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造半潛船已上線!挪威護衛艦打撈工作出現新進展,即將回家
在沉沒近四個月之後,近日,挪威宙斯盾護衛艦英斯塔號的打撈工作終於出現了重大進展。本周,在Rambiz號與更大的Gulliver號起重船的共同努力下,將它整體吊出海面。其中Gulliver號由荷蘭皇家IHC公司設計、具體負責建造的是中國江蘇潤邦重工下屬的南通潤邦海洋工程裝備有限公司,於2016年2月開工,它配備的是由荷蘭豪氏威馬公司中國漳州分公司生產的起重設備。
圖為捆綁住英斯塔號的粗粗的鐵鏈。要將一艘五六千噸的護衛艦整體打撈出水,絕非易事。一開始,需要蛙人潛入海中將軍艦沉沒在海底的情況一一摸清,確定鐵鏈捆綁的位置。由於整艘軍艦全部灌滿了海水,難以確定它的重心,如果在起吊的過程中出現重心不穩,英斯塔號可能會重新掉落海水,甚至砸成兩截。
而在這一過程中,又出現一個小插曲。蛙人發現軍艦上的導彈和魚雷等火工品由於海水的長期浸泡,情況變得不穩定。如果貿然起吊,在打撈的過程中這些彈藥存在爆炸的風險,到時候沉沒的就不止英斯塔號一艘船了。因此不得不又多花費幾周的時間,將導彈和魚雷一一先行打撈出來,其中魚雷送到別處引爆。(這就是有些網友以為船已經引爆了的原因,是有些媒體和自媒體不懂英文造成的誤解)
在確認船上已經沒有危險品之後,蛙人才將起重船上放下的幾條大鐵鏈穿過整艘船的龍骨,綁穩紮牢,兩艘起重船一起發力,首先將它從傾斜狀態扶正,然而再緩緩將它打撈出水,其中僅扶正就用了一天時間,從海底到海面,又用了兩天時間,打撈一艘五六千噸的軍艦,並非想像中那麼容易。
在英斯塔號以正常狀態出水之後,工作人員又從起重船上搭其長長的舷梯,方便進入沉船上查明情況。不能不說,海水的腐蝕性真的很厲害,不到四個月的時間,這艘倒霉的護衛艦已經銹跡斑斑,像一個做舊的古董。
工作人員進入已經浮出水面的英斯塔護衛艦上進行檢查,帶上氧氣瓶是為了防止有艙室裡面還有積水,如此大的一艘船,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突然沉沒,即使打撈出來,艦內的情況也非常複雜。
出水後的英斯塔號內部特寫,可以看到相比船體外部的鏽蝕,船體裡面的狀況似乎還不錯,門和牆壁還保持沉沒前的樣子,這就是水密門的功勞了。現代軍艦一般都使用水密門,在即將沉沒的情況下,只要關閉水密門,就可以保持本艙不進水。當然,如果要是像英斯塔號的船員一樣,倉皇逃跑的時候忘記關水密門,那就無力回天了。
另外,3月1日凌晨,英斯塔的打撈工作還出現一個重大進展。挪威海軍的計劃是沉船出水之後,立刻用半潛船運回港口,現在,這艘半潛船出現在打撈現場了。值得一提的是,這艘半潛船是2011年由我國南京武家嘴造船廠建造的,長140米,寬36米,吃水8.6米,其最大下潛深度為艏部8米,艉部12米,載重噸達到25000噸級,每平方米甲板載重極限為31.5噸,運走五六千噸的「英斯塔」號沒有絲毫問題。
半潛船是一種神奇的船舶,它本身可以在艙內加註海水後可控下沉。半潛船裝運英斯塔號的工作流程是這樣的:首先,半潛船加水自沉,當半潛船的甲板低於英斯塔的船底之後,移動泊位到英斯塔號的正下方,然而開始排水上浮,這樣的話講可以將英斯塔號抬離水面,然後駝著它返回港口。圖中中國造半潛船已經英斯塔號整體抬離了水面。
到此處,英斯塔號的打撈工作就可以告一個段落了。從2018年11月8日,到今天,因為英斯塔號的沉沒,全世界的吃瓜群眾足足看了三個多月的大戲。如今這場西洋景終於謝幕,突然有些依依不捨的感覺了呢。不管怎樣,還是感謝英斯塔號犧牲自己給我們帶來的歡樂吧。最後一句,真是羨慕可以在現場喝著咖啡和熱茶圍觀的吃瓜群眾。另外,想著收廢鐵的網友們,都回吧。
※是大象漫步還是短腿小柯基散步?F22集體亮相背後現美國底褲
※002飛行甲板畫線完成,大連雙航母再同框,4月23日不見不散
TAG:鐵翼蒼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