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道教講「承負」,佛教講「因果」,儒教講什麼?

道教講「承負」,佛教講「因果」,儒教講什麼?

中華文化流傳了幾千年,涵蓋甚廣,有琴棋書畫,也有很多匯聚了先輩智慧結晶的民間工藝。而今天我們要說的便是中華的三大「教派」。

道教

首先,我們來看看道教,道教講「承負」即佛教中的「因果」,但又不同於「因果」。

「因果」是針對於個人,誰種因,誰的果,與他人無關;「承負」包含「因果」,但更進一步認為:個人的善惡行為,不但影響個人,而且影響家庭、社會乃至宇宙的和諧。比如說前輩行善,後人得福;今人行惡,後輩受禍。因為有「承負」,所以今世有的人一貫行善,但卻經常得禍;有的人一直行惡,但卻經常得福。道教認為,這是由於「承負」使人蒙受的。

即本人如果造惡,子孫就會得禍;本人如果行善,子孫就會得福。同樣,本人的命運是在為祖先承擔後果,祖先如果造惡,本人就會得禍;祖先如果行善,本人就會得福。就如同祖輩積財,後輩享受,祖輩欠債,後輩還錢一樣。即「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之理也。

無為的思想,源於《道德經》:「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因此道教以「無為」作為得道意、得天心、致太平的根本。《淮南子?原道》說:「所謂無為者,不先物為也;所謂無不為者,因物之所為」。魏晉以後,

「無為」逐漸成了道教社會觀的基礎。河上公在《老子注》中說:「法道無為,治身則有益精神,治國則有益萬民」。所謂「治身」的「無為」,應當「無為事主,無為事師,寂若無人,至於無為,」這樣才能全身、去危、離咎。所謂「治國」的「無為」,應當按自然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來治理天下,這樣才能使黎民百姓得益。

怎樣才能做到「無為」呢?《雲笈七籤》指出:「欲求無為,先當避害。何者?遠嫌疑、遠小人、遠苟得、遠行止;慎口食、慎舌利、慎處鬧、慎力斗。常思過失,改而從善。又能通天文、通地理、通人事、通鬼神、通時機、通術數。是則與聖齊功,與天同德矣」。

可見道教的「無為」,並非消極避世,而是應該努力學習,積極進取,通曉自然和社會,善於處理人際關係。所以說「無為」並非無所作為,什麼事情都不做,而是應該按「道」行事,處世立命必須摒棄妄自作為,遠禍慎行,追求樸素節儉、清靜寡慾的境界。

佛教

佛教講因果,所以佛說:「諸法因緣生,緣謝法還滅。」一切存在著的事物叫諸法。因果可以互轉,每個人百劫千生做業力的奴隸,為業力所轉,在這裡業力就是因,這個因雖然不好,可是我們若用善緣來改變這不好的因,起佛緣,還是可以結佛果,這就是學佛弟子,當用願力法來對治業力法,業力是因,願力是緣,用願力來改變業力(就是使自己要從業力的逼迫中徹底解脫出來的意願)。

為什麼我們說百劫千生的業力也可以開出智慧的花朵?為什麼放下屠刀可以立地成佛?為什麼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呢?這都是用願力來改變業力,使不好的因也可以開出奇花結出碩果來! 反過來也可以說願力是因(種菩提種子,得佛果),業力是緣(煩惱心生智慧果)。

所以說因緣也可以互轉,要看在什麼情況下說,亦要看在什麼因緣下說,如果惡是因,善是緣,以善止惡可以得善果;如果善是因,惡是緣,以惡去善,則得惡果。

儒教

儒教是講「忠恕」的,天主教和耶穌教他們是講「愛」,他們就「博愛」。這個「博」字也是個豎心旁,這個「愛」字也有個心,在那個愛的中間,在心裡頭。道教是講「感應」,它雖然說「清凈、無為」,要修自然之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道德經》上說的。那麼實際上呢,它的教義就是「感應」兩個字。佛教呢,是「慈悲」。儒、釋、道這三教,都是沒離開這個「心」;若離開這個「心」,就沒有教了。

所以儒教是講「忠恕」,忠是忠以持己,恕是恕以待人。持己,是我做什麼事情,對人要有忠心,要盡我的忠心,這是培植自己品德的一個基本條件。恕以待人,恕是原諒其它的人,其它人有什麼錯處,要有原諒、寬恕其它人的這種思想。那麼你能忠以持己,你的人格就清高了;你能恕以待人,你對人就有利人的思想,對人都不苛求,對誰也不苛求。這是儒教的,它沒有離開這個「心」,你看「忠恕」兩個字,底下都是「心」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衫小紳士 的精彩文章:

佛說:慾望如同烏鴉嘴裡的一塊碎肉,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念佛無用
「三世因果」:貧窮者從慳貪中來!

TAG:青衫小紳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