄本全面抗衡。
常見尺寸:14英寸17.3英寸
常見重量:1.8kg3.5kg
便攜等級:★★★☆
總之,筆記本憑藉自帶屏幕特性的加持,最適合居住空間局促,或需要經常帶著PC外出搬家的用戶群體,也是用起來最為踏實省心的存在。
一體電腦:將PC塞進顯示器
一體電腦又稱「AIO」(All In One),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集成了機箱的顯示器。由於此類產品大都具備家居化的外觀,因此很受家庭用戶的青睞,並在企事業單位和商務演示場所中佔據一席之地。
來自窄邊框的誘惑
和筆記本一樣,一體電腦領域如今也逐漸普及窄邊框設計,讓原本就震撼的視界顯得更具沉浸感,也進一步幫此類設備實現了瘦身的既定目標。同時,不少新品為了保證既視感,還會在窄邊框的基礎上加入隱藏彈出式的攝像頭,讓視頻聊天時顯得更具科幻感。
來自AIO和PIO的區別
一體電腦中還存在名為「PIO」(Parts In One)的分支,我們可以將PIO理解為「空心」的一體電腦,它由尺寸和規格不等的屏幕外殼、主板、電源和各種轉接線組成。用戶可以根據預算和需求另行購買處理器、內存、顯卡和硬碟,並將這些硬體以DIY的形式塞進PIO的體內,從而搭建出一套完整的機器。
相對來說,以聯想、惠普、戴爾、華碩等品牌為代表的AIO,會具備更緊湊的機身結構設計,翻譯過來就是更時尚更纖薄。而PIO品牌設備則更加看重DIY能力,所以在顏值和便攜性方面會顯得落後一些。
常見尺寸:19.5英寸27英寸
常見重量:4kg起
便攜等級:★★☆
桌面電腦:笨重輕巧一念間
在很多用戶的潛意識裡,桌面電腦就註定是傻大黑粗的存在,只能在桌面以下的位置默默吃灰的宿命。實際上,桌面電腦已經逐漸衍生出了諸多版本,而且更具特色。
電腦棒:大號快閃記憶體盤
如果將沒有屏幕的PC統稱為桌面電腦,那電腦棒則堪稱史上最為迷你的桌面電腦形態。此類設備的外觀樣式和早期的快閃記憶體盤相似(大了一圈),內部搭載Atom、奔騰、賽揚或酷睿M這些超低功耗的處理器晶元,並同時集成內存、eMMC(存儲)、無線網卡(支持藍牙)和其他硬體晶元,並預裝完整的Windows 10系統和相關軟體。通過自帶的HDMI和USB介面,電腦棒可以和任意顯示設備和鍵鼠搭配,從而搭建一套完整的PC平台。
常見尺寸:早期快閃記憶體盤大小
常見重量:200g左右
便攜等級:★★★★★
台式電腦:中堅力量
接下來就輪到我們最為熟悉的台式電腦了,作為DIY領域的中堅力量,台式電腦具備最強的可塑性,但它對桌面空間的佔用也是最大的。還好,如今台式電腦可選全塔機箱、中塔機箱、小型機箱和迷你機箱四大類,而後兩者還能與M-ATX和MINI-ITX主板進行搭配,較之以往已經實現了大幅的瘦身。
常見空間:7升到30升
常見重量:3kg15kg(機箱凈重)
便攜等級:★
迷你電腦:小眾之選
迷你電腦是一類只有巴掌大小起步的超迷你桌面電腦,英特爾NUC就是此類設備的典型形態,它們的移動能力甚至要在一體電腦和筆記本電腦之上。只要你經常出入的場所都有顯示器,那出門時只需將迷你電腦塞進包包里就OK了。
常見空間:小於5升
常見重量:600g起(機箱凈重)
便攜等級:★★★★
上述PC品類中,它們在性能上的差距能有多少?遊戲本可以比得過台式機嗎?有關不同品類 PC性能的較量,感興趣的童鞋不妨關注CFan的後續更新。
※軟網推薦:為出借的論壇賬號保護隱私
※系統小技巧:用好Windows 10的TimeLine
TAG:電腦愛好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