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誠意乾貨!藝考的學生都可以看看這篇

誠意乾貨!藝考的學生都可以看看這篇

每年一度的影視類藝考即將結束。有些考生成功勝出,興緻勃勃回學校繼續文化課的衝刺備考,而有些考生,卻由於各種原因未能在這場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等待他們的,是許多複雜的抉擇。在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上,我們採訪了一位藝考方面的權威專家,不妨聽他來聊聊影視藝考的那些事。

他是80後作家、電影導演、畫家。他的文學代表作《穿起皇帝的新裝》於2013年出版發行,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陳山教授鼎力推薦。

他獨立編劇、導演並擔任攝影指導的電影長片《獵人之旅》2018年在北京798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UCCA)首映,中國電影資料館沙丹老師(@奇愛博士)、今日美術館館長高鵬、獨立策展人夏彥國出席映後交流。

他的大型繪畫系列《電影史》在藝術圈、電影圈、影迷圈有著良好的口碑。

藝術創作之外,他還有一個身份,就是資深繪畫與電影教師。十幾年的一線美術與影視藝考教學,多次培養出中央美術學院、北京電影學院、中央戲劇學院、中國傳媒大學的狀元、榜眼及前十名

他曾受邀在多個國內知名影視培訓機構擔任特聘教學顧問。教學方向與國內A類頂尖院校保持高度一致,教學紮實、視野開闊且富於開創性,非常善於發掘不同學生的特點及優勢,是行業內中青年實力派名師的代表。

他就是李宗衡老師。

★2019年的藝考快結束了,現在是不是有種激烈交火剛結束的感覺?

經歷多了,就習慣了,跟我們當年考學一樣,都是你死我活,幾家歡樂幾家愁。

★與往年藝考相比,今年的競爭強度變大還是變小了?

從數量上來說是變「大」了,因為很多學校忽然被取消了獨立設置招生考試的資格(承認各省統考成績),所以校考類院校的考生人數有所增加。比如,2019年北京電影學院各專業報考人數都同比增長了40%—50%,其中攝影系同比增長57.56%,導演系同比增長17.53%,美術學院同比增長了150.06%,而美術學院的新媒體藝術專業由於前一年被很多考生和機構傳言為「冷門專業」,今年報考人數竟同比增長了284.36%。

雖然數字看起來挺嚇人的,但從專業競爭強度上看,變化並沒有這麼劇烈,正如北京電影學院、中央美術學院的很多老師們時常抱怨的那樣,考生的專業能力並沒有比往年更高,甚至還有所下降。目前的情況是,行的依舊行,臨時抱佛腳、背套路、押題套模板的愈發沒有入圍的可能。

看能力、看人品作風、看心智、看情商,篩掉那些準備不足、亂準備的投機應試者。就以北京電影學院美術學院的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專業的繪畫考題為例,考場上寫生一輛倒放的自行車,車上披著一條粉圍巾,據說當場嚇跑好多毫無準備或者準備成其他內容等著押題的考生,好多培訓機構捶胸頓足後悔莫及。專業學過繪畫的人都知道,訓練得系統,能力練到位,畫什麼內容根本不算問題。這就是真實能力的考驗。攝影和編導類的考試也同理。

★我聽說有考官曾在考場上說過,別來套我,你們會那點兒東西別想套住我。是不是考官很反感這種感覺?近年來,考察考生真實的綜合能力的指向更加明確了吧?

對,一點沒錯。一場一場篩,篩掉的就是這種思路的考生,最後入圍的都是綜合能力比較好、比較實在、有自己想法的考生。

★聽說中國傳媒大學的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專業的複試中增加了面試環節?

是的。你看,現在各大學校官方公眾號都已經把專業考試做得非常透明了,甚至考什麼內容都直接告訴你,比如你說的中傳,1月底就公布戲劇影視美術設計2月中旬的複試素描考半身帶手寫生了,但是能不能畫好還是看你的前期訓練與積累,你沒那個真實能力,告訴你考題你也畫不過別人。美術類增加面試的考試,在一定程度上要求考生不光在手頭業務上有充分能力,還要有很好的文化素養、審美能力和情商素質。

在如此透明、直接性的信息時代,推行能力性考核的今天,什麼「多少天讓你考上名校」「百靈百驗套路模板」這類病毒傳銷恐怕沒人再信了。關於考試方向、所考內容,我經常提醒我的學生們就看院校官方發布,在考前千萬不可道聽途說亂了陣腳。其實這種明辨是非的定力和自信,不也是「綜合能力」的一部分嗎?

★是的。說到「綜合能力」,我一直好奇的是,作為知名當代藝術家,您廣泛涉獵文學、繪畫、電影等各大領域,並且頗有建樹,您是怎麼理解這種多元化的創作活動?在這些年的創作過程中,您對藝術的理解有什麼樣的變化?

有人說,「你是一個『斜杠』藝術家」,「你怎麼有那麼多時間創作各種作品?」這是我經常被人聊起的話題。我覺得這跟我們這代人所受的教育有關係。整個80後這代人,成長於典型的後現代社會,信息爆炸,社會轉型,全球資訊和觀念泄洪一般紛繁湧來。

同時期活躍於世界範圍內藝術家、文化人很多都是「斜杠」人物,如德國的約瑟夫·博伊斯、安塞姆·基弗,美國的辛迪·舍曼、朱利安·施納貝爾、馬修·巴尼,中國的蔡國強、徐冰等,都同時創作著不同門類作品的優秀藝術家。

馬修·巴尼《懸絲》

蔡國強《天梯》

前一段我才了解到著名的戲劇大師斯特林堡還是個傑出的油畫家,收藏於法國奧賽美術館的調色刀風景畫我非常喜歡。古代大師難道不也是一樣嗎?米開朗基羅就寫得一首好詩,達芬奇的多才多藝就不用再說了,中國古人詩書畫印一體的觀念延續了多個朝代。

斯特林堡油畫《海和懸崖》,1894,藏於法國巴黎奧賽美術館

在我們學習的階段,很多有心的學生除了專項的研究一門自己的技藝和專業以外,往往都會涉獵其他門類的研究與創作。從我個人的角度來看,繪畫、電影、寫作、影像裝置藝術的「交織創作」最大限度擴展了我的表達維度,雖然看起來是截然不同的創作媒介,但其實萬變不離其宗,都是同一個審美取向和關注點的表達,門類之間的碰撞經常會為彼此帶來新鮮的思考角度,這是很棒的一個事情。要說這些年的變化,我覺得可能是我把這幾個創作門類的屬性看得越來越清晰,也使得我的創作更加純粹的發揮各自的優勢屬性,更好的傳達我所關注的主題。

李老師的電影在北京798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UCCA)的首映交流會,與中國電影資料館沙丹老師、今日美術館館長高鵬等大咖暢談電影與藝術

李老師的繪畫系列《電影史》展廳

★那麼創作之餘,您為何選擇長期投身於藝考教學?這些年來最深刻的經驗或感受是什麼?

回顧這十幾年的教學與創作,「最深刻的經驗和感受」就是我在《穿起皇帝的新裝》里寫過一句話:生命的軌跡,有時,真的就像是一個詭計。中國式藝考是非常有國家特色的事物,恐怕世界範圍內絕無僅有,大家對其褒貶不一。

進入藝考教學是很多在校生和畢業生為了賺錢糊口的臨時選擇,就像中央美院喻紅老師說的那樣,在國外要想維持藝術創作的開銷,年輕人往往會選擇洗盤子、干農活,但是國內的畢業生會去培訓班做代課老師,或者自己開畫室。因為國內學生有著明確的高考、考研的升學剛需,所以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專業藝考機構紛紛林立。

我在讀油畫專業本科的時候就開始接受許多機構的邀請開始了教學實踐,2008年畢業之際,北京藝品堂畫室的張伯倫老師跟我聊起教學的事情,當時我除了繼續搞繪畫、文學和電影的創作以外,並沒有其他的明確打算,便加入到美術教學的工作當中。現在回想,當時決定進入藝考教學,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一個其他全職工作所沒有的優點——就是每年在學生專業課考試後,我會有長達4個月的空閑時間,這給我的藝術創作帶來了寬鬆的空間。

再後來,我的電影創作、電影評論與電影研究觀念被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到,許多專攻北京電影學院、中央戲劇學院、中國傳媒大學的編導、攝影、美術專業的培訓機構紛紛邀請我擔任專項課程的教學和顧問工作,在此期間,教學取得了不少好成績,也逐漸形成了自己影視類教學的系統與風格。而這些工作帶來的始料未及的收穫,還包括在為學生們分析經典電影、經典文學、經典藝術過程中,我對這些作品有了更深入細緻的研究。

這十幾年的教學中,從85後、90後的學生一直教到如今的00後,我清晰地看到每一個年齡代際間的變化與差異,這些十七八歲的年輕人總讓我不時回想起少年時來北京求學的情景,想起我的各位老師、同學、摯友。學生們對藝術與知識的渴望與熱情也總是深深打動我,在他們身上我總能看到青春的力量和時光之美,還有薪火相傳的美好。

李老師帶學生們風景寫生

李老師的影視類教學課

李老師指導學生們實拍練習

李老師在畢加索大展上為學生講解作品

★您目前的教學團隊主攻攝影、導演、戲劇影視美術、動畫、廣告導演等領域,能具體談談這幾大領域的在藝考中的發展趨勢嗎?

2018年年底,中國文聯主管的中國藝術報採訪了我類似的問題。是這樣,由於全新的藝考招生制度,全國大多數院校都逐漸承認各省統考成績,不再單獨設立專業考試,僅存的40多所A類頂尖級專業院校保留之前的校考傳統,文化課成績逐漸有增加的趨勢,同時,還有之前提到的部分專業增加考查科目。

政策的優劣在此不做評價,只想提醒同學們,在未來,藝術類考試的普適性教育和精英性教育將分得越來越開,道路走向越來越清晰——想上個大學拿個學歷走捷徑的同學會集中在各省進行亞專業的普適性教育(即省統考),而想考入正規一流的精專類院校(如北電、中戲、中傳、各大美院等)的同學必須在考前接受最正規系統訓練,因為這40多所校考院校對招收真才實學的學生有著很大決心。

這些一流院校的學生在入學後也會接受其他統考招生院校所不具備的精專訓練,教育平台處於上游優勢地位,因此這些學生的受教育經歷的實際價值將十分顯著,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會有極強的起步優勢。招生政策一般化和專業化的明確細分,也為真正想在專業領域有所成就的學生提供了明確的學習方向。好的會越來越好,一般化的會越來越一般,各取所需,各盡其力。

具體到專業,如攝影專業,各院校雖各有側重,但整體都是傾向於招到具有良好的審美素養和視覺能力的學生,如果能在考前有自己的藝術作品就更好了(比如許多院校要求學生準備作品集),所以有繪畫專業基礎的學生更具競爭優勢,特別是在後幾試上。

再比如導演專業的招生,要求考生們對生活的觀察力要很強,不僅具備文化藝術的感知素養和對待事物的敏銳判斷力(比如情商考核、即興評述),並且具備非常好的與人溝通合作的能力。美術、動畫、設計類方向,要求考生具備紮實的繪畫基礎的同時,要對生活和社會環境有敏銳的觀察和總結能力,對藝術史、當下文化藝術走向要有一定的認知,各類應試模板會給學生訓練,但光靠傻畫畫、傻背模板是肯定不行的,手頭技術、眼界認識及真實實力都同等關鍵。之所以許多考生和機構覺得校考類的學校出題怪、偏(世界時政、微博熱搜、時尚話題、諾貝爾文學獎等),就是因為他們完全沒有這方面的系統訓練。

★以電影學習為例,藝考生應該如何建立正確有效的學習方法?如何將電影知識的積累運用到藝考的應試當中?

首先需要再次強調,包括各省統考在內,影視類藝考越來越重視學生的文化水平、常識能力、藝術審美認知能力以及對時事的持續關注度。那麼,多看好書、多研究經典影片和藝術作品便是必不可少的準備。同時,長時間、持續性、系統性的社會、文化、藝術常識積累和學習是必須的,而且不能間斷。

目前大多數機構,我發現在文化藝術常識的訓練上都有臨時抱佛腳的傾向,臨考一兩個月開始讓學生突擊文常內容十分常見,這是根本不行的。甚至有機構承諾學生一個月學會藝考套路,結果大面積的成為炮灰。這是太不負責任的行為了。所以在這個過程中,什麼樣的教師主抓監督和指導變得至關重要,光會監督死記硬背的肯定不行的,許多東西必須引導學生充分理解,才能起到真正的記憶要求,才能滿足影視類專業考試的要求。

在文常和藝術審美這一塊上,選擇導師至關重要。這其實也是大多數藝考機構目前的硬傷——師資上來路不明的老師,教學系統上太多道聽途說的「理論」、無效套路和速成詐騙觀。「有效的學習」一定得是建立在正確的引導下,否則,與專業院校的審美要求南轅北轍,肯定白忙一場。我覺得相對於美術藝考,影視藝考還處在不太系統正規的階段,專業完善的教學機構尚未出現,這也正是我們要全力打造自己的教學系統的真正目標所在。慧眼識珠,找對導師,是「有效學習」的第一步。

有了正確的文藝認知基礎,結合足夠數量的正確的影片分析、文藝賞析課程,才能一步步形成自己的知識儲備和知識框架,再經過綜合性的表演、體能訓練,才能夠進一步把自己的表達能力、交流能力穩步提高。之所以影視類藝考中都有「面試」考試,是因為從事影視戲劇相關的工作是直接與人打交道的工作,因此需要具備良好的表達溝通能力,而表達和溝通的基礎,是肚子里的高質量乾貨和縝密實在的思維。只有綜合了這些,表達的順暢和優秀的颱風才能水到渠成。反過來,單純訓練所謂「面試能力」和「范兒」便純屬空談。

★藝考生最關心的擇校問題,您有什麼樣的建議?還有就是文化課分數要求是怎樣的?

我在很多次的講座中提到,北電、中戲、中傳這類的頂尖級院校在這些年的招生工作中表現出了強烈的吸納優質生源的願望,他們是目前各種藝術類招生考試中比較少的仍真正在乎考生真實能力的特例,那麼,真誠、質樸是最重要的考生素質。當然,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我覺得投身到這種實力型教學之中是有意義的。

那麼,如果你覺得你是具備這樣素質和心氣的學生,你也願意將這類專業當成終身事業去不懈追求,我覺得這類院校很適合你。之所以我總說「誠心」,是因為,眼神是撒不了謊的。在我曾經教過的優秀學生中,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都是具備優良學習素質和能力的學生,他們對藝術有著赤誠之心,他們自律,他們用心感受和研究經典文本,絕不相信臨時抱佛腳式的投機學習,認認真真完成老師交給的學習任務。這與普遍的應試考生對待藝考的態度是截然相反的,而這正是頂尖院校的考官們想要看到的考生。

所以,我建議大家,在擇校上,要認清自己的能力以及意願,合理安排學習計劃,想考一流院校的考生要儘早確定方向、制定學習計劃,從一而終投入正規訓練,方可在最終魚龍混雜的藝考競爭中脫穎而出。

對於文化課分數要求,各專業各省份都有明確細分,像北京電影學院,每年的招生簡章中都在各專業後面有明確的文化課成績標準,大家根據各省情況對號入座。說到分數想起一個有趣的事,就是去年考入導演系的一個內蒙同學,跟我說他在省內一模的時候只考了280多分,但是在最後的高考中衝到了500分,另外他說雖然他們班最終錄取的最低分數才400上下,但大多數同學都是500多分。

所以這個例子說明了兩個事實:1.不要低估自己學習文化課的能力,特別是你在專業上取得了絕佳的成績;2.不要忽視文化課的學習,強中自有強中手,每一年的情況都不相同,總要按照最高的要求(做最壞的打算)去準備。另外想提醒大家的是,像北電、央美這樣的頂級專業院校是十分重視專業課水平的,基本上都是「文過專排」,就是在文化課最低分數線通過之後,最終錄取名次只按專業課成績排名。所以大家一定要提前做好專業課的備考工作,每屆都有一大批學生虎視眈眈鉚著勁兒做專項訓練,復讀幾年專攻某個院校某個專業的學生大有人在,切不可看輕專業課的備考工作。

★坊間已經流傳很久,說李老師的影視教學團隊師資力量非常雄厚,能否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您覺得您的團隊最大的優勢是什麼?

多年各地的教學實踐,讓我看清什麼是考生真正需要的教師團隊和師生配比。北京藝品堂影視類教學部2018年完成師資重組,負責一線教學的全部專家級教師均由北京電影學院、中央戲劇學院、中國傳媒大學、中國戲曲學院、南京藝術學院等高校系統的在職教師、任課教師以及優秀畢業生組成,其中許多教師都是業界著名的從業者和指導者,他們長期從事一線的教學與創作,對影視類高校的招生標準和就業方向十分清晰,致力於為學生們提供最一流的教學指導。同時,影視類教學部還全學年安排近兩年北京電影學院、中央戲劇學院、中國傳媒大學等高校的專業第一名或前十名的在校生擔任升學顧問,長期為藝考同學提供第一手的應試信息與技巧。要說優勢,我覺得,高校系統教師 助教升學顧問 行業專家教師這一黃金組合模式,配合1對1、多對1的小班型授課模式,是我們能給考生提供的最大教學優勢。

另外,由於我們北京藝品堂是國內目前最為知名的美術類教學品牌之一,所以我們針對有藝術學習背景的同學(如中央美院附中、國際藝術學校、各美術類高中等)提供了「兩條腿走路」的學習空間,他們既可以接受專業系統的影視學習,還可以同時兼顧自己的美術類學習與訓練。同時,由於我們的行業背景,我們許多編導攝影類的主要教師都有著極強的美術背景,所以對於像北電攝影系、導演系、廣告導演專業這樣非常重視美術和藝術素質的專業來說,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成績斐然。我想,在這方面上,國內其他藝考機構也是無法做到、無法做好的。

★影視類藝考分設很多不同的學科,比如編導、攝影、美術、動畫、聲音、戲劇影視文學、電影學、表演等,您的教學團隊對各個系科專業一定有特別針對性的培訓吧?

必須是這樣的。藝品堂在長達近20年的各學科教學中,都始終堅持紮實的基本功 針對性的學科應試訓練 小班型教學這一教學理念的。上述專業雖然同屬於影視戲劇類學科,有很多共同的必修基礎課,但不同的專業、甚至不同院校間的同一專業,都在招生方向上各有側重。

因此,針對這個特點,我們的師資團隊由三大組教員構成:第一是具有極強學術和升學針對性的高校系統教師組,包括一類院校的在職教師、教授和優秀畢業生,他們共同負責完成學生目標院校及專業在知識、技巧方面的教學工作;第二是助教升學顧問組,全部由北電、中戲、中傳各專業近幾年藝考前幾名的本科在校生組成,他們與兩大教師組配合,主要幫助考生在應試技巧方面完成準備和訓練,因為他們的時效針對性是最具優勢的;第三是由影視行業的一線從業者組成的行業專家教師組,這些老師雖然多數都畢業、供職於北電、中戲等一類院校,但這個教師組更大作用是讓學生直接接觸到最前沿的行業狀況,為學生開闊視野、明確方向,學生的自信心和對專業的真誠度很得益於這方面的培養,這一點是絕大多數藝考機構無法完成的專業性擴展。

我會經常邀請行業前沿的專業人士來給學生們講座、交流,會帶學生定期去各大影視公司、工作室參觀學習。三方面的教學工作緊密結合,學生們才能從學術到行業到應試全方位掌握升學所需的全部內容,在最後的應考環節才會有真正的過人之處。影視類藝考是非常看眼界的,審美低劣、目光狹小是完全不具備競爭力的。大家可以看一下各校的招生簡章,每個專業所招人數都十分有限,所以這種精英化的考試模式,最終能通過複試、三試、四試的都是擁有最佳素質、最具專業性的考生,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泛泛的學習和一般化的準備是不可能成功的。

★報考一類影視類院校,需要學生具備某些硬性的素質和標準嗎?

從專業課角度來說,需要學生真心熱愛文藝,具備一定的觀察表達能力和藝術感知力,因此有藝術類專業訓練經歷的學生在學習中會具備一定的優勢。比如近些年的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和攝影系就非常重視考察學生的文學寫作能力、視覺基礎認識和美學修養,甚至會考察實際的藝術製作和創作能力(如攝影系複試中的「視覺創作」考試)。

然而,負責任地講,這個問題不能簡單一概而論,因為招生錄取的情況是極其多變的。我們就經歷過有的考生在文學和歷史方面非常見長,正好那年的主考官對歷史非常感興趣,他的整個面試過程基本就是與考官在歷史方面的交談,這個學生最終以很高的名詞被錄取。我們有些考生在高中階段就獨立拍攝過比較不錯的短片作品,或者本身就有著非常好的繪畫功底、樂器演奏功底,於是,在備考學習中,這類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都明顯勝人一籌。

就目前來說,之所以我總說現在是影視類學習和藝考的黃金時期,就是因為現在的一類影視院校的老師們非常務實、非常多元化,希望招收真正有能力、心智好、有獨特生活經歷的學生,那些滿嘴套話、一張嘴一動手,都明顯是考前班老師生搬硬套出來的「應試藝考生」已經無法入圍了。所以,如果你想通過背個套路、押個題矇混過關的話,那麼這種考試完全不適合你。反之,皆可好好學學真本事,一試身手。

★您心中最理想的學生是什麼樣的?

單純,好學,自律,赤誠,有比較明確的志向,充滿能量的行動力。

★聽說李老師還定期組織非藝考性影視文化交流活動,這些活動主要針對哪些人群呢?

因為現如今,社會上有為數眾多對電影、戲劇、美術、音樂(聲音)很感興趣的愛好者,他們中有些是各年齡段的學生,有些是各行各業的從業者。有些人對影視類高校充滿嚮往,也有許多人對考取藝術類高校並無興趣,或者情況不允許,但又想參與高質量的藝術學習交流。

所以針對這些非常多元化的影視文化愛好者,我們根據需求,定期舉辦專題性的「影視文化交流會」。期間,我們將聘請專業的從業者(導演、編劇、製片人、攝影師、美術師、音樂家、錄音師、剪輯師、服裝設計師等)、知名影評人、高校在職教授、文化學者,為交流會的成員提供高質量的系列活動。

★最近有嗎?

最近一期是本月開始的一場關於《美術與電影》的主題交流會,這是我接受中央美術學院附中電影社團的邀請特別主辦的,到時我們將邀請的嘉賓將是魔幻大作《封神》系列的執行美術和大熱影片《流浪地球》的副美術師,他倆都是我多年的朋友和同學,希望感興趣的朋友關注參與。

★太棒了!最後一個問題,您想對即將開始備考新一年北電、中戲、中傳的同學們說點什麼?

學習是一面如實的鏡子,你如何對它,它便如何對你。誠心面對,終得回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電影看到死 的精彩文章:

無論賣座與否,卡梅隆的技術革命不會輸
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究竟牛在哪裡

TAG:看電影看到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