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深度好文!微眾、網商、新網等17家民營銀行未來發展路徑研判

深度好文!微眾、網商、新網等17家民營銀行未來發展路徑研判

來源: 零壹財經

作者:李薇

導言

在民營銀行的上篇和中篇中,零壹財經分別講述了我國民營銀行發展的四年時間中,經歷的發展歷程與盈利狀況。本文從"發展趨勢展望"的視角出發,研判民營銀行的未來發展路徑,圍繞監管態度與市場競爭格局,系統解讀民營銀行應當緊抓的市場機遇。

從監管層的表態來看,經歷了民營銀行的初創期,目前也提出放鬆管制的監管導向,未來將逐步破除"一行一店"限制。依託民營銀行的股東背景,發揮開放與連接的屬性,將促使民營銀行快速拓展線上流量,做大用戶規模。與此同時,不同於傳統商業銀行,民營銀行的最大亮點在於十分注重科技投入,在大數據、雲技術、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技術方面的資源投入較大,未來將以此作為智能營銷與風控體系建設的關鍵。零壹財經分為上、中、下三篇,為您解讀我國民營銀行的發展歷程、業務發展困惑以及未來發展趨勢,以便對於民營銀行擁有更清晰的認知。本篇作為民營銀行系列的下篇,為您剖析我國民營銀行的"發展趨勢"。

一、規範與創新:監管層即將打破"一行一店"限制

金融監管部門在民營銀行設立之初,制定的"一行一店"制度要求,使目前已開業的17家民營銀行,難以藉助線下物理網點來發展業務,導致普遍朝向互聯網銀行的方向快速邁進。經歷了頭四年的"探索期",民營銀行的發展已步入常態化,因此監管層的態度也隨之發生了改變。零壹財經通過梳理民營銀行設立以來的各項監管法律條文,發現2018年下半年開始,先後發布了兩則利好民營銀行發展的政策。

一是針對試點民營銀行業務常態化和開展新業務的"58號文"。這一文件在2018年9月份出台,業界人士披露,文件中指出:"擬允許營業滿三年,且所在地省政府出推薦函的民營銀行,試點開展資產證券化業務和員工持股計劃,也可以在註冊地的城市開設新的網點和分支機構,即放鬆"一行一店"的限制"。這一政策文件的出台,可看作是順應我國特定的民營企業發展環境與居民消費者行為偏好的一次制度改良,由此來促進民營銀行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根據17家民營銀行設立之初的發展定位,在業務形態上可以劃分為下表所示的四種業務模式,尤其是非互聯網銀行將回歸本源,譬如此前我們在《民營銀行(上篇)》中提到,武漢眾邦銀行、吉林億聯銀行也屬於互聯網銀行,它們同時從事互聯網渠道與線下渠道的業務開發,根源就在於"一行一店"的限制。

二是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發展民營銀行和社區銀行,推動城商行、農商行、農信社業務逐步回歸本源"。可以看出,在服務小微企業與個人消費者方面,並非僅有民營銀行一種業務機構,近年來興起的直銷銀行、社區銀行、村鎮銀行等新興業態,都是對普惠金融的有益探索,而它們不同於民營銀行的一點在於,所有業務決策權均掌握在傳統商業銀行的手裡,導致產品創新、用戶體驗、開發迭代等方面受到管理層制約因素較多。相對而言,民營銀行更能發揮出決策鏈條短的這一優勢,競爭力更強,在打破"一行一店"的束縛後,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指示精神,17家已開業的民營銀行切實做到"差異化定位"後,或將重啟新一輪的民營銀行開設高峰期。同時,從下圖所示的民營銀行註冊地區分布來看,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帶並向中部拓展,未來新開業的民營銀行將以中西部地區為主,更加體現區域主導產業的經濟特色。

圖2:我國17家民營銀行的地區分布情況(截至2018年末)

資料來源:羅蘭貝格《2017年中國民營銀行藍皮書》

二、數字化連接:借"API介面"與科技研發贏得線上流量

回顧剛剛過去的2018年,"開放銀行"與"廣泛連接"已經成為我國銀行業的發展主旋律,以此來加速商業銀行的轉型升級步伐。其中,民營銀行作為一種新興的金融機構,在這場轉型革命中更具優勢,它兼顧了產業端的實體企業運作經驗與互聯網端的創新發展理念。

2014-2018的這五年,可看作民營銀行試水數字普惠金融業務的發展初期,重點加強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數字技術的研發應用,並且試錯成本較低。此外,在17家民營銀行之中,微眾、網商、新網等多家的創新意識較強,率先實踐了"開放、連接"的新型商業模式,並將技術創新與各種線上生活服務場景有機結合,這種領先的戰略理念在2018年下半年逐步被傳統銀行引用,成為一種發展浪潮。

1、開放"API介面"典型代表--新網銀行

新網銀行:數字普惠金融驅動「開放型數字銀行」構建

新網銀行經銀監會在2016年6月獲批,2016年12月正式開業,總部設立在四川。核心股東包括新希望、小米和四川紅旗連鎖等三家,分別涉及農業產業化、智能手機市場、便利連鎖超市,藉助線上生態布局與線下門店布局的雙方優勢,構建「互聯網銀行」。截至2018年末,在開業僅2年左右的時間內,實現了累計服務用戶數量1900萬,累計放款金額超過1500億。獲得如此快速的增長,我們認為主要由於以下三點:

第一,採取「開放API」的發展戰略。新網銀行沒有手機APP,這是區別其他民營銀行的最大特徵。該行充分運用「開放、連接」的平台構建方法,開放超過300個API介面,嵌入了下圖所示的互聯網流量較高的生活服務類APP之中,譬如滴滴、今日頭條與螞蟻金服等。另據公開消息,騰訊、銀聯、陸金所等都是由新網銀行做全流程服務,拉卡拉、來分期優信等貸款平台也與新網銀行有緊密合作;

第二,注重數據深度挖掘能力的建設。新網銀行採取的「開放型數字銀行」這一建設模式,其本質就是人們熟知的「開放銀行」。同時,新網銀行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就是「數字能力共享」,在加強與各類應用場景的合作過程中,發揮「萬能連接」的價值,將自身業務融入對方的生態圈之中,與合作方共享互聯網用戶基於支付、信貸、儲蓄等形成而產生的數據,提升大數據智能風控能力;

第三,數字普惠金融理念下的目標客戶群定位。藉助新網銀行的三大核心股東,作為互聯網銀行,重點服務於「三農」、手機生態系統下的零售客戶群體,符合監管層鼓勵的數字普惠金融發展方向。

新網銀行通過「開放API」的方式,迅速做大了流量,與各大互聯網平台合作線上貸款業務。新網銀行與各大互聯網平台合作的過程中,如何監控資金流向與貸後風險管理的實施,保證不良率控制在較低水平,從目前公開資料與表述中尚不得而知。數字普惠金融為用戶帶來融資便利的同時,也潛藏著較大的信貸風險,因此民營銀行未來應當更加註重信貸審批的准入門檻要求,逐步探索出更為穩健、健康的「開放銀行」發展道路。

2、數字技術資源投入力度已處於銀行業領先

金融科技的本質在於科技,包括微眾銀行、網商銀行與新網銀行在內的一批頭部民營銀行,科技人員佔比都達到了50%以上的水平。與我國的傳統商業銀行相比,民營銀行在人員構成方面,更加註重科技人員的資源投入以及科技在具體應用場景的運用,可以說民營銀行更像是一家科技公司。這一觀點也與創新意識較強的股份制銀行相一致,譬如招商銀行,在2018年就曾提出"未來不再是一家銀行,而是一家科技公司"。

在金融科技投入上,民營銀行對於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與人工智慧,都在加強技術投入力度。究其原因,主要是相比傳統商業銀行而言,缺乏物理網點,因此在智能營銷與線上風控管理方面,都必須依賴更強大的技術手段。尤其是針對大量個人消費者與小微企業的線上放貸業務,潛在的不良貸款的風險更大,因此通過大數據技術與AI等手段,來降低授信風險。此外,隨著5G通訊技術的到來,將進一步加速我國技術創新進步,使技術與生活服務場景的互動更強,驅動數據轉化為生產力,作為線上貸款的主要決策依據。

三、未來發展路徑:走出一條差異化、科技感強的發展之路

在我國民營銀行成立四周年之際,零壹財經通過"復盤"其發展歷程,發現已開業的民營銀行已經積累了組織架構設計、人才引入激勵、科技研發應用以及智能風控模型搭建等環節的寶貴經驗。與此同時,民營銀行的發展模式與傳統商業銀行的數字化轉型路徑類似,可遵循下述民營銀行戰略金字塔模型來調整優化,具體包括戰略目標、業務規劃以及支撐體系等三個層面,由此來形成每一家民營銀行的差異化發展定位,並拓展更廣泛的合作夥伴,逐步構建出自身生態圈與核心競爭力。

圖4:民營銀行戰略金字塔模型

資料來源:羅蘭貝格《2017年中國民營銀行藍皮書》

四、小結

展望2019年,我國民營銀行經歷了初創期的四年時間,將在戰略優化調整方面,更加註重差異化的市場定位。科技驅動銀行業數字化轉型,已成為2019年的必然趨勢,我國10餘家民營銀行處於傳統商業銀行轉型升級、直銷銀行與持牌金融機構(消費金融公司、小貸機構等)的多重競爭壓力,因此必須制定差異化的發展定位。整體上看,民營銀行具備較好的發展前景,但需注重揚長避短,在戰略定位、產品研發機制、數據風控等方面還需理清思路,擺脫目前遭遇的"生存危機",並緊抓監管層即將打破"一行一店"的政策機遇,儘快做大利潤規模,打造出核心競爭優勢。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零壹財經 的精彩文章:

解密度小滿金融的大數據風控
某金融APP獲取客戶敏感圖片 消費者個人信息該如何保護

TAG:零壹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