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第二十七屆萬壽論壇在京舉行

第二十七屆萬壽論壇在京舉行

論壇開幕式現場 主辦方供圖

2月28日,第27屆萬壽論壇在京召開,本屆論壇主題為「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與世界社會主義發展」,論壇由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與中國人民大學聯合主辦,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研究室、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共同承辦。中聯部副部長郭業洲、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靳諾、英國共產黨總書記羅伯特·格里菲斯(Robert Griffiths),智力共產黨勞塔羅·卡蒙納(Lautaro Carmona)出席並致辭。來自歐美、拉美地區的11國13個共產黨領導人與中方專家學者圍繞論壇主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郭業洲在論壇開幕式上表示,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鬥的政黨。面對世界大變局和日益突出的全球性問題,以習近平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旗幟鮮明地提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重要思想,充分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價值精髓,集中反映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全球視野、人類情懷與使命擔當,已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鮮明旗幟。

中共十九大將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確立為堅持和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並先後寫入中國共產黨黨章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向世界表明了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堅定決心和真誠意願。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在理論和實踐上實現了四大超越:一是其「整體性」超越了狹隘的民族國家視角和短期利益考量;二是其「包容性」超越了「非此即彼」、「你輸我贏」的「二元對立」與「零和博弈」思維;三是其「公正性」超越了「大國優先」、「強國有理」的叢林邏輯;四是其「人民性」超越了「資本至上」的發展邏輯。

郭業洲強調,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要義和價值取向高度一致,既是一種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也是一種全新的價值觀,既是對中國傳統外交思想的繼承與發展超越,也是對傳統國際關係理論的揚棄與超越。在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指引下,中國始終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與各國共同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積極打造「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倡導「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新安全觀,積极參与全球治理,努力把中國的發展與世界的共同發展結合起來,把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與人類社會的長遠利益統一起來,與各國攜手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

最後,郭業洲表示,冷戰結束後,社會主義一度陷入低谷。資本主義曾輕狂地宣稱「馬克思主義終結」、「社會主義終結」、「人類歷史終結」。面對內外嚴峻挑戰,包括北美、北歐、拉美等在內的各國共產黨人始終堅定理想信念,始終堅守社會主義陣地,始終以各種不同方式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推進社會主義本土化探索,發掘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價值」。尤其是中共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中國共產黨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政黨,願在求同存異、相互尊重、互學互鑒的新型政黨關係基礎上,進一步加強與各國共產黨的交流合作,加大社會主義理論創新和實踐探索,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持續注入強大的動力。

參加本屆萬壽論壇的歐美、拉美國家代表高度評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尤其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普遍認為這一重要理念和倡議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天下情懷和使命擔當,為完善全球治理、平衡世界發展、促進文明互鑒、推動合作共贏指明了方向和具體路徑。

據悉,萬壽論壇由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於2016年初發起主辦,下設萬壽講堂、萬壽對話、萬壽圓桌等多個特色板塊,旨在依託政黨外交渠道,聚焦新型南南合作等重要議題,為各國政黨政要、智庫學者、民間組織代表等提供一個開放包容、深入交流、互學互鑒的國際對話平台,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更加美好世界做出貢獻。

英國共產黨總書記羅伯特·格里菲斯(Robert Griffiths)發表致辭

本網記者蔡毅強/攝

論壇現場 本網記者蔡毅強/攝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所原副所長李文(中)發言 本網記者蔡毅強/攝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副所長馮顏利(右一)發言 本網記者蔡毅強/攝

專家發言 本網記者蔡毅強/攝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責任編輯:劉星排版編輯:劉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鄧恆:信息提供權——信息網路傳播權的本質
陳寅恪今天當得了教授嗎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