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學:一個人越「宅」,心理疾病越多

心理學:一個人越「宅」,心理疾病越多

心理學:一個人越「宅」,心理疾病越多

文/王小林

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


「宅」,源於日本,指沉迷興趣不問時世,流傳到台灣後,稱呆在家長時間不出門為「宅」。時下,「宅」更是一種流行語言,被年輕人奉為獨立、自由時尚的生活方式,理直氣壯地成為一種最新的生活態度,然而我們心安理得享受的這一切它真的正常嗎?

心理學:一個人越「宅」,心理疾病越多


「宅」雖然方便,卻讓你缺失好奇心

現今,即便整日「宅」在家裡,油鹽醬醋也能網購到家,一台電腦讓你盡知天下事。但是當我們看外面的世界久了,就需要內觀自己。短期「宅」在家裡,給心靈一個安全的「房間」,能很好地自我反省,調整身心,平復不良情緒。

然而,有心理學家分析,人是社會性的動物,其生存發展在相當程度上是以與他人的合作和交往為前提的。

久「宅」者則會喪失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對現實生活的感受力與思考力鈍化導致身心俱損。網上的一項調查顯示,「宅」生活讓35%的人失去社交機會,並影響工作;使近兩成人性格自閉,害怕與人接觸。《韓國日報》報道稱,韓國約10萬名「宅族」青年無法適應社會交往,存在自閉傾向。

心理學:一個人越「宅」,心理疾病越多


「宅」會造成諸多心理障礙

有多項心理學研究發現,「宅族」難以從虛擬空間回歸社會現實,長此以往會導致思想偏離真實社會,養成消極的思維模式和不良的人格特徵,甚至引發抑鬱情緒,嚴重者患上抑鬱。

畢竟是現實的,至少在現階段的社會環境中,很多社交還是要在現實中完成的,例如:你要在現實中舉辦婚禮,要在線下面談大的生意訂單,要在線下和好友舉杯痛飲。

那麼,如何才能跳出這個「惡性循環」,讓自己在現實生活中也能輕鬆社交呢?羅斯福曾說過:「害怕,這是我們唯一應當害怕的東西」。

這句話曾在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時期,鼓勵過無數的美國人走出消沉、迷茫的低谷。我們害怕的,是害怕本身。」其實,我們大多害怕那種「令我們害怕」的狀況,這是我們不斷逃避人際交往的本質問題。

心理學:一個人越「宅」,心理疾病越多


「宅」讓你不敢面對現實的人際交往

一個人宅久了,很害怕人際交往,在他們心目中,人際交往代表著尷尬、出醜、被嘲笑、批評,甚至是徹頭徹尾的失敗。

一想到這樣的失敗,「害怕」就被提前透支掉了。比如有社交恐懼症的人總覺得自己是一座孤島,無人理解,也無人在意,但他們卻時刻渴望著過往的船隻。等到船隻真的來了,他們卻手足無措,第一個念頭就是:我該藏在什麼地方好呢。

也許你更應該做的事情是:不要躲藏,直接面對。面對你的恐懼,面對令你恐懼的一切狀況。這時,你會發現,它遠遠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可怕,相反,社交是一件讓人感到開心、快樂的事情,你會慢慢喜歡上它。

《走向封閉的美國精神》一書中就明確地提醒宅族」:笛卡爾在系統地提出激進的懷疑觀點之前,心裡裝著一個大千世界的公共空間,享受健康的公共生活,方能發育出有活力的思想、開放的心靈、有創造力的個性。」

人只有把自己融入社會,才會找到自己的價值,太宅的人把世界封閉,有時就會讓自己陷入孤獨的境地,損耗我們創造性。

我們要想走出「宅」生活,首先要保持好的生活習慣,不能想睡就睡,想起才起,以免生物鐘素亂,其次要與社會保持互動,給自己一些時間接觸外界,比如會會知心朋友,一起分享酸甜苦辣;出去走走,或許人行道上相遇時的一個微笑,都能讓你愛上外面的世界。

今日話題:你宅嗎,歡迎探討與交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若心學 的精彩文章:

心理學:真正聰明的人,都懂得適度放棄
解讀人性的弱點:杜絕猜疑,別讓猜疑總是傷害自己

TAG:唐若心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