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人物 > 如何三步毀滅地球?

如何三步毀滅地球?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中科院物理所

作者:Paul M. Sutter

翻譯:Nothing 審校:loulou

古往今來,瘋狂的科學家都試圖通過製造滅世的恐慌來控制整個世界,以圖獲得財富、權利、名聲和世人的尊重。但如果你想通過自己的能力來實現這些目標的話,你需要找到正確的方法才行--正確的方法指的是做好你該做的事。

瘋狂的爆破鬼才吉格斯

毀滅地球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當然,你可以把我們炸回石器時代,也可以通過製造瘟疫消滅複雜的生物體或者製造一種納米機器來毀滅所有的生命。但在這些方案中,我們腳下的大地並沒有完全被破壞,儘管上面已經沒有了生命,但是它依然會在接下來的數十億年里環繞太陽運動。

換句話說,如果你想要毀滅地球,你應該把目標定為將星球整個的破壞掉。

第一步:正確計算所需能量

地球的各個部分被它自身的引力維繫在一起。你可以把它想像成一個巨大的、石頭做的洋蔥。地球最中心的核心通過引力將次外層的物質吸引到自己身上。兩者之間的引力將它們緊緊的連接在一起。然後它們共同通過引力將更外層的部分吸引過來,以此類推,直到地球的全部質量——5.972 x 1024千克——將你固定在你的位置上並且維持了地球表面薄薄的大氣層。

所以如果你想破壞地球,你需要一層一層剝開這顆石頭洋蔥。然後把每一層,每一塊石頭,每一粒灰塵和每一份岩漿送進太空。僅僅是送入太空還不夠,你還要保證它們擁有足夠的能量來克服地球的引力而不會重新回到地球上。

人類史上運載能力最強的火箭土星五號

換句話說,你需要將地球上的任一塊物體加速到它需要的逃逸速度。這並不簡單:因為按照現在的科技水平來看,僅僅是將幾噸重的物體送入軌道或外太空能已經需要非常巨大的火箭了。

不過,萬事開頭難。一旦你開始自己的計劃,事情會變得越來越簡單,因為地球上剩餘的質量越少,產生的引力就越小,想外太空輸送物質就變得越簡單。當你一層一層的剝開地球,引力會變得越來越弱,每一層地殼會比上一層更容易運輸。當你快完成任務,把鐵質核心裝進星際轉移箱的時候,這和在一個小衛星上做同樣的事情沒什麼不同。

只要我們知道了地球的質量分布情況和半徑,整個過程所需要的能量最小值的估算值可以用簡單的公式計算。假設地球的密度是均勻的,你大概需要1032焦耳的能量來完成這件事。

第二步:尋找能量源

從前面的計算可以看出,你需要極大量的能量來完成這件事。直觀的講,2013年一整年,人類活動消耗了大約1020焦耳的能量,這些能量用於包括:電動機、鬧鐘、電視機、電子閱讀設備等等用途。因此,如果你想以某種方式通過收集所有人工產生的能量(核電站、水電站大壩、燃煤電站、太陽能電池板和風力發電)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完全不給任何其他人留下任何能量——你需要等待一萬億年才能得到我們之前討論的那麼多能量。

使用一萬億年收集的能量足以整個的撕裂地球。但如果你想成為一個真正具有威脅性的瘋狂科學家,你需要一個新的計劃。畢竟,我們的太陽在大約50億年後就會燃燒殆盡,如果毀滅地球需要的時間遠遠長於此,那麼這個計劃將是沒有意義的。

把目光轉向太陽怎麼樣?太陽是一個巨大的、明亮的、向外輻射大量能量的恆星。每一秒,太陽都有400萬噸氫變成氦並通過輻射放出大量的能量。輻射最終會擴散到太空中。

太陽的輻射能量只有一小部分到達地球

大部分能量都消散掉了,它們並沒有導致有趣的事情發生。不過,其中一部分傳播到了地球,地球充分利用了這部分能量。植物在數十億年前已經學會了怎樣利用這些能量,並學會了如何利用這些能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這種能量最終會通過食物鏈進入你周六早上的早餐穀類食品。你看,地球上可以接收到很多來自太陽的能量,但是......這些能量夠用嗎?

第三步:等待

太陽能電池陣列

如果你將整個地球表面用太陽能電池板覆蓋起來,並且這些電池板可以將所有到達地球的太陽輻射收集利用起來,那麼你需要用1800萬年來收集足以炸掉地球的能量。相比人類自己花費上萬億年來生產所需能量,這確實是一個巨大的進步,但這仍然需要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你要祈禱自己的秘密窩點不會被超級英雄發現。我們知道只有一小部分太陽能量到達地球。

但如果你能(假設這是可以的)捕獲太陽輻射的所有能量呢?在這種情況下,你只需要一周的時間就能收集到足夠多的能量。

僅僅一個星期!如果真的可以做到這一點。現在地球上所有的人都會認真對待你對地球的威脅。

但是,如果你有足夠的能力來建造一個收集太陽所有能量的裝置……你還在地球上做什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METalk 的精彩文章:

白城惡魔:開一間大旅館,只為殺更多的人
SME過去幾年的故事都在這裡了

TAG:SMETal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