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太后與大臣私通,為愛不惜廢掉孫子把江山相贈,結果卻慘遭拋棄

此太后與大臣私通,為愛不惜廢掉孫子把江山相贈,結果卻慘遭拋棄

(說歷史的女人——第664期)在中國古代史上,有這麼一個朝代,叫前涼。在五代十六國時期,絕對算是北方的一個實力派。不過前涼的情況就跟十六國這個大背景一樣亂,文章標題中所說的「此太后與大臣私通,為愛不惜廢掉孫子把江山相贈,結果卻慘遭拋棄」不過是最亂的一個代表而已。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決定前涼從盛到衰的一個轉折點:最亂的代表人物馬太后和她私通的大臣。

此太后沒有名字,史稱其為馬氏。老公是前涼世祖張駿。張駿繼承涼州老大的時候,涼州在歷經張軌、張茂兩位梟雄的發展下,已經十分強大,並且割據一方,逐漸成為一個獨立政權。正是有這樣的硬體基礎,所以張駿接手後,表面上就稱假涼王,實際跟一方皇帝沒什麼區別,該安排繼承人就安排繼承人,該封官就封官,該擴張就擴張,什麼都不耽誤。

不過張駿雖然才幹出眾,在位22年中,勵精圖治,把前涼的版圖又擴大了很多,比如奪取河南,隴西全境。但是張駿的壽命卻不給力,僅僅活了40歲就去世了。

張駿一共有三個兒子,分別為長子張祚、次子張重華、小兒子張天錫。這三個兒子都很優秀,但張駿最終選擇了16歲的次子張重華做了繼承人。原因其實很簡單,張祚雖然是長子,但卻是妾劉氏所生。而張重華則不同,其母馬氏雖然也是側室,但人家卻是張駿最寵愛的女人。

張重華繼位之後,繼承和進一步發揚老爹張駿的許多好政策,前涼政權也在穩步向更好的方向發展。其母馬氏因子顯貴,被尊為太后,史稱前涼馬太后。

馬太后能得前涼世祖張駿的獨寵,主要有三點原因:其一是其本身姿色出眾;其二是懂風情,熟諳討男人歡心之道。其三是生了一個傑出的兒子張重華,史載張重華性格寬厚,儀容俊美,性格堅毅,但是很少說廢話,深得張駿的喜愛。

在此三點基礎之上,馬太后獲寵自然再正常不過。不過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前夫張駿去世後,馬太后又暴露出了自己的另一個特點,說難聽點叫水性楊花,說好聽點叫不受倫理之道。

馬太后先後與兩位大臣私通:第一位大臣是張祚。天哪?這不是張駿的長子、張重華的哥哥嗎?不必驚訝,確實是此人,但他也是前涼的大臣。張祚這個人可以從兩方面來說:一方面是此人「威武」「博學」,辦理政務的能力很強,也就是說他是一個很傑出的人才;但另一方面他為人奸詐、野心勃勃、好色、甚至荒淫無度到沒有倫理底線,此外在自己沒成為繼承人一事上也心懷不滿。

張重華繼位後,張祚被封為長寧侯。但張祚並不滿足於此,他在不斷尋找機會,這時候,他發現了一個突破口。這個突破口就是張重華那年輕的母親馬太后。因張駿早逝,馬太后年紀輕輕,獨居後宮,難免寂寞。張祚則藉機大獻殷勤,在張祚的百般挑逗和追求之下,馬太后竟然不顧廉恥,和張祚私通,行苟且之事。

馬太后身為太后,罔顧廉恥,讓身為前涼國君的兒子張重華臉面掃地,一方面他對此事羞愧不堪,但另一方面卻無法處理,一個是生母,一個是同父異母的哥哥,這讓張重華深陷「清官難斷家務事」的無解糾纏中。

雖然《晉書》載其:「重華資忠踵武。」但也終究扛不住輿論壓力,尤其是在26歲左右生了一場大病後,張重華感到來日無多,遂立自己年僅10歲的兒子張曜靈為世子。不久,張重華病逝,小張曜靈繼承了前涼王位。但是這個可憐的孩子,在失去父親後,立即就成了任人宰割的「魚肉」。

史書沒有記載張曜靈的母親情況,看來這個少主其母沒什麼特點,也沒什麼手腕,跟兒子一樣,都是任人宰割的「魚肉」。如果說,張曜靈還有依靠的話,應該有兩個:

第一個是張重華臨終前任命的顧命大臣謝艾,這個謝艾很不簡單,雖然是儒生出身,但是卻通軍略,後來更是成為文武兼備能征善戰的一代儒將,在張重華時期立下了很大的功勞,深得張重華的器重,因此,張重華臨終親筆任命,讓謝艾前涼內外軍事,輔佐少主。

可是很遺憾,張重華這個任命書根本沒機會公布,就被張祚等人給偷偷藏起來,等張重華去世,張曜靈繼位後,朝中大臣就謊稱先王遺命,讓張祚負責內外軍務。結果,顧命大臣,由謝艾變成了張祚,這哪裡還有少主張曜靈的活路呢?

第二個:看來顧明大臣謝艾是沒戲了,那麼這個可憐的少主還有一個依靠,那就是親奶奶馬太后。可是原本血濃於水的親情,本該有牢不可破的力量,馬太后本該利用一切資源和手段維護和保住孫子的江山才對,可是事與願違。

在馬太后這裡,有著親情的親孫子,竟然抵不過張祚的幾句枕邊情話。在張祚的耳鬢廝磨卿卿我我之下,馬太后架不住愛情的炮火,為了愛情竟然不惜廢掉孫子把江山相贈。公元353年12月底,張曜靈被以親奶奶馬太后的名義廢掉,接著在公元354年初,張祚繼位,但張祚已經不滿足做表面上的前涼新王,而是直接撕開這層紗,稱帝。

既然馬太后為了山盟海誓的愛情,廢掉自己的親孫子,把江山相贈,張祚應該對她更加寵愛才是,至少給予比較人性化的回報才對吧,可是事實截然相反,等著馬太后的命運是被慘遭拋棄。那麼馬太后接著會怎麼做呢?

馬太后並沒有因被張祚拋棄而吸取教訓,收斂行為,反而又私通了第二個大臣,叫張邕。張邕是前涼時期的一位將領。

而與此同時,張祚稱帝後,幾乎成了三國時期進入洛陽的董卓,殘暴無道,荒淫無度,連張重華的嬪妃、公主都不放過。國人只要談起張祚,就紛紛背誦《詩·墉風·牆有茨》:「牆有茨不可埽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藉此暗指張祚淫亂皇宮的醜行。

張祚如此自作死,帝位豈能長久?果不其然,稱帝不到一家,其行為已經引發朝野不滿,再加上張祚的帝王之位本身就來路不正,導致各地早已心懷不滿的刺史將領們都紛紛起兵討伐張祚。張祚在接連兵敗的情況下,原來忠於他的人看到張祚已經徹底失去人心,於是紛紛都做了鳥獸散。

張祚的部將張濤等叛投馬太后,並且建議馬太后廢掉張祚,立張重華的另一個兒子張玄靚為前涼的國君。馬太后正苦被張祚拋棄,無處報復呢。於是立馬就痛快答應了這個條件,並且下令宋混兄弟直接殺掉張祚。張祚死,張玄靚立。對於馬太后而言,倒是報了仇。

但是對於前涼而言,張玄靚同樣是個小孩子,再加上馬太后本人除了賣弄風情外,並無武則天那樣的政治手段,所以看似朝權重新回到他手裡,但她根本沒有駕馭和掌控的能力。前涼的朝局不過是在進一步混亂中,向滅亡走去。此是後話,另文再述。

總的來說,雖然搬出那句紅顏禍水顯得過於粗暴,但是單單對於前涼的情況而言,前涼的衰敗和滅亡,確實跟馬太后脫不了關係,甚至可以說馬太后禍國也不為過。(文/文史大都督)

參考史料:《晉書》。

註:本文由說歷史的女人(戰爭研究所)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戲說歷史的女人 的精彩文章:

她12歲嫁給一位43歲的梟雄 生下3個戰神 成清朝開國柱石
李建成李元吉的死責任全在李世民?看罷2個案例 方覺李世民挺冤

TAG:戲說歷史的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