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一文萬字快速了解股票的技術圖形分析

一文萬字快速了解股票的技術圖形分析

股票其實比任何生意都賺錢,但是能做好的人只是少數人,把創業的時間投入股票多多學習,哪怕每年有百分之5的資產回報,雖然利潤率很低,但30年下來,你絕對是一個土豪。

自從春節期間集中學習了一些哲學知識後,坤鵬論的認知基石又有了天翻地覆的進化,最直接的變化是看開,看淡。

其實,中國人為什麼容易焦慮,容易偏激,容易一條道走到黑,就是從小所受的哲學教育一不夠、二單一。

坤鵬論正在好好準備,過些天寫一篇關於學習哲學的心得,在這裡就不多聊了。

股票投資中不管是價值派還是技術派,它們其實都是一種哲學,一種專門探究股市和股票的哲學,在都還沒有解開「到哪裡去(對未來的預測)」這個迷之前,沒有誰對誰錯,沒有誰高誰一等。

也正因為如此,儘管坤鵬論是堅定的價值投資派,但對技術派也開始更多理解,沒有深入了解就不能橫加指責,畢竟人家也發展了百年,如果全無用處,也不會擁躉無數。

客觀講,技術分析重度依賴的圖表確實能夠體現出股民心理變化,而短線交易中80%是多方和空方的心理博弈,所以圖表起碼可以更形象、更直觀地讓人實時看出兩方博弈的戰況以及事後進行回溯。

其實,股市就是一個生態圈,投機是一種生態,投資也是一種生態,長期是一種選擇,短線也是一種選擇,它們雖然理念互斥,卻誰也無法離開誰。

試想,如果沒有短線投資者竭力打壓股票市場的行為為市場提供流動性,如果大家都是長期型投資者,那股市會變成什麼樣子。

很明顯,沒有交易,死水一潭。

而巴菲特和其他一些想購買並長期持有的投資者將很難找到賣家,如果股市上賣家不足,如果股票幾個星期或者哪怕幾天不交易,它真正的價值也就不存在了。

想明白這些,坤鵬論相信,不管你是哪一派,都應該感謝其他派別的存在。

而每當打開股票軟體,撲面而來的就是圖形,如果完全不明白它們代表著什麼,實在也有點說不過去,所以,坤鵬論今天就來稍稍普及幾個最基本的技術圖形的知識。

一、技術圖形的來歷

查爾斯·亨利·道是公認的技術派鼻祖,儘管他只寫文章沒出過書,也沒講過自己的觀點是理論,但後人根據其文章、思想以及補充延展出來的道氏理論卻實實在在地為技術派開啟了先河。

但《道氏理論》一書中大部分還是文字以及少量的表格,基本沒有後世技術圖形的影子。

後來,有兩個美國牛人出現了。

一個叫羅伯特·D·愛德華,他是道氏理論的忠實擁躉,由於研究深厚,被稱為道氏理論大師。他的厲害之處在於提出了形態分析、趨勢和支撐—阻力面,並將這個理論整理成章,加以擴展,精化為技術分析原理。

另一個叫約翰·邁吉,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他建立了著名的股價圖形繪製方法,對股票市場從工程角度進行了開創性的研究,被譽為「技術分析之父」。

正是這兩位牛人一起合寫了《股票趨勢技術分析》,該書於1948年出版,轟動投資界,被譽為「華爾街技術分析聖經」。

書中呈現了愛德華和邁吉在研究過難以計數的股票的多年長期趨勢後,發現的許多特徵形態(現在我們稱之為技術圖形),這些形態反覆出現,顯然具有預測價格的潛質,他們仔細地在書中描述了所有這些形態,並加以分門別類。

此書的出版一統了技術分析的江湖,將其正式帶入歷史軌道,登堂入室,成為股票投資的一大門派。

邁吉在該書第四版的序言中這樣寫道:

自從本書第一版出版以來的許多年裡,股票市場「以十分相同的古老的節奏重複著同樣古老的運動。」第一版羅列的幾乎所有的技術性現象從那時起已經出現過許多次,並且我們沒有任何理由預期股票的這些脾性將會在以後的歲月里有實質性的改變,除非社會經濟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例如完全廢除了自由市場。

《股票趨勢技術分析》就像價值投資之父格雷厄姆所寫的《聰明的投資者》一樣,是技術派的聖經,至今無人超越。

該書到2012年共修訂出版了10版,一本20世紀中期寫的書直到今天還保持著實用性和重要性,確實是一個偉大的奇蹟。

再往後,20世紀70年代,英國金融諮詢家布萊恩·馬勃發明了基於移動平均線分析股票價格變化的「金叉」和「死叉」概念。

1978年,技術分析大師威爾斯·威爾德出版了《技術交易系統新概念》,為當時流行的主觀技術分析帶來了一股客觀分析的新浪潮,一舉奠定了其計量交易領域的先驅地位,其中他的RSI、SAR等指標更成為現代技術分析的標準規格。

在這本書中威爾德描述了一個他稱之為「相對強弱指數」的公式,該公式有效地反映了市場在極度樂觀和極度悲觀之間反覆波動的情緒氣氛。

對於技術圖形,有高手這樣總結道:「K線是市場的腳步,成交量是市場的情緒,均線系統是整個市場的脈絡,分時走勢圖則是構成市場的最基本元素。」

二、K線圖

K線圖又叫蠟燭圖、日本線、棒線等。

它起源於18世紀日本德川幕府時代(1603年~1867年)的米市交易,用來記錄米價每天的漲跌,因為其標畫方法具有獨到之處,後來人們把引入股票市場價格走勢的分析中,經過300多年的發展,目前已經廣泛應用於股票、期貨、外匯、期權等證券市場。

由於用這種方法繪製出來的圖表形狀頗似一根根蠟燭,加上這些蠟燭有黑白之分,因而也叫陰陽線圖表。

那為什麼叫K線呢?

實際,在日本的「K」並不是寫成「K」字,而是寫做「罫」(日本音讀kei),K線是「罫線」的讀音,K線圖稱為「罫線」,西方以英文第一個字母「K」直譯為「K」線,由此發展而來。

K線是如何畫出來的呢?

首先我們找到該日或某一周期的最高和最低價,垂直地連成一條直線;然後再找出當日或某一周期的開市和收市價,把這二個價位連接成一條狹長的長方柱體。

假如當日或某一周期的收市價較開市價為高(即低開高收),就以紅色表示,或是在柱體上留白,這種柱體就稱之為「陽線」。

如果當日或某一周期的收市價較開市價為低(即高開低收),則以綠色表示,或是在柱體上塗黑色,這柱體就是「陰線」。

通過K線圖,人們能夠把每天或某一周期的市況表現記錄下來,股價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後,在圖上就形成了一種特殊區域或形態,不同的形態顯示出不同的意義,人們可以從這些形態的變化中摸索出一些規律,從而預測市場的趨勢。

K線圖的基本用途就是尋找「買賣點」,但是,很遺憾地告訴大家,它並不能做到100%準確。

更令人頭疼的是,面對同樣的K線圖,許多人的分析結果還會存在差異,所以,對於一個投資者來說,必須長期觀察,至少經歷一個完整的牛熊市,才能深刻理解K線圖具有的含義。

另外,所有的股票中都有主力存在,只是它們的性質不同,強弱不同,善惡程度不同,表現方式不同。

表現主力所有性質和意圖的最好方式是K線圖,因為現有的股票信息除了K線外都可以低成本造假,而K線是實實在在用金錢堆起來的,也就是說K線造假是所有股票虛假信息中成本最高的一種。

在技術分析中,還要學會看K線組合,它指由兩根或兩根以上的K線組合形成的某種形態,預示著某種股票價格運動趨勢。

技術派認為,一些典型的K線或K線組合會在股市運行過程中不斷重複出現,如果掌握了這些規律,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股票操作的勝算,比如:底部K線組合出現時,預示股價很快就會上升,投資者要趕緊建倉,頂部K線組合出現時,則預示著市場風險已大,投資者要及時獲利了結。

三、缺口理論

在K線圖中會出現缺口,有人對其研究後又發展出了缺口理論。

坤鵬論覺得,技術派真的不容易,他們把圖看到了淋漓盡致,不放過任何可能存在規律的細節。

缺口意味著價格跳過了一段範圍,在這個範圍內沒有任何交易,比如:某一天的價格和前一天的價格沒有任何重疊,價格之間存在一個「缺口」。

為什麼技術派會認為這種現象特別有意義呢?

因為它代表著缺口範圍內買方或賣方的絕對真空,市場上漲時如果出現缺口,那說明在這個範圍內絕對沒有賣方,大家都不賣,自然價格還要漲,意味著上升趨勢可以全速前進。

根據圖形確定買賣雙方的力量,這就是投機大師傑西·利弗莫爾少年時代的中心思想,那時他利用這個原理狠狠地敲了投資商一筆。

用利弗莫爾自己的話來說,他尋找上漲阻力最小的圖形,他在缺口中看到的當然是沒有任何阻力,這實際上是強烈的心理信號。

缺口主要有四種:普通缺口、突破缺口、持續性缺口、衰竭性缺口(消耗性缺口)。

坤鵬論本來已經把它們的定義都寫了出來,但在第二遍修訂文章時,還是忍痛將其全部刪除,因為怎麼看缺口並判斷趨勢真不是一下子就學會的,放在這裡也是給大家徒增煩惱。

四、分時走勢圖

分時走勢圖是技術分析中最微觀的部分,也是技術派在短線交易時必須要熟練掌握的部分。

分時走勢圖也叫即時走勢圖,它是把股票市場的交易信息實時地用曲線在坐標上加以顯示的技術圖形。

坐標的橫軸是開市的時間,縱軸的上半部分是股價或指數,下半部分顯示的是成交量。

分時走勢圖分為指數分時走勢圖和個股分時走勢圖兩種。

(1)指數分時走勢圖

白色曲線:表示大盤加權指數,也就是證券交易所每天公布的大盤指數。

黃色曲線:大盤不含加權的指數,就是不考慮股票盤子的大小,將所有股票對指數的影響看作相同而計算出來的大盤指數。

紅綠柱線:在黃白兩條曲線附近有紅綠柱狀線,該柱狀線是大盤即時買盤和賣盤比率。紅柱線的增減表示上漲買盤力量的增減,綠柱線的增減表示下跌賣盤力度的強弱。

黃藍色柱線:在黃白曲線圖下方還有黃藍柱線,用來表示每1分鐘的成效量,單位是手。

(2)個股分時走勢圖

白色曲線:表示該種股票即時的成交價格。

黃色曲線:表示該種股票即時成交的平均價格,也就是當天成交總金額除以成交總股數,也叫均價線。

黃藍色柱線:黃白曲線圖下方的黃藍柱線,用來表示個股每1分鐘的成交量。

成交明細:在盤面的右下方為成交明細欄,動態顯示每筆成交的價格和手數。

委買五檔:為5種委託買入價格,其中買一是最高申買價格。

委賣五檔:為5種委託賣出價格,其中賣一是最低申賣價格。

委買手數:是指所有委託買入手數相加的總和。

委賣手數:是指所有委託賣出手數相加的總和。

現手:已經成交的最新一筆買賣的手數,在盤面的右下方為即時每筆成交明細,紅色向上的箭頭表示以賣出價成交的每筆手數,綠色箭頭表示以買入價成交的每筆手數。

外盤:成交價以賣出價成交的手數總和,國內股票軟體一般用紅色數字表示。

內盤:成交價以買入價成交的手總總和,國內股票軟體一般用綠色數字表示。

如果外盤累計數量比內盤累計數量大很多,表示很多人在搶盤買入股票,這時股票有股價上漲趨勢。

反之,當內盤累計數量比外盤累計數量大很多,而股價下跌時表示很多人在強拋賣出股票。

其實這兩個數據參考意義不大,因為主力或遊資可以利用外盤、內盤的數量來進行欺騙,而且它並不是在所有時間都有效,在許多時候外盤大,股價並不一定上漲;內盤大,股價也並不一定下跌。

委買委賣手數:代表即時所有股票買入委託上5檔和賣出下5檔手數相加的總和。

委比數值:是委買委賣手數之差與之和的比值。當委比數值為正值時,表示買方力量較強,上漲的幾率大;當委比數值為負值時,表示賣方的力量較強,下跌的幾率大。

量比:當時總成效手數和近期平均成交手數的比值,比如:量比數值大於1,表示這個時刻的成交總手量已經放大,如果量比數值大於1,表示這個時刻的成交總手量已經放大;如果量比數值小於1,表示這個時刻成交總手量在萎縮。

技術投資者看指數分時圖是有技巧的,他們主要看以下5個重要時間段:

開盤15分鐘:有經驗的投資者能根據開盤15分鐘的走勢,基本判斷出全天的行情走勢。技術派認為,15分鐘的要點,一是看量,和前幾個交易日的量做對比,二看哪些板塊領漲或領跌,從而判斷其後勁以及對大盤的影響,三看大盤整體漲跌幅度,以判斷全天的走勢。

開盤1個小時:可以說大盤把早盤各方面的消息已經消化1小時了,各主要交易主體經過這1小時的買賣,基本已經完成了動作,給全天行情定了基調。

不過,這個基調不是說全天的行情會按照第一個小時的趨勢來運行,而是說能夠從中體察到多空雙方力量的對比,同時它也是對開盤15分鐘情況的一個驗證。

午盤前後的兩個交易小時:也就是早盤10:30~11:30和午後1:00~2:00,這兩個時間段的交易一般比較清淡,這是常態,不過也會有變數出現。看盤講究不看常要看變,如果這一時段有板塊異動(上漲和下跌),就要仔細分析,因為它可能扭轉大盤的短線趨勢,一般在早盤10:30~10:45或者午後1:30左右出現,這是中國股市的特徵。

午後2:00到收盤:這個時間段非常重要,一般2:00左右大盤會再現一個轉折,這個轉折比較複雜,跌勢可能轉為漲勢,漲勢可能轉為跌勢。也可能有主力試盤或誘多誘空動作。但這需要投資者長時間的經驗積累才能做出正確分析。

同時,大盤中短線有沒有轉折,也是在這個時段表現出來。這個時段充滿了信號,既有希望,同時也陷阱多多,很多重要時點的轉勢信號,都是在這一時間段產生。

所以,此時如有異動,萬萬不能輕視。

最後半個交易小時:如果2:00左右大盤沒有出現異動,那麼焦點就集中在這最後的半個小時了,如果2:00左右轉折沒有成功,這最後半小時大多會順應全天的走勢,成為搖擺不定的投資者最後的選擇時機。

不管這最後半個小時如何運行,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第二天早盤的行情走勢,所以做短線的技術投資者對這最後半小時都會非常關注。

五、均線系統

前面說了,在技術派看來,均線系統是市場的脈絡,市場一開始是沒有均線系統的,均線是人為的一種統計,技術派認為均線揭示了市場的運行趨勢。

它是趨勢分析中最為廣泛使用,同時也是最為濫用的一種支持工具。

均線,全稱為「移動平均線」(Moving Average),英文簡稱為MA。

它是以「平均成本概念」為理論基礎,採用統計學中「移動平均」的原理,將一定時間周期內的股價或指數的平均值標在價格圖表中連成曲線,用來顯示股價或指數的歷史波動情況,並以此來預測後市的趨勢走向,為投資者提供操作依據。

在大多數炒股軟體中,均線指標與K線會同步在主圖中顯示。

均線是反映價格運行趨勢的重要指標,運行趨勢一旦形成,將在一段時間內繼續保持,趨勢運行所形成的高點和低點又分別具有阻擋或支撐作用,因此均線所在的點位往往是十分重要的支撐或阻力位,技術派認為,這為投資者提供了買進或賣出的有利時機,而均線的價值正在於此。

均線是由道氏發明,後來又經過幾位技術派大師完善,其中美國的約瑟夫·葛蘭威爾(還有翻作葛蘭碧、格蘭維爾)貢獻較大,他根據均線與股價運行的關係提出了出入市八大法則。

葛蘭威爾是個相當有故事的人,80年代,他被美國股民追捧為股市先知,是當時最紅的預測大師。

1981年1月6日18點30分,葛蘭威爾向他遍布世界的3000信徒發出只有八個字的昭告:拋棄市場,拋棄一切!

1月7日清晨,華爾街幾乎所有經紀人的房間被堆積如山的賣出指令淹沒。

結果,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遭受重創,400億美元瞬間蒸發,這次損失是1929年黑色星期四損失的3倍還多。

8個月後的1981年9月,葛蘭威爾看空的聲音再次回蕩在華爾街,全球金融市場再一次感受到了切膚之痛。

葛蘭威爾自此正式封神——股市最偉大的先知。

接著,他開始了全國巡迴演講,為了證明他一直和股票同在,甚至在演講台上脫下褲子向人們展示他印著股票的內褲。

可以說,葛蘭威爾的預測曾經神准,整個華爾街都要側耳傾聽他的教誨,當他宣稱看空時,道指一天就能下跌40多點,這在當時是個相當大的跌幅。

但是,當1982年的大牛市來臨後,葛蘭威爾跌下神壇,因為他從始至終堅持看空,從1981年一直看空到了1984年,但預言卻屢屢失敗,其追隨者只能眼睜睜看著大牛從身邊轟然跑過。

於是,漸漸地,他身邊變得門可羅雀,隨後消失在股市的人潮人海中。

坤鵬論在《股市「先知」們》介紹過曾經叱吒美國股壇的幾位預測大神,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葛蘭威爾雖然早已泯然眾人矣,但他的均線理論卻被世人傳承至今。

在股票軟體中,5日均線就是大盤5日的收盤價之和再除以5形成5日均點,然後依次連接形成5日均線,其他依次類推。

由於均線對股價趨勢有一定的比照作用,因此對技術分析來說相當相當重要。

一般來說,以5日均線和10日均線分析短期走勢,以30日均線和60日均線分析中期走勢,以半年線(120日均線)和年線(250日均線)分析中長期走勢,以5分鐘均線、15分鐘均線、30分鐘均線和60分鐘均線做短線操作,以周均線、月均線、年均線走向分析長期走向。

所有人都知道「平均」的含義,它是把一系列數據加起來,再用總數除,但是,對於均線,有新的數據加入,每次都要重新計算,20日移動平均線每天都要重新計算,它永遠是基於剛剛過去的20日價格的,簡單而又愚蠢。

另外,坤鵬論要提醒的是,看懂均線還是需要一些專門訓練的。

均線最流行的一種用法是選擇某條具體的均線,每當價格站在均線之上時買進,每當它跌破均線時賣出。

但,處理這條原則的最佳方法是忘掉它,因為它根本就不起作用。

為了利用均線的優勢,技術派會同時使用兩條,或是三條均線。

前面坤鵬論曾講過,英國金融諮詢家布賴爾·馬勃在二十世紀70年代提出了金叉和死叉,這裡簡要介紹一下。

金叉:當上升的短期均線向上穿越上升的長期均線時,就是金叉,是買進信號。

死叉:當下降的短期均線跌破下降的長期均線時,就是死叉,也就是賣出信號。

不過,金叉和死叉在急漲和急跌時不存在。

因為,改變人的心理是需要時間的,急漲或急跌往往出現得太突然,股民的心理根本反應不過來,從而造成趨勢的暫時中斷,均線通常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趕上來。

當然,均線採用的數據都是過去的,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投資者過去的心理狀態,它能準確地告訴投資者過去的市場處於一個什麼狀態,但對未來則一無所知。

或者說,均線系統可能具有一定的測市功能,不過,準確度並不高,實際應用中效果也不明顯。

另外,在技術趨勢分析理論中,有兩個「位」極其重要,它們分別是:

阻力位:股價上漲達到某一價位附近,如有大量賣出情形,使股價停止上揚甚至回跌的價位。

支撐位:股價下跌到某一價位附近,如有大量買進情形,使股價停止下跌甚至回升的價位。

可以說,支撐位和阻力位就是對技術派發出的價格信號。

而大名鼎鼎的道氏理論其實就像是一場阻力位和支撐位的拔河比賽。

每當市場見頂回落時,此前的頂,也就是高點被定義為阻力位,就是在這個位置阻止不讓再漲。

如果此後市場再次上揚,並且上升到之前那個高點附近,那麼阻力位將會面臨嚴峻考驗。

如果大盤成功突破這個阻力位,那麼在一段時間內,強勢上攻的態勢將很可能得到延續,前期的那個阻力位將會蛻變成支撐位,反之,如果大盤沒有突破阻力位,並且跌破此前作為支撐位的低點,則意味著市場發出了走熊信號,投資者趕緊斬倉離場。

具體到操作建議上,在大盤上穿前期高點時買進,因為阻力位破了,大盤還會繼續漲,在大盤下破前期低點時賣出,同理,支撐位沒了,會繼續跌。

六、成交量

關於成交量最有名的原理是道氏的「成交量確認趨勢」——如果市場大盤升,那麼上漲時的成交量大於下跌時的成交量。

在圖形下方的成交量欄里可以直接看到這一點。

這條原理的基礎很簡單,賺錢時成交量很大,這是因為投資者有強烈的落袋為安思想,但是他們又會後悔自己的行為,還想買進,因此,很大的收益量保證了低於現價時的不斷需求。

還是前面介紹過的葛蘭威爾,他首次提出了股市成交量的變化是價格變化的先行指標,並將這一理論生動地描述為:「成交量就是推動火車前進的蒸汽。」

這個被稱為「差額成交量」的方法,它把成交量和價格聯繫在一起,當價格上漲時,成交量為正,而下跌時則為負,這樣可以畫出累計成交量分布圖,說明成交量在何種程度上確認趨勢。

在做短期預測時,成交量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在運用技術分析時必須要掌握以下三條簡單原理。

第一,如果市場以很大的成交量開盤,而開盤價與前一日的收盤價不同,則當時通常應該有一個朝向前一日收盤價的修正。

原因是,上午的巨量開盤交易一般都是由隔夜消息造成的,而這已在價格中得到了充分消化。

第二,在短期波動中,成交通常全部發生在邊緣的支撐位和阻力位,在兩者之間,成交清淡。也就是說,突破通常發生在成交量最弱的邊緣區。

第三,它在實際操作中最難掌握,通常突破成交密集區後,往往會伴隨很大的成交量,這其實是一種股民自我強化的信號。

但是,這隻有當突破之後才會發生,如果成交量很大,但還是無法突破支撐位或阻力位,那麼這種突破的可靠性就值得懷疑。

不過,有個經驗是,臨近節假日時的突破,通常是最有效的信號,所以技術派一年當中最佳的交易日常常在聖誕和元旦之間(中國則在元旦和春節之間)。

七、趨勢線、通道

另外一個技術派喜愛的工具是趨勢線,甚至江湖流傳:一把直尺闖天下。

趨勢線非常簡單,它就是一根直線,將一系列上升趨勢中的底部或下降趨勢中的頭部連接起來,如果可以畫出兩條平行線,一條連接頭部,另一條連接底部,則這兩條平行線稱為「通道」。

儘管許多人把趨勢線和通道說得神乎其神,但是它們沒有明顯的合乎邏輯的解釋。

不過,在它們被發現不久後,技術派們如獲至寶,都忙著在他們的圖形上畫線。

技術派關於趨勢線的原則是:

如果趨勢線遭到破壞,出局觀望。

順勢而為,趨勢為王!跟著趨勢走,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其具體應用原則是,如果股票走勢軌跡仍在上升趨勢線之上運行,股票仍然可以持有;如果跌破上升趨勢線,就視為轉勢,要賣出股票。

反過來,如果大勢軌跡仍在下跌趨勢線之下遊離,就應該繼續持幣;如果上升突破下降趨勢線,即是買入信號,要改為做股票多頭。

其實趨勢線的原則並不是普遍適用,可是偏偏就是被技術派所推崇。

有技術派這樣辯解道,越是簡單的工具才越好用,粗糙意味著耐用。

可是這又存在了問題,那就是所有人在同樣的圖形上畫著同樣的線,並根據其背後統一的意義行事,顯然,這種情況下,趨勢線和通道就變得毫無意義了,比如:趨勢線遭破壞,所有技術投資者都出局觀望,而價值投資者又長期持有,不為所動,交易一下就得凋零,誰也賺不到錢。

不得不承認,趨勢線和通道是最簡單的圖表分析方法,所以技術派初學者最喜歡參考它來買賣股票,也因為如此,市場的大戶、主力經常把趨勢線的迷信者當獵物,有意破一破線,設個圖表陷阱。

八、技術圖形的自我毀滅

圖形分析得到廣泛使用的背後不僅僅在於它是一種理解市場的技巧,有時還在於技術分析讓投資者自己產生了心理作用。

坤鵬論要提醒大家的是,必須牢記技術分析會讓人們產生心理作用,因為如果所有人都使用同樣的技術分析,那它的效果可能就不是自我實現,而是自我毀滅了。

這裡先普及一下自我實現和自我毀滅。

經濟學中自我實現的含義是一個中性詞,而且大多數情況下是貶義的,指的是如果一個主體預期在經濟上會有某些特定事件的產生,並且按照這個事件一定會發生採取預先的行動,最後導致了這個特定事件的發生,那可以說這個事件是自我實現的。

自我毀滅則完全可以從字面理解,就是自己把自己給整死了。人類存在自我毀滅的基因,並且是唯一會自殺的高級動物,人類還製造了除毀滅自己n次以外別無它用的核武器,還有就是人類愚蠢的自殘史等,許多經濟學家將將人類自我毀滅的基因歸咎為人類的「自利」或者說自私的本性。

試想市場由1000位實力雄厚的投資者組成,其中900位是思維同步的技術派,剩下的100位是價值派。

所有人都是多頭,大家都買進,市場穩步走高。

但到了某個價位,比如前期高點,所有900位技術派都想出局,也就是賣出,當圖形快接近這個價位時,這900位技術派中越來越多人不再買進,剩下100位可憐的價值派還在苦苦掙扎,最後,當到達這個價位時,900張賣單同時拋出,價格直落千丈,由於缺乏買單,許多賣單只能在比他們想要賣的價格低得多的價位成交。

過了一段時間,市場重拾升勢。

這次,那100位價值派記住了上次的教訓,他們決定當達到上次頭部價位時退出觀望。

結果所有1000位投資者都變成了技術派,所有人都在同一點開始行動,但有兩件事與上次不一樣,第一,在接近這個價位時沒有任何人想買,第二,很多人想早溜一步,以便他們的賣單能夠成交。

因此,這個價位永遠達不到,圖形自我毀滅了。

當然,有時候技術圖形也會因為其他原因而自我毀滅。

比如:市場規模較小時,一家或數家市場參與者可以利用大筆交易在重要心理價位操縱市場,誘發由有限止損賣單引起的雪崩。

比如:160是個重要的心理價位,如果價格低於160,很多投資者會授權券商立刻發出止損賣單。當市場規模較小時,機構或大戶迫使價格低於此價位,逼出所有的有限止損賣單,然後再操縱市場回到此價位之上,以此牟取暴利。

九、我還是安穩做個價值投資派吧

可以說技術派從誕生起就不斷被否定,被質疑,甚至是被嘲笑,不理解技術派的人常常會提出下面這兩個刁鑽問題:

如果圖形真的能夠反映股市的未來趨勢,那大家都不用研究了,只要一些人每天告訴人們圖表反映了什麼,什麼時候該拋,什麼時候該買即可。

既然是技術,那就應該很科學,可以證偽,答案自然也應該統一,甚至是唯一,而不是在現實中經常出現不同人有不同答案這樣的混亂。

如果換在以前,坤鵬論也會直斥技術派是偽科學,全是騙人的,但在學了哲學後,我們開始意識到,在對技術分析不甚精通,更沒有多少實踐的情況下,對其全盤否定是錯誤的。

讓我們假設技術分析確實博大精深,入門可以,精通太難,那麼上面所提出的質疑似乎可以用以下回答來回應。

首先,可能是研究不夠深入,就像前面提到的葛蘭威爾一樣,每當他測市失誤,他都會辯解說,那是因為他在圖表分析上精力投入不足。

其次,確實太難學,坤鵬論認為,除了要學習和記憶繁多的名詞和圖形特徵及其意義外,還要花大量時間、金錢、精力在股市中實踐驗證,最關鍵的是,光靠一個圖形做判斷往往還會誤入歧途,必須要多管齊下,多個工具交相驗證,這種學習難度和技術要求,估計沒有多少人會真正堅持下來。

於是,半生不熟,半瓶子醋的技術人士大量誕生,而在這個知識層次的人往往還自信得不行,結果他們在看圖形時,也就變成了「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再次,圖形的解讀尺度很大,甚至同一個圖形可以進行完全相反的理解,結果大部分人可以採取自己願意的任何方法來解讀,他能把圖表形態解釋為他希望的任何可能的結果,也就是說,如果某人內心是看多的,那麼他在解讀圖表時往往也是樂觀的,如果他傾向看空,圖表也將附和他的意見,說市場將下跌。

另外,痴迷技術分析,又不能精通的話,很容易陷入心理學所說的奇幻思維,也就是有些技術分析看起來沒有合理的解釋,但它實際上是投資者不斷重複的習慣儀式,因為他們曾經利用這種方法成功地賺到了錢。

所以,在投資者中還經常會有一些迷信的行為,只是因為某次賺大錢時他曾做過這種行為,於是為了以後還能再賺錢,他堅持不斷地重複該行為。

最後,技術圖形分析法無法杜絕一個自身缺陷,那就是當市場處於不是上升就是下降這樣的單邊趨勢狀態時,這種趨勢本身已經明確得足以在圖表上確定出來了,但當市場陷入僵局,每個人都對未來價格走向感到困惑時,圖形通常也是沉默的。

還有呢,因為是技術,而且還是講究功力的技術,自然就有了學習和培訓的巨大需求,於是也就誕生了圍繞技術分析的生意,比如:圖書、培訓課程、講座、軟體等,人家形成了生態圈,各賺各的錢,你只要接觸股票投資,就會不斷被技術圖形分析刷屏,凡是參與其中的,都會齊聲叫好,這也是技術派人多勢眾的原因之一。

所以,要想做大事,就得搞生態,讓大家一塊吆喝,一起賺錢,眾人拾柴火焰能不高嗎!

在寫完這篇文章後,坤鵬論更加無法下定決心再深入研究技術圖形分析,如果你有志於此,坤鵬論提醒你要提前明白一點,當初學到一定程度時,也就是禪宗所說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第一層境界時,技術派初學者很容易陷入一廂情願、貪婪、剛愎自大的狀態,最終成為一名堅信自己是技術達人,實則職業賭徒的投資者,很難自拔。

最後,引用個小故事,看能不能引起我們不帶任何偏見的思考:

「技術分析之父」——約翰·邁吉有一次遇到幾個金融界的小夥子,他們是堅定的隨機漫步論者,他們對邁吉說,華爾街上不存在可預測的行為,而邁吉這樣回答道:「你們這些小夥子過分依賴你的電腦,一些理論家試圖模擬股票市場行為,而最終以失敗告終,沒有得到任何程度的可預見性,從而就聲稱一次經過股票市場的旅行是一次隨機漫步,難道就不能同樣平等的認為只是因為電腦程序不夠靈敏,或者電腦本身不夠強大,從而不能夠成功地模擬人類大腦的思維過程嗎?」

本文由「坤鵬論」原創,轉載請保留本信息

坤鵬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砍柴網 的精彩文章:

索尼獲新專利,用預測性波束成形提供VR頭顯無線數據傳輸
《人間世2》陷爭議,豆瓣評分卻達9.6,「真」與「情」可兼得

TAG:砍柴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