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溝通》核心點提煉:放棄命令式的辭彙,多傾聽多觀察!
幾年前,我非常幸運地學習了心理諮詢,最主要是我系統地讀到了《非暴力溝通》這本書。從此,我和孩子之間的溝通,不再是專斷地命令,而更多地會考慮他的感受和需要,並向他說出我的感受和請求。我和他一直都使用「非暴力溝通」的方式相處。我和兒子的溝通通常都是遊戲和玩笑式的,「你必須、你應該、你要」是我盡量少用的辭彙,因為這種都是命令式和強迫式的,不利於孩子的心靈正常成長。
——一位家長的總結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非暴力溝通》是2009年1月華夏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馬歇爾·盧森堡 。
著名的馬歇爾·盧森堡博士發現了一種溝通方式,依照它來談話和聆聽,能使人們情意相通,和諧相處,這就是「非暴力溝通」。通過非暴力溝通,世界各地無數的人們獲得了愛、和諧和幸福。
作者認為當我們褪去隱蔽的精神暴力,愛將自然流露。為此,他專門建立了一個非暴力溝通中心,簡稱NVC。這裡的人相信,人的天性是友善的,暴力的方式是後天習得的。NVC還認為,我們所有人有共同的、基本的需要,人的行為是滿足一種或多種需要的策略。中心的目的是通過建立聯繫使我們能夠理解並看重彼此的需要,然後一起尋求方法滿足雙方的需要。換言之,NVC提供具體的技巧幫助我們建立聯繫,使友愛互助成為現實。
下面哲學詩畫把《非暴力溝通》的核心要點提煉下,供大家學習和實踐,如果都能遠離暴力,去除惡習和壞脾氣,那麼我們的世界將會更加美好。
1,觀察(便於陳述事實)
善於觀察,然後陳述事實,這在溝通中非常重要。如果你不能觀察細緻,或陳述的準確,溝通就會出現問題。
比如在你還沒詳細了解和觀察到孩子的行為動機、心理動因時,你往往就會輕易的做出孩子不行、孩子不好、孩子太調皮等等諸如此類的判斷,其實這種判斷是基於你自己的理解,可能正跟孩子的內心真實心理截然相反,這樣就是對孩子的一種不理解和不尊重。
2,感受(著重自我體會)
聊天或聚會的核心內容之一就是說出彼此的感受,或者自己對事物的一些看法。因此,自我的體會和領悟非常重要。如果你對事情有與別人不同的看法,你應該說出來,而不是憋在心裡,一旦自我感受受到壓抑,我們就會形成自我封閉式的人格,進而有礙於溝通。
3,需求(聯繫個人實際)
由於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很多觀念和個性中的東西都受到了某種程度的壓抑,尤其是在性方面,中國人一直是談性色變。在家族和家庭的大集體中,我們很少有人直接說出自己的需求,即便有時想說也是遮遮掩掩,不能暢快表達。這就極易造成我們在和長輩或父母溝通時,出現各種歧義和無法達成的問題。
4,請求(為了達到共情)
提出請求越具體越好,最好是把複雜的變得簡單,讓別人明白自己的需求,正確表達自己的請求。
比如妻子希望丈夫多陪陪她和孩子,她向丈夫提出希望丈夫少花一點時間在工作上,結果丈夫採納了她的建議,將工作節約出來的時間花在了打高爾夫球和陪孩子度過周末上。
NVC為一些具體的生活場景中的溝通提供的具體方法:
1,所有人都有共同的需要。
2,我們的世界提供了足夠的資源滿足所有人的基本需要。
3,所有的行為都是滿足需要的嘗試。
4,情感反映了需要是否得到滿足。
5,所有人都擁有愛的能力。
6,人類樂於給予。
7,人類通過互助的關係來滿足許多需要。
8,選擇是內在的。
9,自我聯繫是通向平靜的最直接途徑。
當我們的生活基於這些假設,自我聯繫以及和他人的聯繫的可能性將會增加並變得容易。
結語——
現在的物質條件好了,溝通越來越便捷了,無論你是在地球的哪個位置,你都可以和外界保持聯繫,通過手機電視網路了解紛繁複雜的世界,但是虛擬世界溝通的通達卻讓我們越來越「害怕」與真實世界的交流了,而且真實世界的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也往往是詞不達意,甚至會出現各種由於溝通不暢所導致的誤解和惡意。
《流浪地球》裡面中國式父母的為了孩子無私奉獻和孩子的各種不理解,正是因為雙方各自的心愿和初心沒有闡述具體。父親所有的犧牲,包括放棄救治病重的妻子僅僅是為了孩子能活下去,而孩子的各種埋怨和賭氣出走僅僅是想讓父親重視自己,陪伴自己。
溝通的目的是為了解開各自的心結,而不是讓雙方的脾氣變得更壞,讓彼此的心結變得無法打開。
※修行人為何要六根清凈?大師給出了分析,絕了!
※神學家奧古斯丁:罪惡不來自上帝,而在人自身的選擇!
TAG:哲學詩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