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國自主轉基因大豆種子走出國門 獲阿根廷種植許可

中國自主轉基因大豆種子走出國門 獲阿根廷種植許可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

28日,北京大北農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其研發的轉基因大豆轉化事件獲得阿根廷政府的正式種植許可,該轉基因大豆產品具備草甘膦和草銨膦兩種除草劑抗性。

這是中國公司研發的轉基因種子首次在國際上獲得種植許可。據悉,該公司已著手啟動該產品的中國進口法規申報程序。

「這次大北農轉基因產品進入阿根廷實現商業化種植,與早些時候華中農大的轉基因水稻獲美國認可安全可以食用一樣,是令人高興的進展。雖然受產業化政策相對滯後的約束,轉基因糧食作物目前在國內還不能產業化,但中國本土生物技術產品已經能夠走出國門、參與國際競爭了。」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研究所生物學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姜韜在接受科技日報採訪時表示。

去年8月,阿根廷官方就我國大北農在該國發布的第一個大豆性狀進行了公眾諮詢。根據阿根廷的審批流程,相關產品要經過公示,還需要登記註冊,並待其農業部長簽字後,才會發放種植證書。

2月27日,大北農收到阿根廷國家政府的生產及勞動部正式書面通知,阿根廷位於南美洲南部,是拉美第二大國。大北農下屬子公司北京大北農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研發的轉基因大豆轉化事件DBN-09004-6獲得阿根廷政府的正式種植許可。

大北農表示,這是大北農轉基因大豆產品在國際南美地區市場取得的重要里程碑式進展,也是大北農生物技術的研發和轉化在國際南美地區取得的重大進展,也為大北農生物技術的市場化應用和經營拓展了較為廣闊的市場空間。

「大北農的這個轉基因大豆產品針對性強,屬於差異性競爭策略的研發成果,有很強的競爭力。在南美被廣泛種植的跨國公司的抗除草劑草甘膦轉基因大豆是當前大豆國際貿易中占絕對優勢的產品,阿根廷種植的轉基因大豆主要出口我國,長期單品種種植,農田雜草具有出現抗草甘膦突變的可能。大北農的轉基因大豆產品具備草甘膦和草銨膦兩種除草劑抗性,能夠有效解決南美大豆生產的控草難題,為應對草甘膦抗性雜草和玉米自生苗提供更加靈活和便利的技術手段。」姜韜說。

目前,全球轉基因大豆品種市場競爭非常激烈,不久前,杜邦公司一款轉基因大豆品種先後獲得了中國和菲律賓的進口許可,該品種能抗三種常見除草劑的轉基因。現在這個市場上有了中國公司的一席之地。

而原孟山都等大公司之所以沒有推出「雙抗」的轉基因大豆品種,一種推測是一直以來草銨膦比起草甘膦來價格太高,而農民使用草甘膦也能滿足大部分除草需求,因此對抗草胺膦性狀產品的需求不大。不過,近年來草銨膦的價格總體在走低,其市場前景仍被看好。

「此次大北農的轉基因大豆還不能向我國出口。因為任何向我國出口轉基因農產品的都需要實現獲得我國農業農村部頒發的進口安全證書。要得到這個證書就必要走我國的安全評價體系,無論這個研發公司是否是我國的公司。」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副研究員柳小慶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大北農透露,該產品在阿根廷規模化商業推廣還需要獲得中國進口許可,公司將立即啟動該產品的中國進口法規申報程序;同時該產品正在申請烏拉圭種植許可,還將申請巴西種植許可及歐盟、日本、韓國等其他大豆主要進口市場的進口許可。

同時,大北農還強調,該種植許可的獲得,未來幾年在國際南美區域具有較大的市場轉化應用價值和市場開發潛力,短期內對公司經營不會立即產生重大影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 的精彩文章:

「五對輪」改行,但首先不能叫「重步戰」
高能!女孩被批評後教育家長「文化人要用古詩訓人」

TAG:觀察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