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言不合就「撒潑打滾」,你的第一句話非常重要!
是個娃娃,都會有發脾氣的時候!想必每個當家長的都領會過那猶如天氣般變幻無常的「孩兒面」。比如——
不會拼裝玩具,不耐煩了就會把玩具扔得滿地都是;
在商場里看到喜歡的小玩偶,不買就躺地上哭;
逛超市,看到想吃的巧克力爆米花或者冰激凌,不給買就大哭大鬧……
很多父母都對這種情況感到頭痛。到底咋整嘛,打又捨不得,講道理又不聽!
我家的寶寶從「天使寶寶」瞬間變成了「火娃」?
- 1 -
自己的寶寶為什麼突然間就變得愛生氣了呢?
孩子從嬰兒到成人,都會經歷3個叛逆期:
2~3歲時,出現的叛逆行為是人生第一個叛逆期的表現,稱為「寶寶叛逆期」;
7~9歲左右,則迎來到人生第二個叛逆期,稱為「兒童叛逆期」;
在12~18歲,是人生第三個叛逆期,也就是最常見的「青春叛逆期」。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但是一個人在三歲以前,大腦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孩子主要是用右腦以及下層大腦來思考和行動的。
也就是說在孩子的腦海中,還沒有成熟的思考能力,不會去思考自己要控制自己的情緒,所以就表現得很隨意,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想跟別人打架就打。
在這些年齡段的孩子,大多數都會顛覆過去的乖巧和順從,隨著自我意識的萌發,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們會有很多和過去不同的表現。比如在家裡竄上竄下,拿著畫筆大展身手,把自己搞得五彩繽紛不說,還把家裡塗成了彩色王國,拆了新買的玩具車各種搞研究。
如果沒有滿足他們的心愿,他們就像炮竹一樣,一點就炸,毫無徵兆,試圖用眼淚來填充整個屋子......
- 2 -
是的,面對孩子突如其來的生氣,做家長的也會沉不住氣。脾氣暴一點的家長直接怒髮衝冠,做一些失控的事情。
之前網上就有一個特別火的視頻,在視頻里,孩子坐在床上,邊哭邊喊,媽媽則站在門口責備她:
媽媽:你今天的事情是錯的還是對的?不該遭教訓?
孩子:該啊,怎麼樣?我已經承認了自己的錯誤,你們為什麼還要那麼兇惡的來對我?我實在是想不通啊,我只是想自己靜一靜,你們還要怎麼樣?
媽媽:好,讓你靜一靜,你靜完了給我寫個書面檢討!
孩子:我不寫!我已經說了對-不-起這三個字!
什麼樣的家長能把自己的孩子逼成這個樣子呢?
在孩子一直強調自己要靜一靜的時候,媽媽卻依然對她不依不饒,甚至還要求她寫檢討。
面對孩子的鬧脾氣,當家長的自己都控制不住自己。這樣的溝通真的與孩子進行平等溝通嗎?
- 3 -
油管上有個觀看近200萬的短視頻,叫做Just Breathe(強烈建議爸爸媽媽帶著孩子一起看!)。
孩子們說,生氣的時候頭就會開始疼;血液會湧上大腦,開始冒汗;臉會發紅,憤怒很控制你的大腦,然後馬上就要失去控制了……
就好像,你有一個罐子,裡面放滿了水和閃閃亮片,然後使勁的搖晃,那些亮片四處飛舞。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當你生氣的時候,那就是你思維的樣子。
孩子們說的,也是我們每個人生氣時的樣子。
- 4 -
很多育兒專家都在告訴家長說話的時候要蹲下來,和孩子一樣高。很多家長把身體降下來了但他們的音調並沒有降下來。
蹲下來的意思就是,和孩子平等交流,並學著去接納他們的情緒。
在《不可思議的媽媽》的節目中,四位明星媽媽正帶著寶貝們吃大餐。
面對豐盛大餐,胡可的兒子小魚兒心心念念的是自己的新玩具,他要求媽媽現在、立刻、馬上把新玩具組裝成「機器人」。
遭到媽媽的反對後,小魚兒立馬送上了「魚式怒目」,一場暴風雨眼看就要來臨了。
看著發脾氣的兒子,胡可溫和而堅定地說:
「我知道你很想讓玩具"變身",你很想讓它變成拿著武器的機器人,但是要等到吃完飯以後,這是規則,你要遵守規則。」
當小魚兒因無法帶走心愛的玩具而崩潰大哭時,胡可說:
「我知道你很想要這個玩具,現在拿不回家你心裡有點難過,但是這是規則......」
當小魚兒從水堡里出來因害怕而哭泣時,胡可說:
「我知道你有點害怕,但是你表現很好、很勇敢,你堅持下來了對不對。」
在整檔節目里,但凡小魚兒鬧情緒,胡可必定第一時間送上的「我知道」句式。
簡單的一句話,代表著你體會到了孩子的感受,理解他內心正在發生什麼。
「我知道」三個字,意味著接納和共情。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一個好媽媽不是在孩子情緒爆發時責備他,或用更大的音量壓制他,而是應該第一時間無條件接納孩子的情緒。當一個人正在發脾氣的時候,你比他更生氣而且還去批評他的時候,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糕。
但是當你和對方平等地溝通,讓他感受到他難過的心情你是可以理解的,他才會願意像你敞開心扉。
教育孩子亦是如此,第一步就是需要理解孩子的壞情緒,並願意耐心地去聆聽他訴說,並給予一定的指導意見。
讓孩子充分感覺到自己與家長是平等的,爸爸媽媽是尊重自己的,孩子會擁有安全感。
沒有人是天生就會當父母,這個過程也是摸著石頭過河。走了不少錯路、彎路,但也在試錯中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孩子。
但身為家長,為何不從現在開始試試放下批判,聽聽孩子的心?