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職位不高,卻是許褚之子,為何會被鍾會斬首示眾

此人職位不高,卻是許褚之子,為何會被鍾會斬首示眾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一百一十六回,發生在伐蜀之戰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司馬昭、鍾會和許儀。原文如下:

司馬昭謂西曹掾邵悌曰:「朝臣皆言蜀未可伐,是其心怯;若使強戰,必敗之道也。今鍾會獨建伐蜀之策,是其心不怯;心不怯,則破蜀必矣。蜀既破,則蜀人心膽已裂;敗軍之將,不可以言勇;亡國之大夫,不可以圖存。會即有異志,蜀人安能助之乎?至若魏人得勝思歸,必不從會而反,更不足慮耳。此言乃吾與汝知之,切不可泄漏。」卻說鍾會下寨已畢,升帳大集諸將聽令。

時有監軍衛瓘,護軍胡烈,大將田續、龐會、田章、爰青、丘建、夏侯咸、王買、皇甫闓、句安等八十餘員。會曰:「必須一大將為先鋒,逢山開路,遇水疊橋。誰敢當之?」一人應聲曰:「某願往。」會視之,乃虎將許褚之子許儀也。眾皆曰:「非此人不可為先鋒。」會喚許儀曰:「汝乃虎體猿班之將。父子有名;今眾將亦皆保汝。汝可掛先鋒印,領五千馬軍、一千步軍,徑取漢中。兵分三路:汝領中路,出斜谷;左軍出駱谷;右軍出子午谷。此皆崎嶇山險之地,當今軍填平道路,修理橋樑,鑿山破石,勿使阻礙。如違必按軍法。」許儀受命,領兵而進。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司馬昭發動伐蜀之戰,西曹掾邵悌擔心鍾會將意圖不軌。司馬昭卻認為即便鍾會有異心,也終將無法得逞。而此時的鐘會並不知道司馬昭已經在暗中提防自己,還在進行戰前兵力部署。猛將許褚之子許儀主動請纓,要求擔任大軍先鋒。鍾會同意了許儀的請求,並調撥六千步騎給許儀。至此,伐蜀之戰拉開了序幕。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司馬昭口中的「敗軍之將」, 意為打了敗仗的將領,現多用於諷刺失敗的人。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史記?淮陰侯列傳》中的「臣聞敗軍之將,不可以言勇;亡國之大夫,不可以圖存。」

小說中描述的這段邵悌疑心鍾會及司馬昭的回答,都是真實的歷史。據《三國志?鍾會傳》載:「 初,文王欲遣會伐蜀,西曹屬邵悌求見曰:『今遣鍾會率十餘萬眾伐蜀,愚謂會單身無重任,不若使餘人行。』文王笑曰:『我寧當復不知此耶?蜀為天下作患,使民不得安息,我今伐之如指掌耳,而眾人皆言蜀不可伐。夫人心豫怯則智勇並竭,智勇並竭而強使之,適為敵禽耳。惟鍾會與人意同,今遣會伐蜀,必可滅蜀。滅蜀之後,就如卿所慮,當何所能一辦耶?凡敗軍之將不可以語勇,亡國之大夫不可與圖存,心膽以破故也。若蜀以破,遺民震恐,不足與圖事;中國將士各自思歸,不肯與同也。若作惡,祗自滅族耳。卿不須憂此,慎莫使人聞也。』」與這段記載對比,小說只是在個別詞語上稍作修改。

不過,與司馬昭與邵悌的談話幾乎照搬歷史記載不同,小說中描述的許儀擔任大軍先鋒一事卻並非真實的歷史。據《三國志?許褚傳》載:「(鍾會)會統十餘萬眾,分從斜谷、駱谷入。先命牙門將許儀在前治道,會在後行,而橋穿,馬足陷,於是斬儀。儀者,許褚之子,有功王室,猶不原貸。諸軍聞之,莫不震竦。」

從這段記載來看,許儀並非大軍先鋒,而是一位小小的牙門將,因為沒有完成道路修整而被鍾會所殺。鍾會此舉目的非常簡單,一是為了增強自己在軍中的威信,二是為自己將來的背叛做準備。而許儀則是曹魏原來許褚之子,雖然職位不高,但畢竟背景不同凡響,鍾會拿他祭旗,效果是非常明顯的。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此人是姜維的苦主,多次挫敗北伐大軍,獲司馬昭高度評價
關羽後人命運悲慘,兒子血染沙場,孫子被複仇滅門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