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國學熱潮下,秦漢衚衕國學如何發力國學素質教育賽道?

國學熱潮下,秦漢衚衕國學如何發力國學素質教育賽道?

【獵雲網(微信:ilieyun)北京】2月28日報道(文/岳麗麗)

近年來,《中國詩詞大會》等幾檔國學類節目成為熒屏爆款,傳統文化越來越受到重視,回歸人們的視野,逐漸掀起了一陣學習國學的熱潮,不少創業者也相繼進入國學教育市場。

作為從事教育15年的教育者和中國文化的傳播者,秦漢衚衕國學的創始人王雙強對中國古典文化與教育的聯繫有著深刻的感悟。

早在2002年,王雙強就開始探索國學之路,起初創辦藝術空間,後來不斷有用戶反饋學習書畫的訴求,於2009年在上海開辦了第一家線下國學教育實體店,主要針對4-12歲提供國學及傳統文化教育。

他表示,彼時其它地區還沒有國學培訓,直到國家相關政策相繼出:2014年起教育部印發《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綱要》指出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指出要在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學生認知規律和教育教學規律,按照一體化、分學段、有序推進的原則,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藝術體育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

基於政策紅利,秦漢衚衕也在2015-2018年經歷了一段迅速發展時期。據了解,目前秦漢衚衕線下店已經發展到70多家,主要覆蓋北上廣等一二線城市。秦漢衚衕目前在讀學員數約4萬人。

(秦漢衚衕國學館,企業供圖)

據王雙強介紹,秦漢衚衕對於「國學」的定義為以「詩教」為核心的通識教育。因此,秦漢衚衕的課程內容包含三個方面:國藝(書畫琴棋戲曲)、國文(弟子規、千字文、經史子集、詩詞寫作)以及藝術人文通識(金石書畫、文博美育、古籍善本),客單價在一萬元/年左右。

但另一方面,儘管各國學培訓機構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但是國學教師資源卻相當稀缺,數據顯示,全國的「國學教師」有多達百萬的缺口。

而王雙強則認為,國學在於培養「先生」,而秦漢衚衕具備培養優秀國學老師(先生)的土壤。據了解,秦漢衚衕國學欲建立體系化的國學教師培養體系,提供國學教師培訓服務。

目前公司團隊近2000人,全職教師近1000人,教研團隊80人。談及未來規劃,王雙強表示將繼續紮實線下,預計2020年開辦線下國學館至100家。

另外,為了打破教育的地域限制,近兩年,秦漢衚衕開始開拓線上市場開展「秦學衚衕在線」業務,研發了一系列針對中小學生的線上音頻課,包括品牌欄目「伍老師說歷史」、弟子規、三字經、千字文、成語故事動畫小視頻等等,目前均為免費課。據介紹,目前線上用戶數量約為4萬多人。

「線上線下二者可以形成協同,做乘法。」王雙強表示。

除此之外,秦漢衚衕已最新啟動「好研社」項目,為女性白領提供全社會生活學習服務,線下為女性提供人文藝術和傳統文化的班課和社交活動,線上通過媒體和社群分享女性生活學習的內容。

融資方面,秦漢衚衕於近日完成一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一村資本領投,滬江基金、蘇州匯利華等機構跟投。2018年,秦漢衚衕還曾獲得皖新傳媒的1800萬元天使輪融資。

在王雙強看來,國學教育跟商業化、急功近利的商業存在一定矛盾,需要耐心「慢」下來。王雙強建議,作為家長,不要只寄希望於短期看到效果。而作為創業者,除了懂得商業邏輯還要懂得國學和教育的本質,因此,必須要有時間的沉澱和積累。他表示,「我不贊成現在的行業人員把國學教育當成一個普通的商品野蠻地推進,但我認為什麼時候進入行業都不晚,只要你有抱負、有願景,留一點時間在國學本身做一些沉澱,有時候慢就是快,小就是大,這是我對這個行業的認知。」

「從學術角度判斷,國學素質教育不是作為甜點,未來將會產生質的變化。」王雙強最後說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獵雲網 的精彩文章:

2019重點在哪?風口、賽道與硬核投資時代
美國矽谷要「斷糧」?

TAG:獵雲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