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有律發布《2018年中國股權藍皮書》,探討2019中國股權發展機遇與趨勢

有律發布《2018年中國股權藍皮書》,探討2019中國股權發展機遇與趨勢

【獵雲網(微信號:ilieyun)北京】3月1日報道

2019年2月24日,由有律主辦、天眼查協辦的「2018中國股權大會」在北京舉行。本次大會以「股權致勝」為主題,重磅發布了股權大數據報告《中國股權藍皮書》。

藍皮書由有律股權研究院院長、著名股權專家王英軍律師牽頭的課題組完成,從股權設立、股權轉讓、股權融資、股權激勵、股權糾紛、股權收購、股權上市、股權消滅八個維度,拆解、分析了由天眼查等提供的2010至2018年、31個省級區域、7個重點城市、18個大類行業的上億數據,幫助創業者、企業家以及投資人等深入剖析股權現狀、探討中國股權發展機遇與趨勢。

有律創始人、著名股權專家王英軍律師,就《2018中國股權藍皮書》進行了主題演講。


以下是演講內容:

我們現在處於一個商業的時代、市場經濟的時代,公司和商業越來越發達,股權能夠幫助公司走向成功,不管是創業者還是投資人,我們擁有股權的目的不是為了獲取身份顯示地位,最根本的目的還是為了獲取財富。股權跟每一個創業者、企業家息息相關,股權貫穿整個企業發展的始終。

我們把公司股東、擁有股權的人,稱之為股權人。2018年新設立了618萬家公司,有多少人成為了股權人?準確的數字是896萬人。通過股權人的地域分布,我們可以看出這些區域經濟發展的特點,排名第一的廣東省,有145萬人成為股權人,這個數量基本相當於排名第二三名的江蘇、山東的股權人數量之和,而西藏、青海、寧夏這些地區股權人的數量明顯較少,所以這個數據能夠真正反映出這些地區的經濟發展趨勢以及這些地區的創業特點。

這些股權人最喜歡參與哪些行業?前五位分別是批發零售業、租賃商務服務業、科學技術研究而、建築業、信息技術服務業和製造業排名前五,其中批發零售業的股權人數量在292萬,數量是第二名的兩倍左右。

我們去創業開公司,你是願意自己一個人去創立公司,還是願意和別人合夥創業呢?我一直認為2人3人甚至4人以上一起去創立公司的數量是比較高的,因為我的客戶都是這麼做的,當然我們也會建議部分客戶先把項目啟動起來、先把公司註冊起來,合伙人到位了再把股權轉出去。但是數據讓人吃驚,1人公司的佔比超過51%,為什麼會這樣?分析其原因不外乎兩個,一個是2018年新設立公司大部分都是小微企業,一個是合伙人可能並不能一步到位。

在這裡我要提醒一下大家,設立一人公司是有法律風險的,個人的資產容易和公司的資產發生混淆,一旦出現問題,你自己個人的資產也會被追究責任。以我的經驗來看,大家的法律意識在發生變化,未來設立公司時2人及以上公司的佔比會逐步上升。

分析2010~2018年的數據,我們不難看出,新成立公司的數量逐年穩步增長。尤其是2014年之後,產生了爆發性的增長,這一現象跟2014年《公司法》改革有關,認繳制讓創業的門檻大幅度降低,所以很多人選擇了創業。2018年比2017年只有一個小幅度的增長,我個人判斷,2019年的增量有可能還會降低。

股權轉讓跟市場的活躍息息相關,我們持有股權的意義並不在於當做把它當做存款,我們進行融資、套現、吸引合伙人、激勵員工的時候,我們都會進行股權轉讓。2018年有175萬家公司發生了股權轉讓,其中把股權轉讓給公司外部人員的數量佔比超過77%,而地區方面,經濟越發達股權轉讓越頻繁,廣東、江蘇、北京、山東的股權轉讓數量名列前茅。

2018年有16796家公司發生了股權融資,如果你關注投融資領域你會發現,這個數據比其他機構發布的數據多很多。原因很簡單,許多機構發布的融資數據,主要來自於新聞報道以及大投資機構的統計數據,而我們有律的股權融資數據是從工商註冊里來的。

你的公司運營多久才能夠進行股權融資?數據顯示成立時間在2年以下的佔到27%左右,成立2至5年的佔40%左右,5年以上的佔32%左右。從數據中可以看出,2至5年之間的公司更容易拿到融資。我個人認為,在寒冬馬上到來、資本市場趨於冷靜的當下,2019年,成立2至5年公司的融資佔比將繼續增長。

2018年,進行了股權融資的公司稀釋了多少股權呢?19.22%的公司,稀釋了10%以下的股權,29.26%的公司稀釋了10%到20%之間的股權,22.79%的公司稀釋了20%到30%之間的股權,17.4%的公司稀釋了30%到40%之間的股權,11.32%的公司稀釋了40%到50%之間的股權。稀釋超過50%股權的行為,我們將其視為併購。從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大部分公司會稀釋10%至30%之間的股權,這和投資機構的訴求也是一致的。

縱觀歷史趨勢,2010至2016年股權融資的數量直線上升,2016年達到頂點。到了2017年開始下降,只有2萬餘家;2018年只有16796家。我們都知道2016年是創業最火的一年,也是資本市場最不理性的一年,那個時候拿個PPT就能拿到融資,這些數據和我們的實際印象相符。

前段時間有段子說,2019年是過去十年最差的一年,也是未來十年最好的一年,2019年能夠拿到融資的公司數量比2018年可能會進一步降低。

我一直認為在中國創業人是最核心的因素,我給許多公司做過股權激勵,以我的經驗來看,10家之中只有1到2家會選擇一步到位用持股平台進行股權激勵,其他的都會採用股權代持的方式進行股權激勵。這麼選擇的原因也很好理解,越早期的項目員工穩定性越差,你即使用持股平台的方式激勵員工,員工想走還是會走。2018年有3946家公司用持股平台進行了股權激勵,實際上至少要把這個數字乘8,才是2018年實際進行股權激勵的數量。

2018年有多少公司成功上市了?我們統計了上海、深圳、香港、紐約以及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包括港澳台在內的所有地區的新上市公司數量,最終得出的數據為326家。

其中,成立5年以下就成功上市的公司比如拼多多,佔比為10.43%;5至10年的佔23.62%;10至15年的佔20.55%;15至20年的佔20.25%;20年以上的佔25.15%。我認為2019年成立5至15年公司成功上市的比例會進一步提高。

我們去看這些新上市公司所在的地區,可以看到:香港本土公司成功上市85家,廣東44家、上海39家、北京35家、江蘇28家、浙江24家,名列前茅。而青海、陝西、重慶、雲南、遼寧、吉林、內蒙古、黑龍江這些省份,2018年沒有一家公司成功上市。

對比2017與2018年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到,雖然2017年有604家公司成功上市,是2018年326家的將近2倍,但是2018年所有新上市公司的總募集資金額達到4335.8億元,遠高於2017年的3684.4億元,所以我認為,雖然說現在「經濟寒冬」「資本寒冬」的呼聲很高,但是資本市場的錢還是很多的,資本市場仍具潛力,缺的是好的企業。

我一直認為,法律的價值在於預防而不是解決糾紛,公司一旦發生了股權糾紛就很難解決。2018年與股權有關的訴訟是28845家,實際上大多數公司發生了股權糾紛並不會走到訴訟這一步,所以2018年實際發生的股權糾紛,遠比股權訴訟高得多,我股權2018年應當由14萬餘家公司發生了股權糾紛。

股權糾紛之中股權轉讓糾紛的比例最高,佔61%;股東資格確認糾紛和合伙人關係是直接相關的,佔比達10%;股東知情權糾紛佔6%,其他22種原因,佔23%。所以我們要重點預防的就是股權轉讓,如果你要進行股權轉讓,就必須找律師了。

有律作為國內領先股權知識 服務平台,致力於為大眾提供更好的股權知識、更優質的股權服務,幫助更多的企業家、創業者、投資人抓住股權這一時代紅利,用股權驅動商業,最終助力企業蓬勃發展。《2018中國股權藍皮書》是有律實現這一願景的又一實際行動。為了讓更多人看到中國股權發展的機遇與趨勢,有律將此藍皮書發放在[有律在線]微信公眾號中,回復「藍皮書」即可領取。未來的十年是股權的十年,有律會提供更多更優質的股權知識、法律服務,幫助更多創業企業、傳統企業走向成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獵雲網 的精彩文章:

情人節變「情人劫」,在線約會騙走老美1.43億美元
傳今日頭條擲90億購入大鐘寺中坤廣場,中坤工作人員:員工間早已聽聞

TAG:獵雲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