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航嘉GX800i機箱評測:據說它簡約但並不簡單

航嘉GX800i機箱評測:據說它簡約但並不簡單

在航嘉一眾高端遊戲機箱中航嘉MVP Awaken 覺醒【點擊查看】和今天要評測的GX800i機箱有著異曲同工之處。都在為遊戲玩家打造良好的兼容性和簡約的設計,不過,航嘉GX800i機箱簡約的設計背後卻不簡單。

多數玩家眼中機箱的設計基本都大同小異,其實機箱的每一個設計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為了方便大家,我們先把航嘉GX800i機箱結論放在這裡,方便你們對這款機箱作出直觀的判斷。

1、RGB流光溢彩燈效;支持主板RGB同步特效。機箱內部硬體必不在少數,在大行其道的RGB燈效下,燈光閃爍的雜亂無章遠不如統一RGB燈效更博人眼球。

2、隱藏走線,小白用戶也能駕輕就熟。不少機箱都具備了隱藏走線的設計,不過像航嘉GX800i機箱走線設計這麼清晰明了的並不多見,即便是小白用戶再走線上也能駕馭自如。

3、六個SSD硬碟安裝位,硬碟再也不怕沒地放。現在但凡一個能稱得上大作的高特效單機遊戲也需要在好幾十個G以上,入手一兩個大容量硬碟不如入手多個硬碟更划算,設計了六個硬碟位和獨立硬碟倉在容量上絕對能滿足大部分玩家的需求。

如果你對這款機箱有興趣還可以往下看,筆者在攢機的時候發現了航嘉這款GX800i機箱很多有意思的地方,一起來看看。

航嘉GX800i機箱長什麼樣子?

機箱全側透鋼化玻璃設計

機箱的設計還是走了航嘉的簡約風格,前面板並沒有採用透視,但是預留了出風口和若隱若現的白色投光燈帶,方便用戶安裝前置RGB散熱風扇。

航嘉logo在機箱正面的左下角

航嘉logo在機箱正面的左下角,機箱內部是標準的ATX結構,能兼容ATX主板及以下類型主板。

標準ATX機箱內部容量

機箱的I/O區設置在頂前部,這裡設計了電源鍵、RGB燈效同步鍵、3.5毫米音頻介面、2個USB 2.0介面和1個USB 3.0介面,對於遊戲玩家來說還是很實用的。

頂部磁吸式防塵網

機箱在頂部和底部都設置了防塵網,內部硬體運行時可以有效避免灰塵的侵襲,確保整機在提供高效散熱的同時無需經常清灰。

背部孔位布局

機箱背部設計有12厘米風扇位和7條PCI拓展位,可以說是ATX機箱的標配,也可以滿足遊戲玩家的硬體擴展需求。

如果你是小白玩家可以選擇航嘉GX800i MVP K850的機電組合,MVP K850電源連接主要硬體的線材都達到了50厘米,航嘉GX800i都設計單獨的CPU走線孔和跳線孔,裝機時更容易上手。

裝機效果圖

背部走線效果

主流的電源下置設計安裝很方便,為走線和扎線優化的背板使得背線可以有更好的效果,從背部走線能看到CPU供電有著獨立的走線孔方便玩家在安裝主板之後完成跳線,總體的裝機還是很便捷的。

機箱最高支持300mm長度的strix 2080顯卡

在航嘉GX800i機箱內能裝進了一張ROG strix 2080顯卡,標準的ATX機箱能裝下315mm顯卡兼容長度囊括了市面上幾乎所有顯卡。165mm的限制高度同樣兼容了市售多數CPU風冷散熱器。

前置面預留了三把風扇的位置

前置面板預留了三個風扇位置,喜歡DIY的玩家也可以將冷排固定在前置面板改造成一體水冷散熱。

評測總結:航嘉GX800i機箱採用時尚簡約的設計風格,側板的透明設計方便玩家打造光效主機,前面板的透光燈條也給簡約風格加上一點點綴。內部的開放式空間也為大尺寸硬體提供了很好的兼容性,機箱在細節方面的表現也為玩家安裝和升級硬體提供了便利,適合追求時尚光效的遊戲玩家選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ZOL科技早報 的精彩文章:

GTX 1660 Ti首測:聽說一個月前有人叫自己甜點?
大道至簡 如7而至 AMD RADEON VII首測

TAG:ZOL科技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