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經絡全靠想像?古人:這群不肖子孫!
(本文為原創文字,未經允許不得轉載與應用!)
本文理論依據:《中醫藏象生理學》、《中醫基礎理論》、《針灸學》
列位看官,今天這篇文說,咱們來談談,中醫裡面的經絡,到底是如何被發現的。
說起這個經絡理論,現代人對其感受複雜。一方面,中醫的經絡、穴位,對於治療疾病確實有效。在西方世界,儘管對中藥的接受程度不高,但是對針灸的接受程度非常高,認為其效果確實。另一方面,儘管後人經歷了無數探索、研究,始終沒有拿出令所有人都信服的證據,證明這就是經絡的原型和實質。
於是,就有一大批懷疑中醫的人認為,「經絡」是「不存在」的,不過是人們的猜測、想像罷了,甚至有一點迷信的色彩。
真是這樣么?不是的。這篇文說,咱們就和您聊聊這件事。本訂閱號的知識水平有限,難以講得全面,權作拋磚引玉。
首先說,關於針灸的最早「體驗」,是古人在受到火燒,石具打擊的時候,意外地發現 ,這類刺激竟然讓之前已有的某些癥狀減輕或者消失了。這種體驗反覆發生,人們就總結出了一些,可以對某一癥狀產生治療作用的「點」、「位置」。這便是最初的,穴位的產生過程。再後來,人們由發現,與之臨近的其他幾個「點」,也都對某一類癥狀有著相同或類似的調節、治療作用。好,把這些「點」、「位置」串聯起來,變成一條線,這就形成了經絡的雛形。
也就是說,經絡理論、概念的最早產生,完全源於實踐。
隨著時代發展,到了殷商、西周時期,用於治療的「針具」開始逐漸豐富、專業了起來。通過針刺的方法來治療疾病,開始盛行。在這一過程中,人們驚奇地發現,通過對固定位置的針刺,可以令患者產生某種「感應」、「感測」的現象。譬如說針刺手臂某位置,就有一種特殊感受,向上或者向下,沿著固定的一條路徑傳遞著,或者發麻,或是酸脹,或是疼痛,或是沉重。這種感測的現象,古人稱之為「得氣」。再後來,人們把感測的路徑總結出來,同時又發現這一路徑上的其他位置,通過針刺也能發生類似的反應。於是,把它們提煉總結,就形成了經絡的雛形。
當然,還不知這些。古人對經絡的認識,還得益於氣功。
中國的古人,稱「氣功」為導引。導引,現在來看,是一個動詞。導引什麼呢?導引的是「氣」。《靈樞》就講了:「緩節柔筋而心和調者,可使導引、行氣」。導引之術通過對肢體和呼吸的調整,會讓人在體內產生「氣」遊走的感覺。這樣的現象,在練習氣功時間較長的人身上,是可以出現的。正如李時珍所言:「內景隧道,惟返觀者能照查之」。這裡,典型的如「下周天」通暢之感。即是說,修鍊者丹田發熱,然後通向長強穴,再沿著脊柱上達大椎穴,再入風府、百會穴,接下來入印堂穴,又經過膻中穴,向下還入丹田。這個過程,沿著任督二脈運行。通過這樣的「氣」的運行路徑,古人總結出了經絡的雛形。所以說,古人在氣功修鍊過程中對氣運行路徑的感受,是經絡學說形成的基礎之一。
另外,還有一個基礎,就是「循經症候群」。古人通過大量實踐發現,人體在疾病狀態下,會在體表處,呈現出好幾種客觀癥狀。這些癥狀,經過反覆實踐和總結,沿著其發生的位置串聯起來,所形成的「路徑」,就成了經絡的雛形。
古人在實踐中發現,當內髒髮生疾病的時候,體表往往有一處會產生相應的反應。比如說腹瀉的人,在陰陵泉穴位的位置上,往往出現壓痛。心胸有病的時候,郄門穴會出現壓痛。這些現象令先賢們認為,在內臟和體表之間,是有一種固定聯繫的。這種聯繫的路徑,也成了經絡的產生基礎。同時,古人還發現,體表有一些固定的位置,它們會對同一類疾病、同一類癥狀,有著同樣的調治效果,即所謂「主治範圍類似」。古人把這些「主治範圍類似」的穴位捏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經絡。
當然,這過程中,也離不開古人對人體的原始解剖觀察。古人通過對血管以及可視的神經的觀察,是經絡學說的重要物質基礎。古人所謂「夫脈者,血之府也」,無疑就是觀察到血管才產生的認識。
總而言之,古人對經絡的發現,是一個漫長的、不斷積累和提煉的結果,絕非某一時、某一人的科研成果或發明創造。它的產生,既有解剖基礎,也有基於實踐和經驗的推理分析,經過千百年的反覆休整和調整。可以說,它是「結構態」和「功能態」的結合體。一味用具體物質結構的眼光看,難以覺其全貌。而一位強調其「功能態」,也難以理解其本質。所以說,經絡學說,是一個「綜合體」,源於實踐,基於解剖,成於推理和觀察,歸於檢驗和實效,是傳統醫學的瑰寶。
全文完。您意下如何?請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胃不和則卧不安!不好好吃飯的人,最後都容易失眠
※手心多汗,全身大亂!這小招你試過嗎?
TAG:幫你學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