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錢鑒定需要了解和掌握哪些專業知識?
鑒定錢幣需要掌握一定的專業知識,其中包括:一是中國貨幣史、貨幣思想史;二是考古學、金石學及文物方面的基本知識;三是錢幣學、歷代錢譜、錢志等;四是金融史、市制史、金銀史、紙幣發展史等;五是錢莊、票號、典當、中國銀行業和帝國主義在華銀行及其發行的貨幣等。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清代康熙通寶
1.貨幣史
貨幣史記載了大量有關古錢的鑄造、價值、支付、流通情況等資料,為錢幣鑒定提供了佐證。如南北朝時期社會經濟破壞嚴重,據《南史·竟陵王子良傳》載:「泉鑄歲遠,類多翦鑿,江東大錢,十不一在,公家所受,必須輪郭,遂買本一千,加子七百。」可知當時通行的均是輪郭不全的薄小錢,而大型厚重的永光、景和、孝建四銖等多數屬偽。
《新唐書?食貨志》
又據《新唐書·食貨志》載:建中時,判度支趙贊采連州白銅鑄大錢,以一當十。後人將一種直徑4.2厘米、重約20克左右的大開元定為趙贊所鑄,實際上並不可信。因唐高宗顯慶五年時,一枚精好的初唐開元(重4.3克左右)可抵五枚私鑄錢;而當十的乾封泉寶僅重5.5克左右,當五十的乾元重輪錢直徑3.4厘米,重15-25克左右。
唐代順天通寶
安史之亂後,唐代經濟一直走下坡路,建中時的財政狀況並未好轉,所以趙贊如真的鑄過這種自銅大錢,其重量亦不會超過15克。
2.考古及金石
鑒定錢幣要充分利用考古及金石研究成果。如1972年9月,吉林省哲里木盟庫倫旗一號遼墓出土了一枚大康六年大銅錢,該錢直徑4.85厘米,重47.8克,屬於遼代貴族殉葬用的瘞錢。它為鑒定傳世遼代大錢的真偽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先秦錢幣-戰國環錢
有一種釋為「各六朱」的楚國銅貝幣,根據1973年12月江蘇無錫前州出土的郝陵君豆銘文,可釋成「冬朱」二字,它是一種重量單位(見《文物》1980年第8期《楚郝陵君三器》)。
3.錢幣學
錢幣學是鑒定錢幣的基礎,它牽涉的面較廣,首先要熟悉各個時代錢幣的不同版別、形制、質地等特徵。如南宋末年的景定元寶、咸淳元寶,只有宋體小平及折二數種版別;假如發現重寶、通寶或篆、隸、行、草等書體者,基本上可定為偽品。
戰國圓孔圜錢「共屯赤金」
北宋末年的靖康錢傳世數量極少,除折二元寶對品外,其餘均可以枚相計,但版別競有十餘種之多,有元寶、通寶、小平、折二、折三、篆書、隸書、楷書、銅母、鐵錢等,今後還有可能發現新的版別,這就不能因為是前所未見而定其為偽品了。
其次是應懂得雕模及鑄造知識。古代鑄錢要先刻祖錢或范母,在正常情況下,官爐的雕模師傅技術純熟,雕模精良;偽刻的人技術較差,鑄成偽品後,文字、輪郭均易變形,錢肉也欠平整。所以,從刻手的高低上來分辨真偽也是古幣鑒定的重要一環。
《錢通》
還有,古代鑄錢主要有泥范及翻砂兩種方法,而近代、現代偽造大多採用翻砂法,個別也用失蠟法。具備鑄造知識的人,可從古今不同的鑄造方法,甚至不同的范砂來區別真偽。
北周錢幣
我國很早就有人研究錢幣。據《隋書·經籍志》載,南朝蕭梁時代已有顧烜的《錢譜》行世,這些古籍大多亡佚。自南宋洪遵的《泉志》起始,存世的歷代錢譜、錢志也有數十種之多,這些專著是鑒定錢幣的重要資料和依據。
《歷代古錢圖說》
近人丁福保縮篡的《古錢大辭典》《歷代古錢圖說》及施嘉乾的《中國近代鑄幣匯考》等,都是鑒定時必備的工具書。
4.古漢語和古文字學
鑒定錢幣還應具備古漢語和古文字學基礎。這是閱讀古史資料和考古文物成果所需要的基本功。以前刊印的廿四史、十通、各朝會要、會典、實錄、玉海、冊府元龜、太平御覽等,都是沒有標點的文言文,假如沒有古漢語基礎是很難讀通的。
《古代漢語》
近代人的金文著述也同樣如此,如劉心源的《奇觚室吉金文述》中對先秦布幣的文字考釋作了精闢的論述。鑒別先秦貨幣的文字,離不開古文字學基礎,也要熟悉這些專著。
5.書法
錢幣鑒定還要有一定的書法修養。書畫鑒定家能以書法的時代風格來斷代辨偽,鑒定錢幣也同樣如此。因為錢文也代表了一代書風,如瘦金體的錢文不會出現在徽宗之前,六朝的錢文不會出現於明、清,明、清人的書風也不會在唐、宋錢文上出現。
北宋御書錢幣
一般來講,偽錢的文字不及真者,但真錢文字也有較生拙的,如通行泉貨、永隆通寶等,偽造的這類古錢文字常比真的更為端正。
有書法藝術修養的人,容易識別錢文的書體與時代是否相符,又善於分清文字的好、惡、肥、瘦、生拙與圓熟、自然與模仿、一手所書與拼湊而成等微小差別,而真偽即在其中了。
乾隆通寶
總之,鑒定錢幣需要綜合各方倆的知識,經過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深入分析,從現象到本質,從不同的側面互相補充、互相印證,最後才能得出科學的結論。
※馮自強、郭玲玲、解華、李慧、張俊秋水彩水粉藝術
※譜石、任剛軍、李懷通、謝顯澤、葉新彥篆刻藝術
TAG:元谷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