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奧斯卡獲獎短片《包寶寶》:你的「過度保護」正在吞噬孩子!

奧斯卡獲獎短片《包寶寶》:你的「過度保護」正在吞噬孩子!

奧斯卡獲獎短片《包寶寶》:你的「過度保護」正在吞噬孩子!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近日,一部8分鐘的奧斯卡獲獎短片《包寶寶》,戳中了很多媽媽的心。

片中,一位華人媽媽做的包子突然有了生命。

眼前那隻肉餡白皮的包子,變成了圓嘟嘟、胖乎乎的可愛寶寶,媽媽瞬間被萌化。

奧斯卡獲獎短片《包寶寶》:你的「過度保護」正在吞噬孩子!

從此,視他為親孩子,喂他好吃的、給他量身高、帶他去買菜……小心呵護著,包寶寶也天天黏著媽媽。

在媽媽無微不至的照顧下,包寶寶長高長大了。

他有了自己的想法、結交了很多朋友,想擁有自己的世界。

但是,媽媽依然沒有給他自由,恨不得每一秒控制在自己的視線內。

直到有一天,包寶寶帶著女朋友回家收拾行李,竟然準備離開這個家。媽媽痛心不已、奮力阻攔,一氣之下把包寶寶吞回了肚子里。

媽媽抱頭痛哭、萬分後悔……

奧斯卡獲獎短片《包寶寶》:你的「過度保護」正在吞噬孩子!

看到這個「激情犯罪」的畫面時,倒吸了一口涼氣,又感到無比心酸。

原來,這只是媽媽的一場夢,夢中的包寶寶就是自家的孩子,被吃掉的包寶寶在現實中回來了。

細細品味,看到的不僅僅是一個關於母愛的故事,一個過度保護孩子的故事,更是一個要學會放手的故事。

從中折射出多少中國式家庭的親子關係,父母為了孩子不受到傷害,過度的保護、過度的關愛,導致孩子的獨立性受到影響,這樣的父母就是典型的「過度保護型父母」。

父母對孩子的過度保護緊緊的束縛了孩子的翅膀,長大之後也無法掙脫,展翅飛翔。

心理學家武志紅說:「為什麼會有巨嬰?就是因為父母對子女的生活越位,子女對自己的責任缺位。」

愛本沒有錯,過度的保護卻會傷了孩子。


2

看了日劇《過度保護的加穗子》,不禁讓人深思。

加穗子作為獨生女,就像溫室里的花朵,從小到大被媽媽細心關照。

起床需要媽媽叫醒,衣服需要媽媽挑選,上學需要媽媽接送……一直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

她的口頭禪就是「怎麼辦呀媽媽?」開口閉口全是「媽媽」。她放棄了主動思考的能力、接受了媽媽包辦一切、習慣了聽媽媽的所有意見。

奧斯卡獲獎短片《包寶寶》:你的「過度保護」正在吞噬孩子!

媽媽最愛說的話則是「媽媽不是說了嗎!」她將全部心思傾注在女兒身上,並十分享受這一切。

可悲的是,媽媽和加穗子都沒有意識到這麼多年的家庭教育存在問題。

當沉默的爸爸質疑「我們是不是太過度保護加穗子了!」媽媽卻振振有詞的回答:「不想讓她嘗試失敗的滋味」。

終於,帶著保護罩的加穗子暴露在社會環境下時,問題顯現了。

面試了20多家公司均以失敗告終4,戀愛時不會表達自己的情感,遇到事情不會獨立解決……

對於媽媽來說,她對加穗子所做的一切,是以愛的名義包辦、過度保護和控制,是個典型的「直升機父母」。像一架直升機,盤旋在孩子的頭頂上,全方面監控著孩子的一舉一動,只要孩子遇到困難,立馬降落下來保護孩子。

這種過度保護剝奪了孩子自我發展的信念。

在綜藝《爸媽學前班》里,劉璇就被指出過度保護孩子,自從有了孩子就對孩子寸步不離,全方位保護,在老公眼中,這是一種甜蜜的負擔。

奧斯卡獲獎短片《包寶寶》:你的「過度保護」正在吞噬孩子!

對此,專家還界定了過度保護的界限:關鍵在於懂得接收孩子的信號。

她舉了個例子,1歲左右的孩子在吃飯時通常會對獨立吃飯表現出興趣,這時就應該給他們機會,而不是繼續餵食。

而在現實生活中,父母卻是:


有一種餓,叫媽媽覺得你餓,孩子不想吃了,繼續喂。

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孩子感覺不冷,也要裹的像個蠶寶寶。

有一種擔心,叫媽媽覺得你不行,孩子覺得我可以,還是不能放心。

簡·尼爾森在著作《正面管教》中提到,太多的父母相信,好爸爸好媽就應該保護孩子免受任何挫折和失敗,因此,他們會包攬孩子的一切困難,或對孩子過度保護。

這樣不僅讓孩子失去了自我,難以理解父母「過度」的愛,埋下衝突的種子,還讓自己變得身心疲憊。


3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將精力過多的放在如何保護孩子上,卻往往忽略了一點:學會放手。

那麼,父母應該如何做,才能把孩子的人生還給他們呢?

  • 愛孩子就要學會放手

英國心理學博士西爾維婭·克萊爾說過這樣一句話:「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

宮崎駿電影《魔女宅急便》中的琪琪媽媽就是學會放手的代表。

琪琪為了成名一名合格的魔女,決定去大城市闖一闖,雖然母親對她的遠行充滿了牽掛,但還是選擇支持她並目送她離開。

奧斯卡獲獎短片《包寶寶》:你的「過度保護」正在吞噬孩子!

路途中,她經歷了無法預測的暴風雨天氣;因人生地不熟引發了交通混亂,被警方訓斥;居住在簡陋里,深深的體會著孤單……

她努力克服這些困難,最終收穫了成長的滋味、收穫了寶貴的友誼。

琪琪面臨的這些問題,也正是每個孩子在人生路上需要經歷的,學會放手是每個父母要面臨的課題,只有放手了,他才能體會到自己人生的精彩。

就像龍應台在《目送》中寫道的:「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愛孩子,不如放手讓他走得「更遠」。

奧斯卡獲獎短片《包寶寶》:你的「過度保護」正在吞噬孩子!

  • 進行適當有效的挫折教育

曾經看過一個泰國教育短片——《豆芽引發的夢想》,頗受感觸。

小女孩Ju來自一個貧困的家庭,她偶然發現市場上的豆芽賣得很好,於是問媽媽:「我們可以種來賣嗎?」

媽媽非常支持她的想法,說「我們可以試試!」

然而,培育豆芽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簡單,第一次嘗試失敗了,Ju露出了失望的表情,媽媽鼓勵她:「沒關係,我們再試試。」

奧斯卡獲獎短片《包寶寶》:你的「過度保護」正在吞噬孩子!

她們翻閱了教科書,進行了第二次嘗試,卻又失敗了,Ju臉上露出了難過的表情,她問媽媽「能成功嗎?」媽媽面帶微笑的對她說:「我們試試!」

母親的「可以試試」這四個字充滿了魔法,就像揮灑的魔棒,給豆芽施了神奇的肥料。

最終,在一次次失敗後,她們成功種出了豆芽。

看似簡單的幾個字,蘊含著不簡單的教育方法。

培育豆芽過程中的一次次失敗,就是Ju人生中的一個個小挫折,媽媽的鼓勵讓她克服苦難,實現了夢想。

這就是挫折教育:在孩子面對困難和挫折時,給他們勇氣、教他們應對的方法,而不是製造挫折,讓他們攀爬。

動畫片《愛麗絲夢遊仙境》中有一個隱喻畫面,身子是鳥籠的鳥,把兩個孩子放在身體里,他們試圖從逃出去,卻被媽媽關了回去。

奧斯卡獲獎短片《包寶寶》:你的「過度保護」正在吞噬孩子!

愛孩子是每一個父母的本能,想把孩子鎖在身邊,希望他們能在自己的羽翼下安全、快樂的成長。殊不知,你承擔了孩子的一切,卻忘記告訴他如何面對世界。

終究,孩子要走向世界,父母只能目送你到這裡,剩下的路,還要孩子你自己跋涉。

路途中會遇到荊棘和坎坷,會感受寂寞和不安,會經歷徘徊和迷茫。

也願你跨過山和大海,穿過人山人海,接受風雨洗禮。

即使摔倒,也莫回頭,勇敢爬起來,大膽向前沖,,相信你孩子!

奧斯卡獲獎短片《包寶寶》:你的「過度保護」正在吞噬孩子!

感謝原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積極家庭教育 的精彩文章:

中國式悲劇:家長一心當豬,卻要望子成龍!
最失敗的家庭教育,是讓子女成為長不大的「巨嬰兒」

TAG:積極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