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兩會話民生|「互聯網+醫療」獲得感增強了

兩會話民生|「互聯網+醫療」獲得感增強了

兩會話民生|「互聯網+醫療」獲得感增強了

兩會回顧——

健康智能管理 搭建制度框架

「做大做強新興產業集群,實施大數據發展行動,加強新一代人工智慧研發應用,在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多領域推進『互聯網+』。發展智能產業,拓展智能生活。運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這是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要求。

在2018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生物晶元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程京,在北京代表團小組發言時,介紹了其團隊自主研發的「目診儀」。該儀器通過拍攝眼睛白睛區域,提取白睛圖像的病理形態特徵,進行後台大數據分析,就能辨識體質傾向、中醫證候。同時,程京團隊研發了一款基於微流控晶元技術的微量血液生化分析儀,可快速對血液中的血糖、甘油三酯、膽固醇等五大指標進行檢測。而這兩款儀器的數據信息均可直接傳輸到家庭醫生的手機上,幫助完成社區居民的健康管理。目前,這兩款設備已在重慶市兩江新區的社區糖尿病健康管理公益項目中使用,完成超過10萬名居民的糖尿病篩查,兩江新區還建成了國內首個以社區為基礎的健康人群糖尿病風險樣本資料庫。

回首過去一年,「互聯網+護理」、人工智慧輔助診斷系統、5G網路等新鮮熱詞層出不窮。隨著「互聯網+」在醫療衛生和健康領域的應用不斷深入,公眾享受到更便捷、更高品質的醫療衛生服務,體驗到更精準、更智能的健康及慢病管理。在這些「百姓獲得感」的背後,相關體系制度建設在日臻完善。

在國家層面,自2018年4月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於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後,國家衛生健康委相繼出台《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互聯網醫院管理辦法》《遠程醫療服務管理規範》等配套文件,會同相關部委制訂區域中心醫院診療設備配置工程、推進遠程醫療專網建設專項方案,為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提供製度支撐。同時,健康醫療大數據試點也在加快建設。2018年7月3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批複同意支持寧夏回族自治區建設「互聯網+醫療健康」示範省(區),加快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及產業園建設試點,支持在發展政策、監管模式、標準規範等方面進行創新示範。

兩會話民生|「互聯網+醫療」獲得感增強了

民生視角——

數據多跑步 百姓少跑路

這幾天,中日友好醫院遠程醫療中心主任兼國家衛生健康委遠程醫療管理與培訓中心主任盧清君正忙著院內的5G網路設施鋪設工作。「中日友好醫院是國家發改委批複的中國移動5G規模組網建設及應用示範工程試點醫院之一,是國內首批實現5G網路覆蓋的醫院,主要研發5G遠程醫療、5G應急救援、5G智慧醫院等場景的創新技術和應用示範,暫不對公眾開放。」盧清君說,「5G網路具有數據高速實時傳遞、鏈接通道多等一系列新特點,就好比把山間土路升級為高速公路,不僅是提速度,在就醫習慣、診療模式、醫學科研等很多方面都將帶來令人驚喜的變革。」

據悉,國家遠程醫療與互聯網醫學中心暨國家衛生健康委遠程醫療管理與培訓中心依託於中日友好醫院設立,今年又啟動了國家衛生健康委基層遠程醫療發展指導中心建設,目前已連接3000餘家二級以上醫院,整合了高級職稱專家超過6000餘人,遠程會診業務涉及60餘個專科專病領域。

「遠程會診不僅能讓患者少跑路,更能有效減少誤診。」盧清君講述了兩個真實的病例。某患者在當地被診斷為胰頭癌,申請遠程會診,專家會診後診斷患者只是有炎症,遂指導當地醫院改為抗感染治療,避免了錯誤開展手術;一位3歲患兒因發燒就診,治療後出現呼吸暫停,當地醫院認為孩子已經臨床死亡,緊急遠程會診,專家發現只是藥物配伍不當導致了呼吸抑制,當即指導當地醫生更換治療方案,孩子「起死回生」。

「互聯網+」在護理領域的應用也在推進。一些「網約護士」App已經上線應用,記者在某平台上看到,熱門服務打針每次139元、靜脈點滴每次268元;中風康復護理、糖尿病足護理、帕金森病護理、老年痴呆護理、癌症護理等服務時間55分鐘~90分鐘不等,價格在298元~596元之間。「這對於行動不便的人來說確實是好事,就是太貴。」北京市退休工人張阿姨對記者說。

針對「網約護士」,國家正探索建立管理規範。在近日召開的國家衛生健康委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相關負責人表示,「互聯網+護理服務」將在6個試點地區推進,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互聯網+護理服務」的管理制度、服務模式、服務規範以及運行機制等。

委員點評——

向基層和貧困地區發力

全國政協委員、中日友好醫院副院長姚樹坤特別關注基層醫生的培訓教育問題。「基層缺少高水平的醫師隊伍,通過互聯網進行專業培訓,不僅要傳播知識,更重要的是針對具體病例進行講解,實實在在地提高基層的常見病、多發病診治能力及急危重症救治能力。」

目前,國家遠程醫療與互聯網醫學中心已建立10個專科醫聯體和12個專病專家委員會,每年開展遠程培訓106次、教學查房和病例討論15場、手術示教10餘次,開辦專項診療技術培訓班150餘場。呼吸科院士大查房示範直播時,有近1.2萬人次專科醫師收看。

姚樹坤說,下一步要更充分地發揮「互聯網+醫療健康」在扶貧攻堅中的作用,讓高水平的醫療服務和培訓更快捷地到達貧困地區。目前,中日友好醫院已與其對口支援的安徽省金寨縣、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八廓街道等地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通了遠程會診,籌集各方資源免除了患者負擔。

此外,中日友好醫院依託國家遠程醫療與互聯網醫學中心,創建了互聯網醫學技術創新中心。創新中心專註於互聯網暨人工智慧等信息技術臨床轉化前期研究,為企業提供臨床測試平台,為醫師提供創新研究平台,鼓勵開發更多技術向臨床應用轉化,引領互聯網與醫學深度融合。

數說

自2015年以來,國家遠程醫療與互聯網醫學中心年平均疑難病遠程會診量超過5000例次,累計為基層患者節約就醫成本超過7000萬元。該中心通過實施主責醫師團隊制度,擇期會診預約周期從7天縮短到2天,急危重症會診即時響應、在2個小時~4小時內完成,應急救援可在30分鐘內建立遠程協同信息通道。此外,依託該中心開展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精準醫學研究專項「精準醫療集成應用示範體系建設」,目前已覆蓋200家示範醫院和800家推廣醫院。

文/健康報記者 王瀟雨

編輯/管仲瑤

原創聲明:以上為《健康報》原創作品,如若轉載須獲得本報授權。

點擊下方圖標,您的贊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報 的精彩文章:

我國嬰兒母乳餵養率僅為29.2%,背後原因是廣告
應對假期綜合征,三招幫你活力回神

TAG:健康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