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東海龍宮有一幅畫,悟空不管受了多大委屈,看了都會回到唐僧身邊

東海龍宮有一幅畫,悟空不管受了多大委屈,看了都會回到唐僧身邊

取經初期,唐僧剛剛得到孫悟空這個助理,這時候的師徒二人,相互還不是很了解,而且世界觀上有很大的出入,產生矛盾是必然的結果。

唐僧剛把孫悟空從五行山中救出來,悟空便捅了天大的簍子,當然,在唐僧看來,天大的事情無非是人命,而孫悟空本身就是妖仙,西遊中,但凡是妖或是仙,都是視人命如草芥的存在,這便是兩人世界觀上的差距。

師徒二人行走在林間,突然從林中竄出來六個強盜,唐僧嚇得半死,悟空卻歡喜異常,說是給他們送衣服來的,舉棒便將六個強盜給打死,卻因此惹怒了唐僧,怒斥悟空沒有一點慈悲心腸,卻不知孫悟空以前為妖的時候不知吃了多少人。

第二次被唐僧趕走的時候又不知吃了多少的獵戶,所以不管悟空怎麼變,他始終不會站在唐僧這個凡人的角度去看問題,天庭的眾仙和靈山的眾佛都一樣,大鵬鳥吃了一國的百姓,如來還不是不管不問?

與其說取經路上是孫悟空的改變,倒不如說是唐僧的改變,許多人分析說,那被打死的六個強盜其實代表的是悟空斷絕了六欲,而唐僧因此將孫悟空趕走,乃是凡心愚昧,不明就裡,其實唐僧有時過度的慈悲是與如來相違背的,這是凡人與神仙在性格上根本的區別。

所以在唐僧說了一堆氣話之後,孫悟空亦是大怒到:「既然如此惡我,那我走就是了!」,但悟空同樣有其它的想法,並沒有直接回花果山,而是到了東海龍宮,找龍王說話解悶。

東海龍王自然知道孫悟空取經的事,得知師徒之間的關係之後好言相勸,兩人喝茶聊天,悟空突然間見龍宮的牆上掛著一幅畫,畫上畫的是張良「圯橋進履」的典故,孫悟空順口問了一下,老龍王趁機說圖中老人乃是黃石公,年輕人是張良。

張良想要拜黃石公為師,黃石公故意將鞋子丟到了橋下要張良去撿,如此三次張良卻毫不惱怒,一遍又一遍,恭恭敬敬的將鞋子個撿回來,結果黃石公覺得張良不錯,便授其天書,張良最終得道成仙。

龍王說道:「大聖,你若不保唐僧,不盡勤勞,不受教誨,到底是個妖仙,休想得成正果。」,龍王話中的「正果」才是悟空真正的痛處,見悟空猶豫,龍王又趁機說道:「大聖自當裁處,不可圖自在,誤了前程」,悟空終於聽明白了,回到了唐僧身邊。

若是比喻,筆者認為那圖中的黃石公應該比喻成如來,其三番丟出的鞋子是唐僧,張良自然是悟空,唐僧就好比如來給孫悟空的一個契機,如果對這個「契機」不管不問,就是不服如來的管教,如來豈能讓他修成正果?他始終是個妖仙。

說是妖仙,也頂個妖字,大鬧天宮之後的悟空早就已經醒悟,若不修成正果,這天下絕無他的容身之處,連容身之處都沒有,又哪來的自在?所以他必須藉助如來修成正果!

唐僧的角色又不同,他的第一要務是取經,修成正果只能排在第二位,而唐僧的第一要務正是如來的第一要務,所以凡是要以唐僧為先,猴子應該像張良一般忍讓,一句就是,孫悟空與如來的三觀相同,唐僧與如來的利益觀點相同,如來會首先選擇利益。

悟空正是從圖中悟到了這一點,所以不管他在唐僧處受多少的委屈,都會乖乖的回到唐僧身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五離怪談 的精彩文章:

沙僧才是隱藏最深的人,難怪之前吃了唐僧九次,分行李時差點暴露
車遲國三妖有三清後台,為何還是死了?你看他們用的什麼法術?

TAG:五離怪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