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里的蒙汗藥歷史上是否存在?翻閱古書才知古人的偉大
蒙汗藥在武俠小說裡面的出場率極高,無論是武功多麼高強內力多麼深厚的人,遇到這種藥物也沒轍。因為這種藥物總是出現在黑心的店家手裡,被他們用來陷害別人,比如說《水滸傳》裡面的母夜叉孫二娘和催命判官李立,因此多數讀者對蒙汗藥的印象都不好。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根據書中描述,蒙汗藥藥性極強,即便是有內力的人,吃了蒙汗藥之後也會暈過去,期間無論對他做什麼他都無力反抗。當然了,也有人覺得,醫療技術不發達的古代怎麼會有這麼神奇的藥物,蒙汗藥可能只是那些作者杜撰出來的,不過醫療界對這種藥物的認可度很高,一些專家配合著考古學家,還研究出了這種藥物的基本配方。
在小說裡面,蒙汗藥一般都是被混合在酒水中,因為這種藥物有味道有顏色,需要用酒的味道來掩蓋。酒不會影響藥性的發揮,人一旦喝下了摻雜著蒙汗藥的酒,不一會兒就會昏睡過去,在昏睡期間無知無覺,身體的一切感覺都被屏蔽了,這個原理和現代的麻醉術差不多。
在現代麻醉術就是用來做手術的,它能減輕病人的痛苦,極大降低手術難度。其實蒙汗藥最初也是古人用來治病的手段,畢竟古時候醫療技術不發達,但是人們一樣會受外傷,要是沒有麻醉手段的話病人會遭受巨大的痛苦,醫師們做手術的難度也會提升。
以上這種說法並不是空穴來風,《列子湯問》中曾經記載過名醫扁鵲治病救人的過程:「扁鵲遂飲二人毒藥,迷死三日,剖胸探心,易而置之;投以神葯,既悟如初。」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扁鵲用一種毒藥來救治自己的病人,而其中提到的毒藥,其實就是廣義上的麻醉藥,也就是蒙汗藥。但是在古代最出名的麻醉藥並非蒙汗藥,而是麻沸散,是華佗發明的。
華佗一生中也做了許多次外科手術,都說醫者仁心,他不願意看到自己的病人受苦,便通過研究發明出了麻沸散。根據《後漢書》中的記載:「若疾髮結於內,針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無所覺,因剖破腹背,抽割積聚。若在腸胃,則斷截渝扣洗,除去疾穢。既而縫合,敷以神膏,四五日創愈,一月之間皆平復。」
不過可惜的是,麻沸散的配方在華佗死後就失傳了,《扁鵲心書》中有一種麻醉藥藥效和麻沸散很相似,那就是「睡聖散"」,書中是這樣描寫的:「人難忍艾火灸痛,服此即昏睡,不知痛,亦不傷人。此方由山茄花、火麻花共研為末,每服三錢,一服後即昏睡。」
書中記載的山茄花就是曼陀羅花,這種花也是蒙汗藥的主要成分。除了曼陀羅花之外,蒙汗藥裡面還有烏頭與押不蘆,這兩種花都含有十分劇烈的毒性,和曼陀羅花配合時能發揮最大的麻醉作用。我們現代的醫學雖然比以前發達很多,但是就中醫學這一領域而言,古時候那些神醫們留下的藥方還是很有研究價值的,我國近現代許多醫學專家就一直在研究蒙汗藥,讓這種藥物從書籍中走到了現實。
徐州醫學院附屬醫院利用曼陀羅花和烏頭製成的麻醉劑已經在全國推廣,這種藥物成本低,麻醉效果好,已經成功推廣到全國各地,那些在小說中被壞人用來謀財害命的蒙汗藥被用在正道上之後取得了讓人驚艷的效果。
《本草綱目》中十分詳盡地記載了關於曼陀羅花的採摘和製作,所以很多不法分子也能通過這種手段獲得麻醉藥,不過別擔心,麻醉藥並不是無葯可解的,經過不斷研究現今有許多藥物植物被發現可以用來解麻醉。1972年的時候我國曾經進行臨床實驗,麻醉過後的病人們被注射了毒扁豆鹼之後很快就清醒過來。
參考資料:《後漢書》
《列子湯問》
《本草綱目》
※皇帝為了安撫將軍,賜給他一塊免死鐵券,他剛收到就立馬選擇造反
※此人是馮玉祥唯一健在的兒子:定居美國卻不改國籍,如今已102歲
TAG:曉雨歷史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