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世界上有無數紫砂壺,但只有一個顧景舟

世界上有無數紫砂壺,但只有一個顧景舟

論及紫砂壺,有一座繞不開的豐碑,那就是顧景舟

他是建國初期紫砂廠「七老藝人」之一,紫砂領域第一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他建立的紫砂教育體系沿用至今,桃李天下。

他是一位制壺大師,也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顧景舟(1915-1996)

原名景洲,別稱:曼希、瘦萍、武陵逸人、荊南山樵。自號壺叟、老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一生三次參加全國工藝美術代表大會,在港、澳、台、東南亞影響巨大,可謂近代陶藝家中最有成就的一位,被海內外譽為"一代宗師"、"壺藝泰斗",作品為海內外各大博物館、文物館收藏。

顧景舟1959年作「松鼠葡萄十頭套組茶具」,2015年北京東正秋拍以8960萬高價成交,刷新紫砂壺全球最高價,至今無出其右者。

1

緣 起

1915年農曆九月初十,顧景舟出生在江蘇宜興的上袁村。這個村子靠近生產紫砂礦料的青龍山和黃龍山,從明代以來就是真正的「紫砂村」。

宜興 青龍山 攝影 @執子之手

雖然家中經濟並非寬裕,顧景舟自小仍進入東坡書院讀書,一讀,便是十年。紮實的文化基礎,為日後成為一代宗師埋下種子。

宜興 東坡書院 攝影 @鹹肉煨筍

後來,家中無法支撐學業,顧景舟被迫輟學。1932年,17歲的顧景舟師從祖母邵氏學習紫砂技藝,僅僅做了2年,就超越了大部分同行,有了一定名氣。

2

轉 折

而真正命運上的轉折,發生在1936年,顧景舟以每月60大洋的高薪,應聘至上海「郎氏藝苑」,專事仿古制陶。

上世紀30年代,繁華的上海灘

在上海,顧景舟看到眾多明清紫砂名家器物,眼界大開;同時又與上海紫砂高手競爭,這對於年輕氣盛的顧景舟來說,不啻為一段技藝突飛猛進的時光。

在臨摹和仿製中,他的技藝趨向精湛和系統,紫砂圓形、方形之光素器以及仿自然形的花貨類、陶刻等都有涉及,對於各家流派風格的鑒賞眼力也有了很大提高。

顧景舟上海仿古天鵝尊,徐風《布衣壺宗》著錄

這時期的作品工精藝良,足以亂真,後來一部分輾轉流入故宮博物館和南京博物館等館所,被專家鑒定為「古董」而成為館藏,直到他幾十年後為博物館做鑒定時,才又與自己的作品重逢。

3

傳 承

1938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顧景舟不得不返回宜興。每日在家看書制壺,彷彿一名隨時等待應考的士子。

抗戰勝利後,顧景舟往返於上海與宜興,與戴相明、唐雲、吳壺帆、江寒汀等書畫家交好,期間做「石瓢壺」5件,詩畫與壺藝相和,成就一段傳奇佳話。

由顧景舟1959年製作,吳湖帆書,江寒汀畫的「大石瓢」,經2015年北京東正春拍以2817.5萬元成交。

時光行進至1950年代,紫砂行業重新受到國家重視,1954年,年近四旬的顧景舟第一個響應號召,參加並組建宜興縣湯渡陶業生產合作社蜀山紫砂工場(宜興紫砂廠前身)。

20世紀50年代,顧景舟與朱可心交流壺藝

1955年,蜀山陶業生產合作社設立「紫砂工藝班」,顧景舟為合作社7老藝人之一。1956年,被國家授予工藝行業最高榮譽「工藝人」稱號,被江蘇省人民政府授予「技術輔導」稱號。

20世紀50年代,顧景舟授徒場景

20世紀50年代,顧景舟授徒場景

當時,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高庄教授,帶學生來宜興創作實習,與顧景舟一見如故,1956年秋天,二人萌生了合作一件紫砂提梁壺的想法,於是,顧景舟畫了一份圖紙,高庄細細揣摩後進行改動,隨後顧景舟做出壺體實樣,提璧壺的雛形就這樣誕生了!

後來,在1957至1978年之間,顧景舟又分別從實用性、把玩性、風格和立意等方面進行四次修改,歷經20餘年後終於定型,並正式命名為「提璧壺」。

作品結構謹嚴,剛中帶柔,和諧勻稱,為典型的顧氏光器傑作。

顧景舟制「大提璧壺」,經北京匡時2017春拍拍出,成交價1782.5萬元。

4

豐 碑

行業是時代的縮影,人的命運也是。

在眾多紫砂光器中,井欄壺作為曼生壺系列之一,造型天成,穩重大氣,為傳世紫砂壺的經典壺式。

顧景舟一生曾製作過多把井欄壺,既有高矮井欄之分,又有題刻與光素之別。其中一件作品,為1980年顧景舟與時任上海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的唐雲合作完成,景舟制壺,唐氏題詩,珠聯璧合,在2011年嘉德春拍以747.5萬元的價格成交,印證一段佳話。

顧景舟制「井欄壺」,中國嘉德2011年春拍,成交價747.5萬元。

同年另一件顧景舟制井欄壺,以207.2萬元的成交價易主。這件井欄壺樸素無華,然而胎泥精練,作工精細,氣度恢弘,神韻大度,除顧氏手藝外近世無匹。

顧景舟制「井欄壺」,北京琴島榮德2011年春拍,成交價207.2萬元。

同樣創作於1980年代的是「三足乳鼎壺」,為顧老砂壺創作晚期佳作之一。壺呈圓腹、下寬上收;乳鼎鈕、三乳足,故稱為「三足乳鼎壺」。

整壺豐滿圓潤,各部銜接過渡自然、渾然一體,線條挺括流暢,強化了律動的視覺效果。

顧景舟制「三足乳鼎壺」,北京保利2011年春拍,成交價437萬元。

景舟年表(節錄)

1975年,參加香港第六屆亞洲藝術節。

1982年,被評為工藝美術師,同年為故宮所藏700餘件紫砂器做鑒定。

1983年,擔任紫砂研究所所長。

1988年4月,被輕工業部授予「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為中國紫砂行業第一人。

1991年,「顧景舟教育獎勵基金會」創立,捐資20萬元。

1992年,作品「提璧壺」入選郵電部發行的四枚紫砂郵票之一。

1993年,作為「宜興陶瓷藝術作品展覽會」代表團成員首次訪問台灣。

……

顧景舟大師一生,廣交文人雅士,在藝術風格與創作思想上由技至道;並培養了如徐漢棠、李昌鴻、高海庚等一批紫砂大師,教育體系星火傳承。最後終成一代宗師,紫砂豐碑。

「景舟四珍」——再現顧景舟經典壺式

「景舟四珍」涵括

「石瓢壺」「提璧壺」「井欄壺」「三足乳鼎壺」

郭星星制 景舟石瓢壺

毛本新制 景舟提璧壺

毛本新制 景舟井欄壺

郭星星制 三足乳鼎壺

「顧脈李門」景舟傳人毛本新、國家級助理工藝美術師郭星星聯袂打造,再現景舟經典壺型,致敬百年景舟!

工料俱精,虔心匠作。飲一壺歷史浮沉,品一席紫砂大夢。

紫砂高手不止一個,但只有一個顧景舟。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古珍藏 的精彩文章:

TAG:金古珍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