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10句描寫馬的經典古詩!九月天山風似刀,城南獵馬縮寒毛!

10句描寫馬的經典古詩!九月天山風似刀,城南獵馬縮寒毛!

10句描寫馬的經典古詩,健兒須快馬,快馬須健兒!

1.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登科後》

我愉快的騎著馬在春風中奔跑,一天便將長安的所有花朵都看了個遍。

2. 附驥尾則涉千里,攀鴻翮則翔四海。——漢·王褒《四子講德論》。

拉住千里馬的尾巴,就可以遠涉千里;攀上大雁的翅膀,就能翱翔天下。此以附驥尾、攀鴻翮為喻,說明追隨高人就能求得進步的道理。成語「附驥攀鴻」為客套語,由此而來。

3. 世上豈無千里馬,人中難得九方皋。——黃庭堅《過平輿懷李子先時在并州_》

世上怎麼會沒有千里馬?只是難以在人群中找到像九方皋那樣的伯樂而已。

4.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唐·蘇味道《正月十五夜》

燈火璀璨,今天晚上不宵禁,鐵鎖開啟,任人通行。駿馬飛馳而過,隨之揚起了灰塵,明月似乎在追逐著人們前行。

5. 馬毛縮如蝟,角弓不可張。——南朝宋·鮑照《代出自薊北門行》。

蹳,同「蝟」,刺蝟。角弓,一種用獸角裝飾的弓。不可,不能。張,拉開。此寫塞外疾風飄沙、馬毛硬如猥毛、角弓不能拉開的苦寒情景。

6. 馬危千仞谷,舟險萬重灣。——唐·沈期《入鬼門關》。

仞,古代的長度單位,古代以七尺或八尺為一仞。就像馬行在千仞之上的山谷間,又像是船行於萬道彎道的灘口一樣。以比喻與誇張修辭法,寫出了行走於鬼門關的感受。「千仞」與「萬重」,都是誇張之辭,意在凸顯鬼門關的險峻之狀,以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7. 九月天山風似刀,城南獵馬縮寒毛。——唐·岑參《趙將軍歌》。

前句以比喻修辭手法描寫天山九月風寒的程度,讓人如有切膚之感。後句直敘獵馬畏寒的情狀。前者形象,後者理性,前後配合,將邊塞苦寒的情狀真切地表現出來,令人不禁為守邊的將士不畏艱苦的愛國精神所感動。

8. 健兒須快馬,快馬須健兒。——南朝梁·橫吹曲辭《折楊柳歌辭》。

健兒,指壯士、勇士。我們常聽人說的一句話是「紅粉贈佳人,寶劍贈壯士」,還有一句話是「寶馬英雄,相得益彰」,說的道理都是一樣:優勢互補,才能產生最大化的效益。用今天流行的話來說,就是「強強聯合」,創造「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9. 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唐·杜甫《房兵曹胡馬》。

批,削。峻,高而陡峭,此指馬耳很尖的樣子。雙耳尖尖如竹削,四蹄奮奔起輕風。詩句描寫胡馬耳尖如削、奔跑如飛的樣子。

10. 亂鴉投落日,疲馬向空山。——唐·劉長卿《恩敕重推使牒追赴蘇州次前溪館作》。

詩句描寫夕陽西下、群鴉歸林,疲憊之馬、猶過空山的情景。意在強調旅人的辛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學雙子小天使 的精彩文章:

民間10句經典歇後語,有內涵又有趣,讓你開懷一笑!
10句描寫樹木的經典詩詞名篇: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TAG:國學雙子小天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