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庫爾斯克會戰的序幕,希特勒猶豫不決的「堡壘」行動

庫爾斯克會戰的序幕,希特勒猶豫不決的「堡壘」行動

著:戴維·M. 格蘭茨

譯:孫渤

幾十年來,充滿傳奇色彩的庫爾斯克會戰一直令歷史學家和普通讀者既心馳神往,又眼花繚亂。庫爾斯克會戰以其波及範圍之廣、戰況之激烈、影響之深遠,以及人力和物力損失之驚人,為自己贏得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坦克戰和蘇德戰爭「轉折點」這樣的溢美之詞。

1943 年5 月3 日,慕尼黑

阿道夫·希特勒花了足足45分鐘的時間,透徹而簡單地講解「堡壘」行動,也就是德國向蘇聯發動新一輪進攻的計劃。第三帝國的幾位東線司令官和主要參謀軍官各懷心思,帶著不同程度的關注,氣憤,或者無奈,圍在長地圖桌旁聆聽著。

德國陸軍總參謀長庫爾特·蔡茨勒上將名義上是「堡壘」計劃的制定者,儘管事實上這個想法顯而易見,桌旁的任何人都提得出來。經過兩年來同蘇聯紅軍的艱苦鬥爭,德國國防軍已經沒有足夠的資源在東線發動全面進攻。取而代之的是,德國將按照「堡壘」計劃把現有兵力集中用於庫爾斯克突出部,這是戰線中央凸向西面德國方向的一部分。

性情急躁、嗓門洪亮的蔡茨勒,計劃用兩股兵力向庫爾斯克分進合擊,從根部掐斷這個突出部:陸軍元帥京特·馮·克盧格的「中央」集團軍群將從奧廖爾地區出發,向南攻往庫爾斯克這座俄羅斯城市;陸軍元帥埃里希·馮·曼施泰因的「南方」集團軍群將向北攻入突出部南側。一旦得手,這次向心突擊就能包圍蘇聯的幾個集團軍並縮短德國的戰線,從而節約兵力,再進一步發動幾場進攻戰役,或者按照更現實的做法,準備迎接隨後曠日持久的防禦性戰局。

蔡茨勒的計劃其主要缺陷也非常明顯:德國拖得越久,蘇聯就越可能完善防禦來挫敗進攻。瓦爾特·莫德爾大將的第九集團軍預定要從突出部北面發動主要突擊,他確信紅軍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就在慕尼黑會議的前一天,莫德爾越過其上級馮·克盧格,向希特勒提出自己的擔憂。莫德爾擺出幾十張庫爾斯克突出部的空中偵察照片。這些照片表明,就在他的預定進攻路線上,蘇聯人已經精心構築了縱深達幾英里的一道道防禦工事。莫德爾認為進攻的時機已經錯失,第九集團軍的前鋒將會被蘇聯人逐步消耗和殲滅,卻無法達成突破。「堡壘」行動必須徹底修改或完全放棄。莫德爾的最低要求是,再增派兩個裝甲師和一批專業兵種部隊,他還需要幾千名補充士兵來充實他的隊伍。

庫爾斯克會戰期間,紅軍的主力坦克是1943 年型的T-34

慕尼黑會議期間,希特勒不僅講述了蔡茨勒的計劃,還提到莫德爾的反對意見。善於揣摩上意的聽眾們都感到莫德爾的意見已經打動了希特勒。馮·曼施泰因元帥也有同樣的擔憂,他認為德國早在4月份就應該發動進攻,趁自己的對手尚未從春末的慘敗中恢復過來。然而,像戰時的許多場軍事會議上一樣,曼施泰因猶豫著不願表達出自己的觀點。雖然私下裡,他經常嚴厲地抨擊德國的戰略,但是他懾於希特勒的個性與直覺,以至於同這位獨裁者對話時經常會有些口吃。

馮·克盧格元帥像蔡茨勒一樣堅定支持「堡壘」行動。他對於莫德爾越級上報一事火冒三丈,而且仍然相信德國人能夠迅猛衝破任何形式的蘇聯防線。確實,大多數德國司令官們心中都存在這樣一個不言而喻的假設,即自己的軍隊總是能夠突破敵人的陣地,無論這些陣地構築得多麼仔細。另外,馮·克盧格抓住希特勒對於技術兵器的迷戀,強調新設計的「豹」式和「虎」式坦克能夠克服任何阻礙。

這時,負責重建德國陸軍裝甲部隊的裝甲兵總監海因茨·古德里安大將,請求希特勒允許自己發言。他警告說不要在對庫爾斯克發起的血腥正面突擊中毀掉這些部隊。今後生產的坦克,與其用來彌補這些損失,不如派往西歐發揮更大的作用,因為英國人和美國人遲早會在那裡進犯。德國軍備和戰時生產部部長阿爾貝特·施佩爾引用生產數據來支持古德里安的觀點。兩人還指出,由於在沒有經過充分測試的情況下匆忙投入生產,「豹」式坦克的設計仍然存在缺陷。據估計,這些新式坦克的可靠性和產量到6 月份都將有所提高,但這意味著進一步推遲進攻。

提到庫爾斯克會戰,通常會令人聯想起「虎」式和「豹」式坦克,但是三號(照片背景處)和四號坦克(照片前景處)才是構成1943 年德國坦克大軍的主力。

古德里安旗幟鮮明地反對「堡壘」行動,而他對馮·克盧格的忌恨助長了這種情緒,因為1941年古德里安在莫斯科城下被解職的過程中,後者曾推波助瀾。

這次會議本身沒有做出任何決定。在這兩天的時間裡,與會者考慮過三個選項:立即進攻、推遲進攻或徹底取消「堡壘」行動。德國空軍參謀長漢斯·耶順內克大將的發言道出了許多與會者的想法,他主張必須立即進攻,因為進攻的準備工作再也無法隱瞞下去。根據曼施泰因自己的回憶,他提醒過希特勒,如果推遲「堡壘」行動,那麼一旦英國人和美國人登陸歐洲,就不得不最終將其取消。這個預言式的評論,即便曼施泰因真的說出來過,也沒有給希特勒留下什麼印象。事實上,正如戰爭下半段經常發生的那樣,希特勒似乎很難及時作出決定。最後,會議未能達成一致,只得休會。「堡壘」行動的計劃繼續有效,但發起時間待定。

5月10日,希特勒將古德里安召到柏林,討論坦克生產問題,彙報結束以後,古德里安再次敦促希特勒取消在俄國發動進攻的計劃,以便節約資源保衛西歐。德國國防軍統帥部參謀長威廉·凱特爾元帥強調,出於政治原因,這次攻擊勢在必行——德國無法承受陷入被動的局面,必須發動進攻來打消其盟友和國內民眾的疑慮。

古德里安譏諷地說:「無論我們能否佔領庫爾斯克,對於全世界來說,都是一件無足輕重的事情。我再重複一遍我的問題:我們今年究竟為什麼非要在東線發動攻擊?」希特勒的回答少見地坦誠:「你說的一點兒也沒錯,我一想到這次進攻就反胃」。然而,德國關於「堡壘」行動的準備工作卻繼續緊鑼密鼓地進行下去,與此同時,蘇聯的防禦力量也一周比一周更加強大。

本文節選自《庫爾斯克會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戰爭事典 的精彩文章:

一戰軍服百科:德軍中充當著開路先鋒的暴風突擊隊
賭徒的計劃:偷襲珍珠港將成為摧毀美國在太平洋海權的決戰

TAG:戰爭事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